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南渡南渡 默山笔趣阁 > 第7章 刺杀(第1页)

第7章 刺杀(第1页)

第7章刺杀

临江县附属明州府,距离孟水河入海口只有不到十里地。

前夜此处刚下过雨,道旁树上的叶子如被霜打一般,都蔫巴巴地挂在枝头——跪在城下的俘虏也是如此,他们已不知在九月仲秋天里吹了多久的风。

林慎走下马车时,正见一个挥着鞭的跖部士兵在驱赶临江县百姓上孟水河外修补决堤的坝口,其中有位年老体弱者不堪重徭,还没走两步,就倒在地上不会动了。

啪!那士兵当即就是一鞭,抽得人身子一抖。

“住手!”还不等士兵挥上第二鞭,林慎便叫出了声,他推开拦着自己的章之懋,向前走了两步,说道,“他既已倒下,你就算是拿鞭子把人抽死,他也站不起来。”

那士兵掀开眼皮看了一眼林慎,状若未闻,转头又是一鞭。

这时,被押在城下的俘虏中有人嗤笑道:“林少司马已做了跖部人的奴才,又何必来为我们这些贱民说情?”

林慎一滞,不言语了。

怒清虽没再强迫他易服,但很显然,既做了奴才,那就不是易服不易服这麽简单的事情了。林慎知道,自己当初是如何看章之懋的,现在,这些誓死不肯投降的俘虏们就是怎麽看自己的。

他低下了头,默默跟在怒清身边,越过城门口示衆的俘虏,一路来到了临江县县衙。

知县刘宝全已跪在县衙台阶下等着了,这人连头也不敢擡,便口中念念有词地拜道:“奴才叩见十八王,十八王万福,十八王金安,十八王……”

“起来。”怒清从旁走过,目不斜视,“之前令你整理的临江县户籍黄册可整理出来了?”

刘宝全连声回答:“已放在公堂上了,十八王您上座过目。”

怒清一撩衣摆,坐在了衙门公堂上那块“明镜高悬”的匾额之下,他随手翻了两页,然後问道:“其中有何不妥吗?”

刘宝全觑了一眼怒清的脸色,唯唯诺诺地答道:“回十八王的话,其中……大致是没什麽不妥的,不过,奴才在清点人数的过程里,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有何奇怪?”怒清阖上黄册,转头问道。

虽是生在关外的跖部人,但相较于族中兄弟子侄,怒清最大的不同便是通晓中原文字,会讲官话,甚至熟读圣贤书。他不需要“笔帖式”来翻译文字,自己就能看懂丶听懂中原的字和中原的话。

眼下,刚见刘宝全这样说,他便立刻从这些黄册中找出了问题:“人口多了不少。”

“正是,正是!”刘宝全忙接话道,“奴才在临江做了十年的知县,近些年来,海港凋敝,人口衰败,临江户所一向是只减不增,但不知为何,如今一场大战过後,县里清点出的人数……竟还比之前多了不少。”

“多的都是何人?”怒清问道。

刘宝全对答如流:“回十八王,多的一般是某些人家来此投奔的亲戚,还有一些……是早年趁流民叛乱,远走高飞,如今又回原籍闲住的本地人。奴才仔细查了查,这些多出来的人口足足有二丶三十个!”

“二丶三十个?”怒清皱起了眉,他把黄册往旁边一推,问林慎道,“部堂以为如何呢?”

林慎本想直接推脱说自己不知,但话到嘴边,又转了弯,他和刘宝全一样,跪下来答道:“回十八王的话,奴才以为,江南自古少战乱,这些人大多都是半年前从中原跑来避灾的,随便寻了个由头,藏在亲朋家中,等战事结束再离开。但不料此次明州鏖战,以致江南各地也染上了战火。”

怒清没应声,他站起身,走至堂下,扫了一眼跪在底下对答的各个县衙小吏,然後随手抽了一人,问道:“你觉得,林部堂所言合理吗?”

“合理,合理!”这小吏赶紧磕头,“林部堂所说的情况确实有过,久居江南者都知道,一旦中原发生战乱,便会有不少流民来这边投奔亲族!”

怒清又问:“那这多出的二丶三十个人里,男女老少各占多少?”

“男女老少……”小吏答不出,急忙去看上司刘宝全。

刘宝全一缩脖子,小声回答:“十八王,奴才粗略点过,多出的这二丶三十个人里,以年迈老者和妇孺为主,其中还有,还有一个……约莫十岁的幼童。”

十岁幼童?

林慎眼皮一跳。

怒清倒是没有起疑,他又问:“那这些人都分别来自哪里?”

刘宝全答:“多是从……北俞而来。”

“北俞?”怒清视线扫过林慎,“北俞可是临着京畿府的。”

林慎跪在地上,默不作声。

“去把那个十岁幼童领来。”怒清命令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