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林椒的流言,像车间里飘散的棉絮,看似无处不在,却轻飘飘地没有根基。林椒深知,在这种时候,任何苍白的辩解都可能越描越黑,唯有实打实的成绩和无可挑剔的表现,才是粉碎谣言最有力的武器。
她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将新型纺织机上学到的一些优化思路,不着痕迹地应用到日常操作中,效率和质量稳步提升,让同机台的工友都受益。当有人旁敲侧击地问起三号车间的事,她只坦然回答张工程师安排的数据采集工作,并真诚表示从中学到了很多,对张工和周师傅等老师傅的专业和耐心表示敬佩,绝口不提任何是非。
她这种专注于技术、尊重前辈的态度,逐渐让一些原本将信将疑的老师傅改变了看法。毕竟,手艺人是靠本事吃饭的,林椒展现出的能力和态度,做不得假。
真正的转机,来自厂工会的一次非正式讨论会。关于试制林椒设计的那款连衣裙的提议被提上日程,工会王大姐特意叫了林椒、技术科的张工程师,还有几位负责服装加工的老师傅一起座谈,听取意见。
会上,林椒准备充分。她不仅带去了修改完善后的设计图,还带来了自己用零头布料亲手制作的一个衣领小样和袖口细节样品,直观地展示了她的设计理念和工艺要求。
“王大姐,张工,各位师傅,”林椒落落大方地阐述,“我这款裙子,主要考虑是既符合我们劳动女性的身份,方便活动,又能展现出新时代的朝气和美感。腰部的收省处理不会太紧,保证舒适;这个方领和微微放宽的袖口,比较透气,也显得精神;计划搭配的同色系腰带是可拆卸的,可以根据场合和喜好调整……”
她讲得条理清晰,对面料特性、裁剪要点、甚至预估的工时和成本都提出了初步想法,显示出远超普通女工的专业素养。
张工在一旁听着,不时点头。他后来在技术科内部讨论时,确实提到了林椒关于操作培训和维修指南的想法,虽然觉得实施有难度,但承认其思路新颖。此刻见到林椒在服装设计上也展现出如此扎实的功底和清晰的思路,心中那点因为流言而产生的疑虑彻底消散了。
他甚至在林椒讲解完后,主动开口肯定:“林椒同志的设计,确实很有想法,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她在三号车间协助工作期间,也非常认真负责,善于观察和思考,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
张工这句分量不轻的公开肯定,如同一声惊雷,瞬间击碎了所有关于林椒“不尊重老师傅”、“指手画脚”的谣言。连技术科的工程师都如此认可,那些流言自然不攻自破。
参与座谈的老师傅们传看着林椒制作的精致小样,再听到张工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对试制连衣裙的计划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王大姐更是笑容满面,觉得找林椒来参与真是找对了。
这次座谈会成果显著,厂工会原则上同意小批量试制一批连衣裙,具体由林椒协助服装加工车间的老师傅完成。消息传出,林椒在厂里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厂花”之名,如今更多地与“才女”联系在一起。
然而,就在林椒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时,一个意想不到的“订单”找上了门。
这天傍晚,高朗再次“偶遇”下班回家的林椒。这一次,他的表情带着一种罕见的凝重。
“有个特殊任务,可能需要你配合。”高朗开门见山,声音压得极低,“上级计划,通过王志强(维修组长)那个渠道,传递一份关于新型纺织机‘缺陷’的假情报。”
林椒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将计就计?”
“对。”高朗点头,“但这份‘缺陷’情报,不能是空穴来风,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合理性,才能取信于人。我们分析,对方内部很可能也有懂技术的人员。所以……”
他看向林椒,目光深邃:“我们需要一份看起来真实可信,但实际上是误导性的‘技术分析’。这份分析,要基于你对新机器的实际观察,但又不能涉及真正的核心机密。张工那边不方便直接出面,以免引起怀疑。我们考虑后,觉得由你来草拟初稿最合适。”
林椒的心跳陡然加快。这不再是简单的观察和报信,而是直接参与到“制作鱼饵”的行动中!风险无疑更大,但……
【叮!触发关键抉择任务:协助制作假情报。利用技术知识,撰写一份关于新型纺织机存在‘隐蔽缺陷’的误导性分析报告。】
【任务奖励:巨额打脸值100点,【初级机械精通】技能,系统特殊协助一次。】
【警告:此任务风险极高,一旦被识破或暴露,将面临严重危险。请宿主谨慎抉择!】
系统的提示与高朗的请求重叠。巨额奖励与高危警告并存。
林椒几乎没有犹豫。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地看着高朗:“我需要知道,‘缺陷’的大致方向和希望达成的误导效果。我会尽力写一份看起来足够‘真’的报告。”
高朗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快速低语了几句,交代了大致要求和注意事项。
拿着这个沉甸甸的“特殊订单”,林椒知道,她即将踏出的这一步,将真正把她推入这场无声战争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