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相父指的是谁 > 第46章 金军南侵汴梁危急(第1页)

第46章 金军南侵汴梁危急(第1页)

朱雀门的铜漏,正不紧不慢地滴着水,当第七滴水落下的瞬间,御书房的门“砰”的一声被撞开。

“官家!”一名浑身沾满征尘的探马,单膝重重跪地,腰间的箭囊上还挂着半截断裂的羽翎,显得狼狈而又急切,“金军前锋已然越过汜水关,于黄河渡口焚毁浮桥!”

此时的赵构,正对着地图,手持朱笔圈点战略要地。笔尖在“汴梁”二字上猛地一顿,墨迹瞬间晕开,恰似一团触目惊心的血渍。

他下意识伸手扶住案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三日前,暗桩传回“金军主力已动”的密信时,他便料到会有这一天,只是没料到,金军的攻势竟来得如此迅猛急切。

“完颜宗弼这狗贼!”一旁值夜的张宪怒冲冠,猛地一拍桌案,腰间的虎头剑嗡鸣一声,出鞘半寸,寒光闪烁,“上个月汝州一战,折了他三千铁浮屠,如今定是前来寻仇的!”

赵构没有回应。

他死死盯着地图上黄河那如银链般蜿蜒的曲线,耳边恍然响起穿越之前,相父在五丈原时那声声咳嗽。那时,诸葛亮指着《出师表》,坚定地说着“汉贼不两立”。如今,身处这副躯壳中的赵构,终于要替相父接过这把抗金的烈火了。

“传六部尚书、枢密院众将即刻前来御书房。”他的声音仿佛压着千斤重铁,沉得让人喘不过气,“再派人去请丞相。”

小德子刚要拔腿跑去,赵鼎的身影已然出现在门口。

这位本应在丞相府安心静养的老人,外袍上还沾染着未曾洗净的药渍,可他的眉峰却挺得比殿外的蟠龙柱还要笔直,目光坚定地说道:“官家,老臣听见那急促的马蹄声了。”

赵构的喉结微微动了动。

三日前,赵鼎咳得鲜血浸透帕子,他强行让赵鼎喝下安神汤,好不容易才哄睡。此刻看着对方眼底浓重的青黑,赵构的心,仿佛被人攥了一把碎冰,满是心疼。

“相父”

“先议事。”赵鼎径直走到地图前,枯瘦如柴的手指,重重地点向黄河渡口,“探马说金军烧了浮桥?这分明是要切断我军南北呼应的联络啊。”

赵鼎话音未落,殿门处陆续涌进身着朝服的大臣们。

参知政事孙近,一边抹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声音颤抖地说道:“官家,金军人多势众,实力强大当年先帝舍弃汴梁,南渡长江,才勉强保住半壁江山。依臣之见莫不如退守扬州?”

“放屁!”张宪气得一脚踢在青砖上,佩剑“当啷”一声磕在地上,“扬州?那退到海上是不是就更安全了?”

“张将军!”孙近吓得脖子一缩,“如今局势不比当年,金军有那威力巨大的铁浮屠”

“如今同样不比当年!”赵鼎猛地一拍桌案,震得桌上的茶盏都高高跳起,“自官家登基以来,火铳营已然成军,河北流民纷纷归田,百姓们皆愿为家国拼死一战——若此时再弃守汴梁,我军士气必将尽失,如此一来,江南那千里沃土,又如何能守得住!”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静得仿佛能清晰听见烛芯爆燃的声响。

赵构望着赵鼎泛红的眼尾,不禁想起昨夜,相父伏在案前,奋笔疾书写《平金策》的情景。墨汁不小心溅落在药碗里,将那张药方染得宛如一幅血色的地图。

他伸手轻轻按住赵鼎的手背,触手之处,凉意惊人,但他却将话语咬得格外清晰坚定:“朕意已决,将亲征迎敌。”

“官家不可!”孙近“扑通”一声,重重跪地,“御驾亲征,乃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倘若有个闪失”

“闪失?”赵构怒极,解下腰间的玉坠,狠狠摔在地上。碎玉飞溅,擦过孙近的鬓角,“当年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之时,你们这些主和派就说‘忍一时风平浪静’;岳将军克复襄汉之地时,你们又说‘不可激怒金人’;如今金军长驱直入,难道倒要朕像乌龟一样缩头保命?”他猛地扯过案上的《出师表》,重重拍在孙近面前,“看看!当年诸葛武侯六出祁山,明知困难重重,却毅然为之——朕难道还不如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

满殿大臣听闻,顿时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

赵鼎凝视着赵构泛红的眼眶,思绪突然飘回到数百年前,在成都丞相府里,小阿斗紧紧攥着他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相父打跑曹贼,孤给你煮甜酒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