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是天津通州过来的大商人,他们不是为了赚钱,是想给咱们一个好印象。”
宝音立刻明白了,泰山商行拿到可以出海的资质,有不少大商人也想分一杯羹。
之前被泰山商行强制收购股份的不少生意都赚爆了,不少人都眼红,恨没有被看中。
这回也想搭个顺风船,若是能借着泰山商行名头出海那就再好不过了。
出海经商的贸易有多大,这些前朝过来的商人再明白不过了。
宝音点了点头,明白吃独食难肥,不如将饼做大做强再分。
去国际上跟洋人争市场,还需要国内商人鼎力相助。
蓝玉离开,宝音拿着木盒子去了乾清宫。
见了皇帝后,她将盒子递过去。
皇帝一脸莫名其妙,“何物?”
宝音笑吟吟道:“答应你的做到了。”
皇帝翻开盒子,就看见里面一张张票子,上面写着一万两还标注了发行时间和泰山商行发行几行字。
皇帝惊诧,“这是宝钞?”
大清是不发行宝钞的,因为民间不会认,但皇帝是知道前朝有发现宝钞。
宝音点头,“这是商行发行的银票,拿着银票可以在京城的泰山银行提取同等额度的银子,银行暂时只有京城有,还不支持异地提取。”
皇帝有些怀疑,“这真可以提取真金白银?”
[别小瞧我,这银票可是有同等保证金,跟大明宝钞又不是同一回事,只要不滥发,这银票信用就足够□□。]
“一百一十六万银子已经存入银行,皇上可以随时派人提取。”
皇帝捏了捏那叠银票,“竟然有这么多?”
宝音挑眉,“皇上可不能赖账,我花一百万两租借什刹海,您可不能后悔。”
皇帝正缺钱筹建盛京通往黑龙江的粮仓,国库的钱都拨给了施琅训练海军。
这一百万两虽然不算多,却解了她燃眉之急。
他也算是见识到她赚钱的手段,一百万两说弄到就弄到。
皇帝心里突然咯噔一声,“这钱从哪来的?”
宝音将账本递过去。
里面一半汉字一半阿拉伯数字,要不是皇帝学了一段时间,还真看不懂。
只翻看第一页皇帝就看了过去,不知不觉看完了一本,他头一次发现看账本这般容易。
“这是后世的记账法?”
宝音一脸警惕,“没错,记账的人不可能借给皇上。”
皇帝本来还想让户部学一学,没想到记账的是个她之前丫鬟。
算了,反正她庄子养了一批,等那批培养出来再拨到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