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一刻钟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杨国华看着陈茵收回的手,立即好奇地询问:
“小陈,你觉得患者的病因是什么?”
陈茵思索片刻,并没有直接回答杨国华的问题,转而谈论其他。
“杨主任,病房并不是什么谈论病情的地方,我们还去是办公室讨论吧,我对刘女士的病情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诊断。”
一听这话,杨国华很是不理解地看着陈茵。
可当他顺着陈茵的视线环顾一圈,心顿时咯噔一下,坠落谷底,连忙出声催促。
“走走走!不就是看诊,一群人围在这里干什么。”
说着,杨国华率先离开,领着自己组里的医生离开。
邱毅他们也不愿意在病发多待,一群人极速离开,不给闻风而来的病人、患者,以及科室里其他组医生看热闹的机会。
“咔哒!”
亲手合上大门时,邱毅不自觉松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陈茵的提醒,他都没有意识到如果继续在病房内待下去,他将会陷入一个怎样尴尬的境地。
刚刚看着陈茵的架势和表情,他就知道自己肯定没有对症开方。
尤其是那暴露于人前的舌诊,他看诊的时候怎么就没看出来病人曾经在舌头上动过手脚呢?
杨国华看了一眼明显比进入病房时增多的人,没有多说什么,看了一眼后,抬手往下压。
“大家都坐,听听小陈是怎么说的。”
下一秒,他将视线放在陈茵身上,手一抬,示意现在是陈茵的主场和舞台。
陈茵将手中的病历本打开,先给主治医生邱毅一记重锤。
“对于邱医生开出的半夏泻心汤我是不认可的。”
此言一出,寂静的办公室内迅速发出一阵吸气声,大家万万没想到陈茵如此犀利,与她清丽温和的面容格格不入。
作为当事人的邱毅,更是难堪到双颊爆红。
他很想到反驳什么,但撞上杨主任的眼神,立即将声音压下去,憋着一口气将自己诊断道出。
“决定收治刘女士时,我见患者苔薄白、脉弦,加之肠鸣难眠,食欲减退。于是给患者下了半夏泻心汤,调和肝脾,消痞降逆。”
说着说着,邱毅还觉得自己说的挺有道理。
但刚抬头对上陈茵镇定的眼神,瞬间移开视线,不再言语。
见状,陈茵立即给出判断药方错误的表现症状。
“《金匮要略》中有言,‘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若单论肠鸣和痞满,邱医生给出的半夏泻心汤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但我留意到,病历上并未注有病人有呕吐的症状,这也是决定病人是否可以使用半夏泻心汤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