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两人就电光火石地互呛了好几句。
商应清和商乐相视笑了笑,用口型说了句“幼稚”,商乐深以为然。
这俩哥哥十年如一日,说什么都要互相呛几句,主要是商少元呛,谢濯安属于正当防卫。
“对了,你给你爸买的原版书送过去了吗?”商应清问谢濯安。
几乎每次出国,谢濯安都会留时间去各地的书店帮他爸买书。
“送去了。”谢濯安淡淡的说。
“你去送的?”商少元问。
谢濯安烧上水,从茶罐里挑了片茶叶出来放进嘴里咀嚼,点了下头:“嗯。”
“下次我去吧。”商少元皱着眉,“你别去了。”
商应清也赞同:“或者让司机去送,那地方车都不太好开,路太窄了,司机开比较有经验。”
“没事。”谢濯安笑了笑。
“大伯和大伯母不住在原来那里了吗?”商乐问。
“换了个地方。”谢濯安说,“比之前住那里还偏僻,方圆几十里也没几家人。”
商乐的大伯,也就是谢鸿的亲哥哥谢澜,和她的大伯母沈岚,两人曾经都是高校的教授,通过学校里的联谊会认识的,相识之后一拍即合,两个月不到就结了婚,不仅名字相似,性格更是投缘。
这么投缘的两个人,被高校老师群体公认是金玉良缘天生一对,以为从此他们的人生就是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结局时,他们双双辞职了。
辞职后找了个乡下偏远的小村子,买了块地自己盖房子,自己种地,从此开启了夫妻俩的隐居生活。
后来生了谢濯安,其实他们本来不想要孩子的,但是觉得一个小生命既然意外的来了,也不能就这么不要,于是还是决定生下来。
谢濯安生下来在他爸妈身边被养到一岁,就被送回了爷爷奶奶家,那会儿谢濯铭四岁多,谢鸿和商应清觉得养一个小孩两个小孩没区别,就把谢濯安带回了家。
所以谢濯安从小就是在商乐家长大的,和他爸妈见的面不多,因为谢澜和沈岚非常一以贯之的维持着自己的乡村隐居生活,就算是和爸妈见面,谢濯安也是被谢鸿和商应清带着去乡下时才能见上一面。
商乐一直都把谢濯安当亲哥哥,上了小学后才知道原来谢濯安有自己的爸妈。
她其实不太明白大伯和大伯母的想法。
小时候跟着一起去乡下看过他们,谢澜和沈岚都是很好的人,因为种地自给自足,面相都是儒雅而温和的,还带着她去抓过蜻蜓和蝌蚪,摘过野果子,每次见面都是愉快的。
但作为父母,他们对谢濯安又完全称不上尽责。
小时候谢濯安还能每年几次去看看他们,后来他们觉得和外界往来太频繁了,定了时间,每年只能去一次,有时候去了他们也不一定开门。
现在换了更偏僻的住所,估计更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了。
手机电话之类的通讯工具他们也不用,觉得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