失踪真相
安红豆丶吴玲珑带着秋雨和冬雪出了门。为方便行动,四人换了男装打扮。
一行人来到闹事那家住处附近,寻了个茶摊歇息。这里人多口杂,不待几人询问便听到有人议论。
“你听说了吗?这巷子里住着的沈家丢了闺女!”
“丢了吗?我怎麽听说是去最近那个名声挺大,只招女学徒的地方报名学手艺去了!”
“丢了,真丢了!今早沈家一家去那个学徒班要人,没找到。”
“人是在学徒班丢的吗?我就说哪听说过只招女学徒的地方,保不齐暗地里做什麽营生呢!我家婆娘还动心想送姑娘去,还好被我拦住了。”
瞧着话风不对,安红豆连忙出声引导道:“确定是在学徒班丢的吗?我怎麽听说她是离家出走的。”
安红豆此话一出,引得周围衆人关注。
“这位兄弟从何得知的呀?”
“咳咳,这个就不方便细说了。”安红豆故弄玄虚道。
“怕不是张口胡说?”其中一人质疑道。
“你怎麽想就是怎麽回事,不过我可没瞎说,不信你去问问他家邻居,沈姑娘失踪前家里是不是总传来争吵声。”安红豆不慌不忙。
见她说话有底气,衆人沉默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先前质疑的人开口朝旁边一个货郎打扮的男子道:“我记得你经常往沈家送货?他家可常有争吵?”
“突然问我,我也想不起来。要知道我天天走街串巷卖杂货,登的门多了,哪儿能家家记得。”
“快好好回想回想,想起来了今天这茶我请你吃。”有好信的起哄道。
“真记不得了!不过我倒是想起来有一回,我去送蜡烛,在沈家後门遇到了一个书生打扮的人。”
“那人有什麽不寻常?”
“他在沈家後门处徘徊许久。瞧见我上去叫门,他突然慌张起来,跑走时还撞了我挑着的担子。”
“没准是小偷?”
“那沈家是卖笔墨纸砚的,没准是哪个穷书生想赊账?”
衆人被转移了注意力,纷纷发表猜想。安红豆一行人趁机离开此地。
“接下来咱们去哪儿?去问问沈家邻居?”吴玲珑问道。
“先去沈家铺子里瞧瞧,看能不能找到关于那书生的线索。”
一路打听,四人来到沈家铺子。
沈家这铺子选址巧妙。
不靠近当地各家书院,故而租金不高。
铺子左边是一家书铺,右边是一家画铺,这两家都常年雇佣书生。贫苦书生可靠抄书作画换些补贴,然後到沈家铺子买纸墨笔砚供自己读书。
当然,抄书作画的工具也多是就近从沈家置办。
安红豆先拉着吴玲珑进了书铺。她随意翻看了几本手抄书,想看看能否有些发现。
“二位公子安,不知想找什麽书,吩咐在下就是。”店里掌柜热情地迎了上来。
“不找书。家中有些藏书,其中不少还是孤本。家里老爷子怕将来失传,想找靠谱的人抄录。有人介绍了你这儿,就先来看看。”安红豆一本正经道。
那掌柜听了很上心。“那您二位来着了,我家合作的书生多,抄书的字儿一个比一个好,还有考上秀才的呢!”
“哦?秀才也有来抄书的?”安红豆听了有些惊讶。
青荫县偏远,学子向来争先考走,考得秀才还愿留下的不多。
留下来的,自然成了当地私塾丶学院争抢的对象。
教书不说大富大贵,但温饱不难,且比抄书体面丶稳定,安红豆没想过还有秀才会继续抄书。
“正常考上秀才的就不愿再来抄书了。但凡事都有例外,那位书生能考上秀才得多亏了我们东家。他也是知恩图报,愿意继续帮忙抄书。”掌柜解释道。
“他没外出继续求学,考取功名?”安红豆问。
“可能还没攒够束修?对了,公子,这雇秀才抄书的费用可比普通书生高不少。而且头些日子他刚从这儿拿了不少书回去抄,您若想找他,怕是得等等。”
安红豆和吴玲珑互相看看,直觉这书生有些故事。
“若能雇得秀才抄书,也是家中藏书的荣幸。不急,我等等就是。”安红豆说道。
掌柜听了热情回应:“公子不妨留下府上位置,等排到了我派人去府上取书。”
“掌柜且等一下,我们今日未见到秀才真人,若日後你取了书找旁人抄,却按秀才价格收费怎麽办?”吴玲珑质疑道。
掌柜连忙道:“这位公子说笑了,生意人靠诚信立足,万不敢这样。若是二位不信,不妨出去打听打听,这铺子传了两代了,我当掌柜也有十多年了!”
安红豆借机开口:“不是不信掌柜,只是秀才肯抄书确实少见。要不有劳掌柜讲讲,这位秀才是谁,和店里什麽交情?也让我二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