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称霸三国的 > 第97章 太后定鼎意 三请登九五(第1页)

第97章 太后定鼎意 三请登九五(第1页)

第九十七章太后定鼎意三请登九五

长安城外,烟尘滚滚。一支绵延数里的车队缓缓驶来,这是何太后与刘进的家眷从并州就要抵达长安了。

车队距离长安十里处,刘进专程等在这里!看到车队,刘进便带着亲卫迎了上去。车队停下,一个豪华的马车车帘掀开,先走下来的就是何太后。她身着凤袍,虽经历长途跋涉,却依旧容光焕,眉宇间带着几分久别重逢的暖意。看到刘进,她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羞涩,快步走上前:“哀家见过车骑将军。”

“太后一路辛苦。”刘进上前扶住她,语气带着旁人不易察觉的亲昵。

两人目光交汇,仿佛有电流划过。自太原一别,何太后在并州安稳度日,刘进在外南征北战,虽常有书信往来,却难得如此亲近。

刘进将何太后请入早已备好的宫车,径直驶向长安皇宫。

宫车之内,隔绝了外界的目光,何太后才卸下了太后的端庄,轻轻靠在刘进肩头,声音带着几分委屈:“夫君,这一路可把我闷坏了。”

刘进握住她的手,温声道:“委屈你了。以后在长安,再无人能惊扰你。”

“嗯。”何太后点了点头,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对了,你还没见过咱们的女儿呢。”她拍了拍车壁,侍女连忙将一个襁褓抱了过来。

襁褓中,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婴正安睡,眉眼间既有何太后的秀美,又带着几分刘进的英气。刘进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低头在女婴额上轻轻一吻:“真乖,就叫她安宁吧,愿她一生平安顺遂。”

“安宁……好名字。”何太后笑靥如花。

谈及刘协的死,何太后脸上没有丝毫悲戚,反而带着几分释然:“那孩子本就与我无缘,当年若不是董太后护着,哪有他的今日?如今去了,倒也清净。”她对刘协本就没有母子之情,甚至因当年的宫廷争斗心存芥蒂,此刻听闻死讯,只当少了个麻烦。

刘进看着她坦然的神情,心中了然,顺势提起自己欲登基之事。何太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笑道:“这是好事啊。你本就是汉室宗亲,又有再造之功,登基为帝,名正言顺。我虽是太后,却也是你的女人,自然盼着你好。”

她凑近刘进耳边,声音带着几分魅惑:“成了皇帝,你总不会亏待我这个‘太后’吧?”

刘进捏了捏她的脸颊,笑道:“自然不会。只是委屈你了。”

“有什么委屈的?”何太后不以为意,“能安稳度日,看着安宁长大,比什么都强。权势?哀家早就看透了。等有机会,在给你生个儿子,我这辈子,也就圆满了!”

两人在宫车中温存许久,刘进才下了车,之后护卫着马车进了长安,很快便到皇宫门前。何太后整理好衣袍,恢复了太后的端庄,在刘进的护送下,踏入了这座宫城。这里,以后就是她的家了!

次日,何太后正式在长乐宫落座,接受朝廷公卿的朝拜。王允、董承、伏完、卢植、杨彪等人齐聚殿前,心中各怀期待——他们早已备好说辞,准备说服太后立一位“听话”的宗室为帝。

“臣等参见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众臣跪拜行礼。

“众卿平身。”何太后端坐于上,声音平静无波,“一路劳顿,让诸位爱卿受苦了。”

寒暄过后,王允率先开口:“太后,如今陛下薨逝,国无君主,天下人心惶惶。臣等商议,当从宗室中择选贤明,拥立为新帝,以安社稷。不知太后意下如何?”

“哦?”何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不知众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董承连忙上前:“臣以为,琅邪王刘熙聪慧仁厚,年纪尚轻,易于教导,可承大统。”

伏完紧接着道:“臣举荐陈王刘宠,他在封国颇有威望,足以镇服四方。”

杨彪、士孙瑞等人也纷纷举荐各自属意的宗室,殿内一时议论纷纷,每个人都试图说服太后,却没注意到何太后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疏离。

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何太后才放下茶盏,缓缓开口:“众卿举荐的人选,哀家都记下了。只是……”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臣:“琅邪王年幼,恐难担大任;陈王虽有威望,却性情刚愎,未必能容谏言。其他几位宗室,要么沉迷酒色,要么依附诸侯,皆非济世之才。”

众臣闻言,皆愣住了。他们没想到太后竟会全盘否定,一时间不知如何接话。

王允上前一步:“太后所言极是,只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不知太后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

何太后微微一笑,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名字:“哀家以为,高阳侯刘进,可承大统。”

“什么?!”

殿内瞬间炸开了锅。王允、董承等人脸上的笑容僵住,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太后竟会举荐刘进!

“太后!万万不可!”杨彪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刘进虽为汉室宗亲,却是河间王旁支,与先帝血脉已远,岂能继承大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何太后淡淡瞥了他一眼:“杨太尉此言差矣。刘进既是汉章帝后裔,便是正经的宗室,论血脉,比那些早已疏远的郡王更亲近。况且,天下乃高祖之天下,只要是宗室,能安定四海,何论远近?”

她的话掷地有声,杨彪一时语塞,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