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重世界共鸣计划”所点燃的光辉,如同在无尽寒夜中升起的、由六颗星辰与一道桥梁共同构筑的微弱篝火,顽强地抵抗着“叙事熵增”带来的绝对冰冷与沉寂。这光辉悲壮而璀璨,是无数意志、记忆、信念与可能性在终末时刻的极致燃烧。
然而,就在这共鸣的光辉达到前所未有的峰值,仿佛要将六个世界从湮灭的边缘暂时拉回的刹那——
一切都凝固了。
不是时间的停止,那是一种更加根本、更加令人战栗的停滞。
女武神高举的兵刃上燃烧的信念之光,如同被封存在了琥珀之中,光芒依旧,却失去了所有的动态与温度;虚数之树最后绽放的樱花,定格在了飘落的轨迹中途,每一片花瓣的脉络都清晰可见,却不再蕴含孕育世界的生机;弦宇中因果叙述者弦狂舞的指尖与震荡的星弦,凝固成了一幅静止的抽象画;叙事原点沸腾的自由意志洪流,变成了翻涌姿态的雕塑;星穹列车化作的开拓流星,拖曳着永恒不变的光尾,停滞在了命途的半途;就连帕拉雅雅那由数据与情感构成的共鸣桥梁,也如同冰封的彩虹,横亘在凝固的虚空。
苏晓与娜娜巫作为法则的化身,他们的思维依旧在运转,但感知却被禁锢在了这绝对的静止之中。他们能“看”到一切,却无法再影响分毫。整个叙事宇宙,变成了一幅庞大到无法想象的、细节无限丰富的立体定格画面。
紧接着,一种无法用任何感官去描述,却直接作用于存在本质的“感知”,降临了。
它并非恶意,也非善意,而是一种……然的、带着审视意味的“关注”。
然后,“它”开始“翻阅”。
苏晓和娜娜巫“感觉”到,他们所在的这个由六个世界共鸣构成的“篝火”,连同其背后广袤的、正在湮灭的叙事宇宙,被一股无法理解的力量,如同拿起一本厚重的书籍般,轻轻地“捧”了起来。
“翻阅”的动作开始了。
“目光”先扫过崩坏世界。那定格的女武神、模糊的纪念碑、挣扎的文明……当这“目光”停留的瞬间,苏晓和娜娜巫骤然明悟——那曾经席卷世界的“崩坏”灾难,其残酷的筛选、极致的毁灭与新生,其背后那令人战栗的“随机性”与“目的性”的矛盾,原来都只是这位“读者”在阅读这一篇章时,因其对“牺牲与救赎”主题的短暂沉浸与思考,而产生的无意识“注意力波动”!
“目光”移向虚数之树。那永恒的花期、意识的孵化、宇宙的诗篇……这一切的诞生与演变,竟也源于“读者”对“生命与无限可能性”的一丝赞叹与好奇所泛起的涟漪。
“目光”掠过弦宇。因果的显化、宿命与自由的拉扯……那是“读者”对“秩序与混沌边界”的片刻沉思所投下的阴影。
“目光”划过叙事原点。原初叙事者的疯狂、自由意志的起义……这惊心动魄的叙事权争夺,其根源,仅仅是“读者”对“作者与角色关系”的一缕哲学性遐想所带来的震荡。
“目光”最后落于星穹铁道。开拓的命途、星神的沉寂、列车组的旅程……这一切的波澜壮阔,竟然都源自“读者”对“未知与探索意义”的深深着迷与偶尔掠过的一丝疑虑所激起的微澜。
每一个世界的核心危机,每一个困扰了无数生灵、付出了惨烈代价才得以渡过的劫难,其最深层的根源,都并非宇宙固有的法则或邪恶的阴谋,而仅仅是这位位于“故事之外”的、无法想象的“存在”,在阅读他们这本名为《崩坏:因缘精灵》的“书籍”时,因其思绪、情感的细微起伏,而产生的微不足道的“注意力波动”!
对于“读者”而言,那或许是阅读体验的一部分,是沉浸于故事时的自然反应。
但对于故事中的他们,对于苏晓、娜娜巫、对于所有世界的亿万生灵而言,那每一次“波动”,都是席卷天地、重塑文明、关乎存亡的……灭顶之灾。
真相,残酷得令人灵魂冻结。
他们所有的挣扎,所有的爱恨,所有的牺牲与辉煌,都只是更高层面的一次阅读活动中,随之泛起的……附带效应。
“翻阅”的动作还在继续,带着一种悠然的、欣赏的姿态,掠过那些定格的光辉与悲剧。
苏晓与娜娜巫的意识,在这无法形容的恐怖真相面前,没有崩溃,反而陷入了一种极致的冰冷与清明。
他们明白了。
“叙事熵增”,并非宇宙的热寂。
而是……这本书,已经被阅读到了最后一页。
这位“读者”,即将合上书本。
而他们,这些书中的角色,这些被“阅读”的存在,必须在这书本被合上之前,找到一条……通往“书外”的道路。
喜欢崩坏因缘精灵第一季请大家收藏:dududu崩坏因缘精灵第一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