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目标确定后,林椒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儿。买房不是小事,光是前期了解和准备就足够繁琐。她想着,既然系统给出了【基础隔音改造方案】,不如先从改善现有住房条件入手,也算是为未来的新房积累点经验,顺便看看当下的建材行情。
找了个空闲的下午,她跟母亲王桂芬打了声招呼,便骑着自行车去了城西那片自发形成的建材市场。这里远不如后世的建材城规范,多是露天的摊位,堆放着各式各样的砖瓦、木材、水泥、玻璃,空气里弥漫着尘土和原料混杂的气味。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板车轱辘压过路面的声音不绝于耳。
林椒穿着普通的蓝布外套,头上包着块方巾防尘,看起来和那些来采购材料的居民没什么两样。她在一个卖木材的摊位前停下,仔细看着那些不同规格的木板和木条,心里盘算着做几个置物架或者简单家具的可能性。
“同志,想看点什么?我这木料都是好料,干透了的,不走形!”摊主是个中年汉子,热情地招呼。
林椒问了问几种木料的价格,心里暗暗咋舌。这年头,凡是跟“建设”沾边的东西,都不便宜。她又转到卖玻璃的摊位,询问小块玻璃的价钱,打算把家里那扇有些漏风的窗户换掉。
正当她蹲在地上,用手指敲着一块玻璃听声音判断厚薄时,一个略带惊讶的熟悉声音在身后响起:
“林椒?”
林椒回头,只见高朗站在不远处,他今天没穿保卫科的制服,也是一身便于活动的旧衣服,裤腿上还沾着点灰,手里提着个帆布工具包,看起来像是刚干完活。
“高干事?”林椒也有些意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你怎么在这儿?”
高朗走上前,目光扫过她刚才看的玻璃和周围的建材摊位,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和探究,脸上却露出惯常的爽朗笑容:“帮朋友点忙,过来找点零件。你呢?这是”他示意了一下眼前的建材市场,“家里要修什么东西?”
林椒自然不会说是在为买房做前期考察,只笑了笑,含糊道:“嗯,家里老房子,有些地方想拾掇一下,窗户有点漏风,过来看看。”
“漏风啊,”高朗点点头,很自然地接话,“这个季节是得注意。选玻璃有讲究,太薄了不保暖还容易碎。”他指了指林椒刚才看的那块,“这种就薄了点,至少得选那个厚度的。”他指向旁边另一种标价稍贵的。
随即,他又像是想起什么,说道:“你要是信得过,我知道南边有个老师傅,手艺好,收费也公道,专门帮人换窗户玻璃、修修补补的。需要的话,我可以把地址给你,比你自己摸索强。”
他这话说得极其自然,完全是出于热心帮忙的邻居姿态,没有丝毫打探的意味。
林椒心中微动。高朗这人,观察力确实敏锐,而且总能恰到好处地提供一些实用的帮助。她接过高朗随手从工具包里撕下张纸片写下的地址,道了声谢:“那谢谢高干事了,回头我去问问。”
“小事。”高朗摆摆手,目光状似无意地再次扫过市场,“这地方鱼龙混杂,买东西多留个心眼,价钱往狠里砍。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朋友还等着。”
“好,你忙。”
看着高朗挺拔的背影消失在杂乱的人流中,林椒捏着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心里那种微妙的感觉又浮现出来。他出现在这里,真的只是帮朋友忙?还是他也注意到了建材市场可能蕴含的某些信息,或者,他关注的“事情”与这里的人流物流有关?
她甩甩头,暂时把这些猜测压下。当务之急是搞钱和规划。
又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大致了解了当前砖瓦、水泥等基础建材的价格后,林椒心里沉甸甸的。按照她现在“椒香”的盈利速度,想要在一年内攒够买一个像样院落哪怕是位置偏一点的的钱,压力非常大。除非生意能有爆发式的增长。
【叮!检测到宿主对资金需求的迫切性,以及所处环境建材市场信息,“安居乐业”任务触发分支——“第一桶金加速计划”。建议:可利用信息差或系统辅助,寻找当前市场环境下利润更高的短期盈利项目。提示:装修装饰相关材料或服务存在需求空白。】
系统的提示像一道光,照亮了林椒的思路。装修装饰?对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慢慢提高,不再仅仅满足于遮风避雨,对居住环境也开始有了一点追求。而市面上专门做这个的,几乎为零!
她想起“椒香”店里,因为她的一些小布置和陈列,就吸引了不少顾客称赞。如果能把这些审美和搭配能力,应用到家居环境上呢?哪怕只是帮人刷刷墙、贴个新颖的墙纸、或者用布料做一些简单的软装。
这个念头让她兴奋起来。这似乎是一条可以和她现有事业结合,又能快速积累资金的新路子!
回去的路上,林椒不再觉得沉重,反而充满了探索的激情。她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开始在心里勾勒“家居美化服务”的雏形。高朗给的那个老师傅地址,或许不只是用来修窗户,也可能成为她未来业务的一个合作环节。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老长,少女的脸上,是对未来清晰的渴望和跃跃欲试的锋芒。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危机,也孕育着无限的机遇,而她,林椒,决心要做那个踏浪而行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