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的子嗣不少,可大皇兄断袖,二皇兄至今不愿意成亲,三皇兄平庸——父皇觉得他胆小如鼠,但在儿臣看来,他只是喜欢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方式。”
晏苍语气平静,“五弟为了争夺皇位,连通敌叛国都敢做,敢问父皇,三宫六院子嗣多的好处是什麽?”
昭德帝皱眉:“你是在质问我?”
晏苍垂眸:“儿臣是在跟父皇讨教。”
讨教个屁。
昭德帝没好气地瞪他一眼,随即认真想了想,可坐在椅子里想了半天,居然也没想出三宫六院的好处。
为了笼络朝臣,平衡各方势力?
晏苍确实并不需要。
而且以後朝堂上有晏宸和沈镜白在,大臣们应该没几个敢结党营私的,也不会有机会一家独大。
为了绵延子嗣?
昭德帝想到自己的那些兄弟们,当初争储争得异常惨烈,死的死,贬的贬,幽禁的幽禁。
而晏宸这一代虽然出了几个头铁的,出了几个不怕死的倔脾气,但争储……只有晋王是认认真真有野心的皇子,但触及了底线。
其他成年皇子都对皇位没什麽想法,相处得反而和睦一些。
若说是为了满足帝王一己私欲……这倒是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
帝王确实应该有三宫六院。
可晏苍不太近女色。
昭德帝私底下曾问过几个边关将领,晏苍在边关打仗时,从没有女子近身过。
三宫六院对他的意义不大。
“儿臣有自己的抱负。”晏苍在短暂的沉默之後,主动开始解释,“并非对一人痴心不改,而是人的精力有限,儿臣不想应付後院妻妾之间的争风吃醋,不想自己的子嗣因为母亲之间的争斗而受到伤害,不想整日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更不想看到孩子长大之後自相残杀。”
他说道:“儿臣的志向在天下,在万里江山,在天下苍生。”
“儿臣不是开国之君,但也不想做一个平庸的守成者,儿臣想让雍国更强大,百姓安居乐意,儿臣想看到四方来朝,想创造一个盛世。”
“父皇应该知道,盛世之下,不管是君王还是臣子,亦或者只是民间风气,很多事情都会更包容,儿臣可以接受皇兄断袖,大臣们可以接受帝王後宫只有一人。”
“儿臣可以让女子们不必从一而终,若是有女子受到夫君欺压凌辱,想要和离时,能得到朝堂律法的支持,能有公正的官员为她们做主。”
“父皇,儿臣有很多很多事情想做,着实没有精力浪费在後院妻妾争斗上,请父皇莫再逼迫儿臣。”
昭德帝沉默良久。
殿内宫人们都垂头,屏息静气,不敢吭声。
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昭德帝深深看着晏苍,终于点头:“既然如此,朕尊重你的选择。”
“谢父皇。”晏苍行礼,“儿臣告退。”
昭德帝不发一语,就这麽看着他离开。
直到人都看不见影儿了,他才轻轻吁了口气:“徐宝忠。”
徐宝忠连忙躬身上前:“奴才在。”
昭德帝扯了扯嘴角:“朕不知该生气,还是高兴。”
徐宝忠忙道:“皇上自然是该高兴的,燕王如此有如此宏大的抱负,是雍国百姓之福。”
“若是在以前,朕应该生气的。”昭德帝像是没听到徐宝忠的话,“生气他们一个个都如此叛逆,朕的圣旨对他们毫无威慑力。”
他说着冷笑:“都说伴君如伴虎,帝心难测……你看看他们几个,有哪个把朕当成老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