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地缓着手腕,路旁驶过辆牛车,那牛蹄子踏过泥地,拉的车轮骨骨碌碌转着,不一会子就驶没了影,看的人满心艳羡。
她想,自家也该置办一辆牛车来,运货不仅便捷,也能省下她每日雇车的钱,长此以往,合算许多。
最好再买头驴回来拉磨,不然成日里半夜磨豆子,膀子都是酸的,吃朝食都打抖,若有驴,就轻省的多。
不过灶屋肯定轮转不开,若使驴拉磨,势必得将磨盘摆在屋前的空地,又太招眼了,路过的乡亲难免要过来瞅一瞅,指点言说一番,不便她后头用石膏水点豆腐,因还得考虑围个院子。
不禁算了算钱。
先说这牛车,光是一头牛,就得七千钱左右,更别提后头配一具车了。
如今每日卖百块豆腐,一桶豆腐脑,豆腐三钱一块,豆腐脑两钱一碗,一桶能打五十碗左右,一个月能卖出万二千钱左右的总额。
不过,这万二千,还得纳给官府二成的交易税,再刨开二千的店肆赁金、一千的市租、每月二十五斛豆子,也就是七百五十钱的豆钱、雇罗双娘那牛车的九百钱,手里还能余下五千钱左右。
若想买牛、驴,围院,不够,还得攒,最好再想个别的法子,增添来钱的路子。
心内思忖着,一面去推那车,却像被力抵住似的。
一看,底下轮毂陷泥里了,她又换方向试了几次,仍是无果。
眼看要耽误开市时辰,得寻些石块来才是。
只见田啬夫从后头来,短褐皂帻,围着一方粗麻腰带,因着走泥路,下头绑了裤脚,雨天并不穿木屐子,一双布鞋已是踩湿了。
说:“我来。”
一面把住扶手,稍一使力便将车子推出去了。
倒省了季胥寻石子的工夫,她谢了,这便去接手,问道:
“田啬夫也往县城那处去?”
“嗯,去县廷田部。”
未松手将车还与她,说,
“你空着手走罢。”
时辰稍赶,季胥也不去厮拧推诿了,想着过后再沽酒谢他。
“开春了,说话就要播种插秧,田啬夫可是回了公田处当值?牙刷子我在做了,做好了我送到公田给你。”
“嗯。”
季胥又说这天气如何、雨下多久,他都是这副不好聊天的模样,便没有多言烦扰。
于是两厢安静并行着,只有轮毂碾地,和鞋响。
如此无话,到了豆腐肆,换了干燥的绵鞋,方开始摆摊,田啬夫便往另向的县廷去了。
这会儿,凤、珠两个已是悄悄换上木屐子,袖子戴上臂褠,钻进牛脾山了。
昨夜刚下完雨,她们惦记着捡香蕈,来晚了香蕈就该长老了。
这口清鲜,引的不少本固里的人都往这处钻,多数人家口粮都不算富裕,拣回家亦是一道菜。
王麻子家穷,王利比她们还先来了,篮子里已是采了些,攀援在树上,见了她们挥手道:
“嘿,跟我走,我眼尖,一瞅一大片呢。”
季凤不理会:“碍手碍脚的,你自摘你的,不用管我们。”
牵着季珠向别处寻去了。
山里潮湿,地面多有枯枝落叶,那香蕈,便多寄生在腐朽的枯枝树干上,白白的杆,圆圆的伞,现出一种鲜嫩的褐色。
季凤寻到那低处的,便由季珠来采。
季珠人虽小,手却巧,到底拣惯松球的,蹲在那,一颗颗揪了往筐箩里放。
季凤自己则摘那高些的,手脚麻利的很,喜道:
“香蕈做羹可鲜了,还能晒成干,留着日后吃,待阿姊回来,见我们采这么些,还不惊喜极了。”
说着浑身都是干劲。
“凤,你家隔三差五羹肉吃,那肉香飘的全里都能闻见,怎么还和我们抢这一口鲜,你也太贪了。”
来了一行同样进山采蕈的妇人,嘁嘁呱呱的。
路过这处,觑见季凤采了有半筐,那走在前头的林家媳妇将嘴一撇,指指点点道。
季凤道:“婶儿说话好难听,这牛脾山又不是你一家的,凭我家吃肉吃糠的,也能来采蕈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