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父母意外离世,没留下多少积蓄,两人一直靠租房过日子。
好在房东是个跟一清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平时最爱一起打游戏开黑,关系铁得很,总把他俩当亲弟弟妹妹照顾,房租也时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片刻,一清已经跑得满头大汗,额前的碎发都被汗水浸湿,黏在皮肤上。
但他离常安小区只剩不到百米,远远已经能看到小区门口那盏熟悉的路灯。
进了小区,迎面撞见几个大爷围在石桌旁下象棋,旁边还有一群老奶奶跟着音乐跳广场舞,热闹得很。
“牛大爷好!赵奶奶们好!”
一清放慢脚步,笑着跟老人们打招呼,声音洪亮。
“哟,一清回来啦!”
“这孩子,打小就懂事!”
“清啊,有空去李奶奶家一趟呗,我那孙子又皮得没边了,就服你管!”
老人们见到他,纷纷热情回应,有的还忍不住大倒苦水。
整个常安小区的小孩,不管年纪大小,就没有不怕一清的,只要他出面,再皮的孩子都能乖乖听话。
“好嘞李奶奶,回头就去!”
一清笑着应下。整治熊孩子,他可有一套。
当然,帮忙也不是白帮,他平时就是靠帮小区里的大爷大妈管孩子,赚点零花钱交学费、维持生计。
虽说赚不了多少,但足够兄妹俩糊口,不至于饿肚子。
这些老人平时没少照拂他们,可日子终究得自己过,能凭本事挣钱,总比伸手要舒服。
“清啊,帮完李奶奶家,也来张奶奶家看看呗,我那小孙子最近也皮得很!”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又有人搭话,一下子就有两家“生意”上门,一清心里也挺欣慰。
“好好好,我先回家吃饭,回头您二老把孩子送我那去就行,保证给他们治得服服帖帖!”
一清向来抱着助人为乐也利己的想法,在小区里混得如鱼得水,老少都待见。
说完,他继续往楼道走。
之所以放慢脚步,是因为这些大爷大妈可都是他的“财神爷”兼潜在客户,可得罪不起。
常安小区的楼房今天停电,一清一口气爬到十四楼,用了十多分钟,累得气喘吁吁。
快到家门口时,他掏出手机,对着黑屏照了照自己的模样——头发有些乱,脸颊因为跑动泛着红。
他伸手理了理头发,又抹了把脸,直到露出一个还算精神的笑容才停下。
这个动作他已经重复了上千遍。每次回家前,他都会整理好自己的狼狈,不想让妹妹看到他疲惫或狼狈的样子,更不想让她担心。
“14-18。”
看着门牌号,一清确认无误。他家就在十四楼18号。长长的走廊里静悄悄的,平时这个点,楼道里总会有邻居走动的声音,今天却格外安静。他也没多想,只当大家都出门散步了。
开门、进屋、关门的瞬间,一清指尖在门后轻轻一抹,一个暗红色的印记一闪而逝,快得几乎看不见。
这是他多年前就养成的习惯,一个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小记号,用来确认回家前,房门是否被人动过手脚。
确认无误后,他才松了口气,转身朝着屋里喊了一声:“依依,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