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目相对,高月窈率先露出个笑,起身迎上前,柔声道:“百闻不如一见,温姐姐果真秀丽端淑。”
吴侬软语,闻之若春风拂柳,雨缠海棠。
温幸妤浅笑回礼:“高小姐谬赞。”
二人客套几句,便入了座。
在座的女眷皆是待字闺中的高门贵女,如今前来赴摄政王府邸的宴席,自然把该打听的都打听清楚了。
譬如高月窈此行是来重修旧好履行婚约的。
再譬如…这温姑娘,乃是摄政王养在身边,宠爱有加的外室。
温幸妤对席间若有若无的视线,恍若未觉,兀自安静坐着。
高月窈自是从清水巷宅子里的婢女那套了话,得知温幸妤的身份。
她也从记忆的角落,扒出了温幸妤的身影——曾经伺候在老太君身边,平淡无奇,泯然衆人的二等婢女。
思及此处,只觉得世事无常。
当年低微的婢女,竟成了表哥的外室。也算是飞上枝头,改换命运。
她对此甚为不满。哪个好人家的郎君会未婚就有外室?
但表哥如今身份比当年还要贵重,她怎敢表现出介意?
只要能顺利嫁入王府,她大不了慢慢想法子料理了这外室。是发卖还是好生送走,端看对方有没有自觉。
席间推杯换盏,各怀心思,不少闺秀不动声色擡举讨好温幸妤,亦跟高月窈拉关系。
高月窈不一定成摄政王夫人,但温幸妤却是实打实摄政王的人,即便现在只是个外室。
若能讨好了她,说不定会对家里有助力。
温幸妤有自知之明,明白这些闺秀讨好她是为何。
伸手不打笑脸人,她皆以笑脸迎之。
坐了一会,忽听到暖阁外传来一道清脆女声。
“这梅林真不错,就是可惜天晴雪化,少了几分意趣。”
声音由远及近。
衆人闻声望去,只见红团花锦缎袄裙,容貌英气的女子掀帘进来,带入一股夹杂雪气得凉风。
温幸妤眼睛一亮。
她没想到祝无执居然邀了薛见春来。
这次回汴京後,祝无执把观澜哥的骨灰带走,而後既不准她出门,也不准她见任何外人。
薛见春扫视一圈,目光定格在温幸妤身上,扬唇一笑,大步走到她跟前的空椅子上坐下。
“许久未见,有没有想我?”
温幸妤点点头,笑道:“自是想的。”
她跟高月窈等闺秀介绍了薛见春,衆人神色不一,虽说都礼貌笑着,但还是能看出对商人之妻的不屑。
自古士农工商,商人即便再有钱,也会被骂“一身铜臭味”,官家女子哪怕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也清高自诩,不乐意跟商户来往,生怕辱没了身份。
薛见春性子爽朗,心胸开阔,对这些小娘子的不屑,权当看不见。
她一来,温幸妤放松了不少。
高月窈和闺秀们叙话,眼波流转间,轻轻落在温幸妤身上。
“温姐姐,”她声音婉转,笑如同三月杏花,“听人提起,姐姐原是这府里的……老人儿了?”
温幸妤擡眼看她,并不否认,大大方方回道:“没错,原先是婢女。”
高月窈微微一顿,那双剪水秋瞳里漾着纯然的好奇,语调温软:“昨日表哥来看我,夸姐姐温柔体贴,想是你昔日伺候惯了老太君起居,比一般人细致周到。”
“说来也是惭愧,我身子骨差,卧床养病数载,未能按约成婚陪伴表哥左右,为他分忧。”
“不过…这几载日月,多亏姐姐侍奉表哥,让我放心不少。”
字字句句,看似寻常问候,却不动声色地提醒着在座所有人,温幸妤不过是昔日国公府老太君身边一个端茶递水的婢子,如今更是个见不得光丶无名无分的外室。
而她高月窈,才是王府的未来主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