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父皇是想尽可能地补偿她曾经失去的一切,不忍拒绝他好意,她终是由着宫人将赤金点翠的凤凰步摇,簪入发髻。
夕颜在心中暗暗祈祷:
唯盼,祭月大典,一切顺遂……
惊鸿一瞥
南昭江都,中秋夜。
整座望天台,被几万盏琉璃灯染成剔透的银白。
台上的祭坛之上,月神木雕在二十四盏羊角宫灯环绕下,投下摇曳的影。
文武百官按品阶分列,环立在祭坛的两侧。
隔着三丈高墙,黑压压攒动着万民的头颅,商贩们卖着桂花糖的吆喝声,与人群的喧闹声,织成一片沸腾的海。
人们都静静等待着,戌时三刻的到来。
台下跻跻人流之中,却也暗潮涌动,几双锐利的眼睛,从四面八方,死死地盯着望天台上。
吉时已到,三十六支象牙长号齐鸣,乐声如月光漫过宫墙,百官齐刷刷撩袍跪拜,台下百姓也隔着城墙,如潮水般伏倒,震天高呼,响彻云霄: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昭皇谢缜在二十四名金甲武士的拱卫下,登上坛顶,十二章纹冕服在灯火中流淌着金线,气度威严。
谢缜广袖一摆,声如洪钟般荡开:
“景平二十五年,岁次乙巳,仲秋吉日。朕谨以玄牡太牢、五谷丰稔,昭告于月神阙下。”
他率众顿首叩拜,玉璧触地时发出清越之响:
“昔朕南昭肇基,仰赖月神垂佑,江海晏清,蛮夷宾服。今幸得皇女谢湉归朝,兆示国运昌隆,此皆上天垂爱,列祖庇佑。”
檀香绕梁间,他抬眸望向夜空银盘:
“今设坛祭月,祈愿月神永照南昭,风调雨顺,兵戈永戢。更愿吾民丰衣足食,四境咸宁。所献福米,乃取洱海之精,点苍山之秀,愿分赐万民,共沾神恩!”
说罢,他将玉璧供奉于月神木雕前。
满朝文武齐呼:
“月神庇佑,南昭万年!”
“请皇长子谢澜、皇次子谢湛、皇长女谢湉,赐月神福米——”
司礼太监的尖嗓划破夜空。
但见南昭太子谢澜一身绯红蟒袍,走在前列,玉带扣上的猫眼石在月光下流转;二殿下谢湛则身着天青锦袍,袖摆绣着暗金祥云,兄弟二人皆是英姿飒爽,各捧银盘,贵气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