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靠打脸爆红娱乐圈 > 第62章 固本培元(第1页)

第62章 固本培元(第1页)

赵科长的到访像一阵风,吹散了笼罩在“椒香”上空的部分阴霾,但林椒心里清楚,这风停之后,该来的还是会来。借来的势,撑不起长远的天。她必须利用这难得的喘息机会,抓紧时间“固本培元”,把“椒香”的根基打得再牢靠些。

首要问题,还是质量。丽新那边虽然迫于压力可能来自王经理,也可能来自赵科长来访的影响,最近一批货的质量有所回升,但林椒不敢再把宝全押在别人身上。代工模式要继续,这是快速扩张的腿,但绝不能变成瘸腿。

她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内部能力的提升上。孙梅手艺好,但更多是经验型的。林椒开始系统地把自己从梁工那里学来的、从特区看到的、以及系统灌输的【高级缝纫技巧】知识,一点点教给孙梅和小赵。她不光教怎么做,更讲解为什么这么做,讲面料特性、讲版型原理、讲不同工艺对成品效果的影响。

工作间成了半个课堂。夜深人静时,常常能看到三人围着一件衣服,讨论某个弧线怎么处理更圆顺,某个内衬怎么上更服帖。孙梅起初有些不适应,觉得“太麻烦”,但当她亲手做出一件几乎媲美丽新工艺的衬衫时,那种成就感让她彻底投入了进去。小赵年轻,学得快,眼里闪着光,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林椒还开始着手建立更规范的生产流程。她借鉴了在特区工厂看到的流水线思路,虽然人少做不到完全流水化,但她把打版、裁剪、缝纫、熨烫、质检这几个环节清晰分开,明确了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标准。她自己主要负责最核心的打版和最终质检,孙梅主导高难度缝纫,小赵和另一个手脚麻利的女工负责基础缝纫和辅助工作。效率未必提升多少,但责任清晰了,质量稳定性提高了。

供应链方面,她不再只依赖丽新和“新蕾服务部”。她通过之前考察团认识的人脉,开始接触其他面料供应商,甚至尝试从上海等地邮寄一些小样。她要把采购渠道分散开,避免再被人一把掐住喉咙。

财务上,她做得更加谨慎规范。每一笔收支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税款按时足额缴纳。她甚至开始学习简单的成本核算和利润分析,试图更精准地掌控经营情况。与丽新的货款结算,坚决按合同走,不拖延,但也绝不多付一分不该付的钱。

这些改变琐碎而具体,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却像春雨润物,悄然提升着“椒香”的内力。店里挂出来的衣服,无论是代工的还是自己做的,品质都更加稳定出色。老顾客的口碑持续发酵,甚至开始有外地人慕名而来。

林椒还做了一件看似不起眼却很重要的事,她正式向区劳动服务公司为孙梅和小赵办理了更完善的用工手续,缴纳了保险。钱不多,但意义不同。她要让跟着她干的人,心里踏实,看到奔头。

期间,钱副所长那边果然消停了不少。没再来搞突击检查,也没听说有什么新的“反映”。但林椒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她偶尔在街上碰到刘干事,对方会对她微微点头,眼神里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意味。

高朗又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没出现。林椒有时会看着门口出神,想起那个雨夜他递过来的烤红薯,心里会掠过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难以察觉的怅惘,但很快就会被忙碌冲散。

这天,她收到王经理从特区发来的电报,确认了下一批秋冬款式的订单,数量和价格都比第一批更理想。随电报还附了一句:“林小姐处事谨慎,合作愉快。”

看着电报,林椒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真正舒心的笑容。这不仅仅是一笔订单,更是对她这段时间所有努力和坚持的认可。

她站在焕然一新的店里她特意请人重新粉刷了墙壁,更换了更明亮的灯具,看着橱窗里陈列的、凝聚了更多心血和智慧的新款服装,心中充满了力量。

外部压力暂时退去,内部根基逐步夯实。她知道,“椒香”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草创阶段和最初的打压,像一棵经历过风雨的小树,根系开始向泥土深处扎去。

然而,就在她准备大干一场,全力投入秋冬款式的生产和上市时,一个从洛城打来的紧急电话,像一块冰,砸在了她刚刚温热起来的心上。

电话是张芸打来的,声音带着哭腔和惊慌:

“林姐!不好了!咱们洛城店被人砸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