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夜袭贼营转战中山
寅时(凌晨三点)的夜色浓如墨砚,邺城之外的黄巾大营沉浸在沉睡之中,只有零星的火把在营寨角落摇曳,守夜的士兵蜷缩在帐篷旁打盹,鼾声与远处的虫鸣交织在一起。
刘进身披玄甲,手持金蘸斧,与岳飞并辔立于营外的阴影中。身后,四千余汉军将士屏住呼吸,鸦雀无声——这是他麾下所有能战之兵,连穆桂英、窦仙童也披甲上阵,率领亲卫紧随其后。还有一千是王芬派给他的兵马。
“动手。”岳飞低声下令,声音在夜风中飘散。
薛仁贵与王伯当如两道鬼魅,悄无声息地摸向营门两侧的哨塔。薛仁贵手中长戟微动,已将一名打盹的守卫咽喉刺穿;王伯当则一箭射穿另一名守卫的胸口,两人甚至没让对方出半点声响。
营寨内的其他守卫依旧熟睡,显然对即将到来的杀局毫无察觉。
“起!”熊阔海和张飞低喝一声,与十余名军中力士冲到寨门前,双手扣住厚重的木门,猛地力。只听“嘎吱”一声脆响,碗口粗的木栓应声断裂,寨门被硬生生掀翻在地。
“杀!”岳飞一声令下,率先冲了进去,沥泉枪舞动如飞,将迎面而来的几名黄巾士兵挑飞。
刘进紧随其后,金蘸斧劈砍,身后的汉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入营寨,火把瞬间点亮,映照出一张张悍勇的面孔。
“敌袭!敌袭!”营寨内的黄巾士兵终于惊醒,慌乱地呼喊着,手忙脚乱地寻找兵器,整个大营瞬间乱成一锅粥。
岳飞早已布下阵势:关羽、张飞各领一队人马,分别向左、右两翼冲杀,劈开通道;薛仁贵率精骑直插中军,扰乱贼兵指挥;单雄信、程咬金则带人焚烧粮草辎重,断其根基;他自己与刘进坐镇中央,接应各方。
长刀卷起腥风,丈蛇矛撕裂夜幕,铜棍收割生命,汉军将士如入无人之境。黄巾士兵大多是临时裹挟的百姓,本就毫无战心,此刻从睡梦中惊醒,面对如狼似虎的汉军,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要么跪地投降,要么四散奔逃。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黄巾军虽在几名渠帅的指挥下组织了几次抵抗,却都被岳飞轻易冲垮。眼看就要杀到中军大帐,砍倒那面“天公将军”的大旗,营外忽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隐约能听到汉军的旗号。
“怎么回事?”刘进勒住马缰,眉头微皱。
一名亲卫策马奔来:“主公,是王刺史的大军到了!”
刘进顿时有些无语。他本想趁着张角刚死、黄巾大乱之际,一举拿下全功,却没想到王芬来得这么快——说是接应,倒不如说是来抢功的。
“不管他。”刘进对岳飞道,“按原计划行事,直取中军!”
岳飞点头,率领主力继续冲杀。汉军将士奋勇争先,很快便杀穿了层层营寨,冲到了中军大帐附近。然而帐中空无一人,只有那面“天公将军”的大旗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张角的踪迹早已不见。
“看来张角的尸体已经被他们转移了。”岳飞沉声道。
刘进望着空荡荡的大帐,心中虽有不甘,却也只能作罢:“传令下去,收拢队伍,清点战果。”
天色微亮时,战斗彻底结束。王芬率领的三万官军早已涌入营寨,与汉军一起清剿残余的黄巾士兵。失去主心骨的黄巾军彻底崩溃,除了少数被斩杀,其余大多亡命而逃,营寨中留下了遍地尸体与辎重。
“刘将军,大获全胜啊!”王芬满面红光地策马而来,身后跟着几名属官,“没想到你一夜奇袭,竟能有如此战果,真是佩服,佩服!”
刘进淡淡一笑:“全赖刺史调度有方,属下只是侥幸罢了。”他懒得与王芬计较功劳——此战的关键在于张角已死,王芬就算不来,黄巾军也必然溃散。
王芬显然没意识到这一点,只当是自己率军及时赶到才奠定胜局,得意地笑道:“此战斩杀贼兵五万余,俘虏十万余,缴获粮草、军械无数,足以解邺城之围了!刘将军,你先回城休整,本刺史这就下令,全军追击残敌,收复失地!”
“刺史英明。”刘进拱手应道。
他命岳飞清点兵马,带着队伍返回邺城。一路上,将士们虽疲惫,却个个面带喜色——此战汉军阵亡不足三百,伤五百余,却一举击溃了张角主力,堪称大胜。
回到城中,刘进让众人好生休息,自己则在房中梳理战局。张角已死,黄巾主力溃散,冀州的局势总算稳住了。接下来,只需清剿残余贼寇,便可彻底平定冀州。
然而事情的展却有些出乎意料。王芬虽然下令追击,却因官军士气低落、指挥混乱,收效甚微。大部分黄巾残部四散奔逃,有的逃回巨鹿老家,有的则逃往周边郡县,反而给后续的清剿增添了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