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我岳云开局岳飞黄袍加身 > 第98章 建安肇始 登基大典(第2页)

第98章 建安肇始 登基大典(第2页)

“后宫等级,宜仿古制而损益:设贵妃四人,以‘贤、良、淑、德’为名,位在皇后之下;次设妃八人,赐双字封号;再设嫔十二人;其下为贵人、美人,皆不设定员;末设选侍、随侍,为低阶位次。”

旨意一下,便开始册封。

“册封穆氏桂英为贤贵妃,窦氏仙童为良贵妃,赐居永和宫、承乾宫。”穆桂英、窦仙童皆是战功赫赫的女将,且与刘进情深意笃,也是最早跟随刘进的,得封贵妃,实至名归。

“册封黄氏凤仙为庄妃,甄氏姜为惠妃,王氏兰英为丽妃,张氏宁为顺妃,赐居各宫。”四人或出身将门,或贤淑有才,或功劳颇高,各有封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嫔位暂空,留待日后增补。

贵人一级,册封李师师、梁红玉、鱼玄机、张出尘、花木兰、花宝燕、张氏(原甄氏母,虽初时不愿,却难违圣意)、单盈盈、黄舞蝶,杨延琪等,皆赐居偏殿,各有份例。

美人一级,则有杨延瑛,黑白夫人、马赛英、庞秋霞、方百花、甄脱、甄道、卞赛、卞敏等等剩下的刘进的妾室,亦按等级分置宫苑。

最末的随侍,仅有董白与其母范氏。二人因范氏诛杀董卓有功,被接入宫中。董白刚刚及笄,范氏也只是安分妇人,能得此位置,已属侥幸——她们心中清楚,若在宫外,以董卓家眷的身份,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刘进此举,既是赏功,也是一种变相的庇护,朝臣虽有微词,却也无人敢公开反对。

后宫既定,宫阙之内顿时焕出新的气象。工匠们开始修缮各宫,添置器物,曾经因战乱而萧索的皇宫,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安顿好后宫,刘进便将重心转向朝政。他深知,要想稳固统治,必须建立一套高效的官僚体系。

“传朕旨意,”刘进看向百官,“废三公九卿旧制,改行六部制度,分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总领天下政务;官员品级,分九品十八级,以定尊卑。”

此令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王允、杨彪等前朝公卿脸色微变——六部制度直接削弱了三公的权力,他们这些人的地位,恐怕要大不如前了。

刘进却不管他们的反应,继续任命:

“授杨彪为太尉,王允为司徒,皆正一品,参赞朝政,享食邑三千户。”

二人虽得高位,却无实权,说白了就是荣誉头衔。杨彪、王允心中虽有不满,却也只能躬身谢恩——如今刘进权势滔天,他们根本无力反抗。

“授董承为卫尉,伏完为光禄勋,皆从二品,赐列侯,食邑千户。”董承、伏完等外戚与宗室,也得了些闲职,虽无实权,却也保住了富贵,倒也安分下来。至于剩下的原来的公卿大臣,也都封了闲职,但是官位不低,因此也没人闹事!

接下来,便是刘进的核心班底。

“授刘伯温为尚书令,从一品,总领六部,辅佐朕处理朝政;授王猛为尚书仆射,正二品,协助尚书令,分管庶务。”刘伯温智计深沉,王猛刚猛果决,二人一柔一刚,正是总领政务的最佳人选。

“授田丰为吏部尚书,正二品,掌管官员选拔、考核、升迁;授张居正为户部尚书,正二品,掌管户籍、赋税、粮仓;授于谦为兵部尚书,正二品,掌管军队调度、军械、边防;授寇准为礼部尚书,正二品,掌管礼仪、祭祀、外交等;授狄仁杰为刑部尚书,正二品,掌管刑狱、律法;授文天祥为工部尚书,正二品,掌管工程、水利、营造。”

六部尚书,皆是刘进精挑细选的能臣——田丰刚正,张居正善理财,于谦知兵,寇准懂礼,狄仁杰明断,文天祥务实,各司其职,足以支撑起新朝的政务骨架。

为培养后备人才,刘进又下旨:“设立翰林院,为储相之地,掌修史、着作、经筵等事。授王守仁为翰林院大学士,从二品,总领院事;授王安石、蔡邕为学士,从三品,协助讲学授课。”

王守仁心学大成,王安石变法有术,蔡邕精通经史,三人共同负责推行“三舍法”,在长安开设国子学、太学,选拔寒门子弟入学——此举虽早已在并州推行,却也再次触动了世家的利益,只是如今刘进势大,他们只能隐忍不。

“设立凌渊阁,为议事之所,掌献替可否,备顾问。授戏志才、陈宫为凌渊阁大学士,从二品;授房玄龄、杜如晦、徐茂公为学士,从三品。”凌渊阁相当于智囊团,专为刘进提供决策建议,皆是心腹谋士。

“授魏征、长孙无忌为谏议大夫,正四品,掌规谏朝政得失,弹劾百官。”魏征以直言敢谏闻名,长孙无忌心思缜密,二人正好互为补充,监督朝政。

官制初定,新旧官员各有安置。虽有前朝公卿心存不满,却也无人敢公开反对——刘进的布局环环相扣,既给了他们体面,又牢牢掌握了实权,手段之老练,远众人预期。

喜欢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dududu开局岳飞薛礼,我称霸三国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