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相当于要重新装修一遍。
“这已经很便宜哩,若不是这房子有些旧了,一百两都能租出去。”
“城西这一片都是这个价格,若是城东那就更贵了,这么一个小院,你二百两银子都不一定能租着。”
“城北就更别想了,那是有钱也租不着的地。”
中人撇了撇嘴,显然早已经习惯这样的质问。
“咱们再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杜若想了想,还是道。
反正她们娘俩已经在客栈落脚了,不急这一时半会的,都看看再说。
后面的两天时间里,母女二人一直跟着中人到处跑,可惜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子。
不是太贵,就是太破,还不如原来的小院呢。
城北是皇宫所在之处,也是达官贵人们居住的地方,多是一些世家豪族才能买得起,或者有渠道购买。
一些小官是买不起的,只能高价租住在一些小院子里,或者住在朝廷的公租房里。
公租房虽然便宜,但是面积狭小,隔音也差,一点都不宜居。
当然,这一切的前头,还得你有个官身。
若是白丁,那对不起,有钱也不租给你,除非能开出比市场价还高三倍的房租。
城东则多是一些富商,和地主老爷们住的地方,有钱就能住,但是房租高。
城西是平民住的地,价格相对便宜,但是房子比较破旧,学堂什么的也比较少。
多是一些土着平民,或者手工业者们居住的地方。
城南就更为复杂了,各种三教九流、烟花柳巷、大小赌坊,都在城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城南杜若是不考虑的,城东住着又不划算。
毕竟她又不打算结交什么人脉,拓宽生意渠道,犯不着费那个钱。
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城西最适合。
可惜由于人流的大量涌进,城西的房子也越来越稀缺。
找了两天,竟还是那天看的第一个小院最合适。
“我的祖宗!你到底还租不租啦?”
“你再不租,我明儿就租给旁人了,已经有不少人来看了,这房子可抢手哩!”
看了几天房,中人都被闹得没了脾气。
“租!我就这个小院了。”
杜若咬了咬牙,还是付了三个月的房租。
得亏有黄家的那一批金子,不然娘俩还真得流落街头。
真不知道那些身无分文的普通流民要怎么活下来,大概他们连京城都走不到,便已经死在了路上罢。
比较让人心疼的是,这房子还需要重新修整瓦片、贴上新的窗纸,又费了几天功夫。
好在因为杜若的据理力争,修房子的这些钱全部由房东出。
原本这宅子的主人是不想修这房子的,就这么租,也能租出去。
若是杜若想修,便自己出钱,一点包租公的觉悟都没有。
如此又过了四五天,娘俩总算住进了小院里。
因为这一路上又消耗了不少熟食,所以安顿下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制作补充的熟食。
于是第二天,娘俩便上街去了。
也不拘要买什么,看到什么欠缺就买,反正不缺钱。
粮食也已经堆满空间了,暂时不需要大量购买粮食。
城东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都是往来的人群,时不时还能看到大户人家的马车路过。
各种商品也是种类繁多,甚至还有不少卖吃食的,丝毫看不出乱世的凄凉。
时不时的还能听到小商贩的叫卖声,热闹非凡。
仿佛她这一年多以来,经历的天灾人祸都是一场幻觉。
果然!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这句话放在这里,也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