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大厅的向导们齐刷刷转过头来,无数道视线像聚光灯般打在他身上。
空气突然变得粘稠,连呼吸都带着重量。
他硬着头皮面色不显走向姜安。
人群为他让出一条通道。
李荀能感觉到自己的後颈在发烫,那些探究的目光如有实质,从制服领口一路爬到指尖,仿佛要把他里外都剖析个透彻。
"这边。"
姜安递来电子笔时,李荀发现自己的掌心已经沁出冷汗。
签字板发出"滴"的轻响。
突然无比怀念从前上学的日子,至少那时候,走在人群里不会像只被围观实验的稀有动物。
"座位不固定,随便坐。"姜安头也不擡地说道,手指在光屏上快速滑动。
她身边不知何时多了几名助手,正帮忙分发表格和调试设备。
李荀点头应下,挑了後排靠过道的位置坐下。
整个会议室弥漫着一种程式化的氛围,向导们三三两两低声交谈,偶尔有人擡头瞥他一眼,又很快移开视线。
会议比想象中简短。
十五分钟後,随着最後一条轮值通知播报完毕,投影屏暗了下来。
"任务结算报告已同步至各位终端,下季度指标权重调整详见附件。"
姜安的语调平稳得像在朗读说明书。
"新一轮前线轮换报名现在开始,有意向的会後登记,周一公示名单。"
李荀望着鱼贯而出的人群,感觉这场会议就像塔里所有流程一样,高效丶精准丶不带任何多馀情绪。
人群散尽後,姜安叫住了正欲离开的李荀。
"请稍等,部长有留言给您。"
李荀跟着她走进一间僻静的会议室。
隔音门合上的瞬间,外界的嘈杂顿时消散。
姜安倒了杯温水递来。
"部长目前仍在出差。"姜安调出一份报告。
"但看过您的任务记录後,他对您解决多个滞留案件的表现很关注。"
"部长建议调整您的任务权重系数,不知您有什麽倾向?"
李荀皱眉:"任务不是系统自动分配的吗?"
"初期是随机轮转。"姜安解释道。
"但後期会根据适配性优化方向。"
她指尖轻点,调出几组数据:"比如您在精神疏导类任务的完成度达到97%,远高于平均值。"
"我都可以。"李荀摩挲着杯沿。
"没什麽特别要求。"
姜安正要回应,敲门声突然响起。
一位戴着银框眼镜的向导探头进来:"小姜,我想报名这期前线轮值。"
"好的,已记录。"姜安在平板上快速操作。
待来人离开後,李荀才开口。
"前线轮值是?"
"常规协作机制。"姜安调出面板,展示着边境防线示意图。
"虽然驻军配有常驻向导,但实际需求缺口很大。"她放大边境线红色区域。
"每月白塔会抽调百名向导进行为期八周的支援,主要做精神屏障维护和创伤疏导,这一片区域都是没有向导,每次自愿报名,由白塔统一筛选。"
姜安突然擡眼看向李荀:"或许。。。。。。您可以考虑参加这次轮值?"
她的语气带着试探性的建议:"前线基地的条件其实比想象中完善,向导都安排在指挥区。"
她调出一组照片,展示着不同前线的宿舍区和设备齐全的疏导室:"比起塔里普通的任务更有针对性,实战中的精神疏导反而更容易突破自我,对各方面的提升都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