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相父教子意思 > 第209章 御前无影暗流浮灯(第1页)

第209章 御前无影暗流浮灯(第1页)

夜露浸阶,寒风穿廊。

偏殿烛火摇曳,映得赵鼎半边脸庞如刻石般冷峻。

他披着素白中衣,外罩一件深青鹤氅,身形清瘦,脸色泛白,显是旧疾未愈便强行起身。

膝下垫着的蒲团早已被体温烘出一圈微湿,而他双膝跪地,纹丝不动,仿佛已与这寂静长夜融为一体。

三更天,巡夜铜铃轻响。

殿门推开,一道猩红大氅拂过门槛——赵构回来了。

他刚自城西军械坊验看新铸火炮归来,眉宇间尚带着铁屑与硝烟的气息。

见赵鼎伏于殿中,脚步一顿。

“元镇?你怎在此?”他疾步上前,欲扶。

赵鼎却未动,只低声道:“臣有本奏。”

声音不大,却如惊雷滚过空庭。

赵构沉默片刻,挥手遣退随从,亲自点燃案上三盏宫灯,才在主位坐下。

他目光落在赵鼎手中那卷黄绢上,封皮题字遒劲有力:《时政疏》。

“你说。”赵构语气平静,眼底却已有风暴凝聚。

赵鼎展开奏疏,一字一句,清晰如刀:“官家欲远征北海,扫尽北患,此乃万世之功。然庙堂之内,有人以‘忠’为盾,藏‘私’于心。礼部尚书李彦宗,近三个月密会旧派官员十七次,更擅自更改科举乡试名录,借‘守礼复古’之名,排斥归附外族将领之后。”

赵构眉头微挑,接过名录翻阅。

一页页掠过,忽地停住。

“韩世忠之子……韩彦卿?”他冷笑一声,“品行未定?好一个‘未定’!朕亲授虎符、赐田百顷的功臣之子,竟被你说成‘品行未定’?”

声音不高,却震得灯焰一颤。

赵鼎垂:“此人曾随父戍边五年,斩三级,救同袍七人,军功簿上有录。而李彦宗改其评语,未报内阁,亦未通御史台,独断专行,已非一日。”

赵构指尖缓缓划过那行字,眼中怒意渐凝成冰。

“他知道朕要北伐。”赵构缓缓道,“所以他先斩羽翼,削我将权。用的是礼教,藏的是私欲。”

“正是。”赵鼎点头,“更甚者,其门生遍布六部,尤以户部、礼部为重。若不早制,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赵构沉默良久,忽然问:“你为何不等病愈再奏?”

赵鼎抬眸,目光如炬:“因臣知,他已在动‘天命’之说。民间近日流传谶图,谓‘紫微失位,北极倾覆’,此非百姓所能编造。若待臣百日养毕,恐江山已易主于无形。”

赵构瞳孔微缩。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林九娘悄然入内,黑衣如影,手中托着一本残旧古籍——《礼乐志》。

她将书置于案上,翻开夹层,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拓纸。

“官家,这是从李府账册中寻得的密录副本。”她声音冷冽,“昨夜,李彦宗密会七人于后园,席间言及‘主少国疑’‘择贤代立’八字。”

“主少?”赵构嗤笑,“朕已三十有五,太子尚幼,倒是有些人,等不及了。”

他盯着那八字,手指轻轻敲击案角,似在计算什么。

忽然,他又问:“原件可归还?”

“已复位,无痕。”林九娘答得干脆。

赵构满意颔,目光转向赵鼎:“元镇,你说朝中藏奸,朕信。但你要朕如何出手?杀之?则天下士林震动;贬之?他又会卷土重来。”

赵鼎沉吟片刻,道:“不必急诛,先断其爪牙。官家可借整顿吏治之名,重启清官考核,命御史台旬报贪渎结党之事,违者连坐。此举合乎法度,众臣难辩,而李党必乱阵脚。”

赵构嘴角扬起一抹锐利弧度:“正合我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