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会前准备1989年3月路边积雪消散……
1989年3月路边积雪消散没多久,寒风凛冽变成春寒料峭,春日的阳光晒在身上却没多少暖意。
东三环的农业展览馆在国家轻工业部和商业部联合组织下开办——“89年全国服装展博会”。
开展前三天此处就已经车水马龙,工作人员带着红袖章吹着哨子指挥交通,展馆各处出入口来往着卡车丶轿车,但更多还是自行车汇成的车流。
会场外工人们正赶紧把红色横幅固定升空,会场内也是忙碌的施工场景。
大型会场空间被分割成不均匀的一块块空间,钢管五金件和说话声丶广播声混成一片,更让参展商们烦躁起来。
没想到展区是按照省份划分。
最核心和面积最大的区域毫无悬念留给了北京丶上海展商,紧接着的天津丶江浙等也毫不示弱,岭西省不出意外和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分到了边角。
这还不算完,各省展区内部展位也有说法,国营大厂和名牌厂家作为龙头代表又霸占了展区内部位置最好的展位。
“新兴”品牌们就自个找地方蹲着吧。
最後赶来支援的高大景带着男员工打扫刚刚搭设完毕的展位,说着展位其实就是用些五金钢管围个框架,主办方挂个布帘上去就交付给展商了。嫌难看?允许改装自己折腾吧。
黝黑男人扛着一卷临时采购回来的灰色人造毛毯铺在了地上,嘴里不忘安慰老婆:“最起码省内没什麽厂家来参展,我们拿到一个好位置值得庆幸。”
赵香梅扭头看见其馀几家省内参展商,大家都尴尬一笑。岭西省内来的几家参展商都是地方国营服装厂,他们带的东西就只有两个牛仔布包的样品,纯属下属卖主办方面子赶来应付出差。
“姐,我打听清楚了。”刘圆圆跑了回来,独自在外一个多月已经把这个有些腼腆的小姑娘改编成爽朗大姑娘,说话都带着东北碴子,“三号门那搭建了一个t台,每天定时安排服装走秀时间,十天的活动里每个品牌只能走一次秀,还每次不超过15分钟,媒体都会在那停留拍照呢。”
说完後小姑娘又压着嗓子低语:“模特队都是主办方统一安排,想走秀的要提前一天早上去主办方办公室排队登记,我看见有黄牛开始卖排队号啦。”
刘圆圆皱皱鼻子,显然对这种不正当竞争很不满。
空中传来一身叹息,赵香梅叹口气道:“执行原方案吧。”
来之前翘首公司员工已经在光秃秃的柿子树下和火热的坑边讨论了十几种参展细节方案,现在倒不至于万事临时抱佛脚。
岭西什麽最有名,自然是山水。
在艺术总监高某人的指导下,展位没有挂上打印劣质的墙画,而是用钢丝铁网做出不规则形状的山形放在“墙前”,用些木块和稻草填充其内,表面覆盖上一层厚厚的湿纸,再用图钉或者小铁丝把纸皮固定在表面,等到纸皮干透刷上不臭的黑绿墨水,一座座临时“假山”就这麽形成了,在放点缩小迷你版稻草捆和假草皮在四周,那个意境就出来了。
冬子蹲在一旁啧啧称奇,对艺术总监的审美稍微正面修正几分:“像是有点像,但是不能细看啊哥,细看像……”
像狗屎。
“啰嗦,这地方就没有会做这种的工匠不要挑三拣四,你们去找几块白色透明的薄纱盖上去,就和打了滤镜似的立马美起来。”
好在最後折腾下来也算回事,最起码让人看着品牌是下了真功夫的,一下把翘首品牌和周围来应付出差的厂家们拉开了距离。
赵香梅现在可没空检查什麽假山水田园,她被叫去了参展商办公室开会。乌泱泱的参展商代表坐满了超大会议室,听着主办方宣讲本次展博会的规矩。
参展商多为服装厂的销售人员,目前还是以国营大厂为主。
而买方也多为全国各地百货大楼的采购科人员,不过今年开始个体户采购方数量猛增,这些个体户一改以前小批量进货的特点所购货品数量增涨到让人不容轻视。
剩下的就是记者和来看热闹的普通市民,聪明的参展商都会力争最後两天把所带货物打折卖空再回家,这也促使大批量普通市民前来消费的冲动。
“同志们,为了便于主办方统计交易额,凡是在展位看中样品就记录下货号,最後到我们设立的办公室里签订合同,主办方就是你们的第三方见证人。我们这里有合同模板你们照着抄就行,小个体户或者市民来现场的零星购物数额统计则每日一报。最後,预祝大家每天开展顺利!”
掌声热烈响起,展博会的序幕正式拉开。
赵老板坐在做後一排面无表情机械式拍拍手,这个局面比她想象中更难展开。散会时她慢慢起身等着最後才出办公室,却没想到被人拦了下来。
一位文质彬彬的年轻业务员起身从会议室那端走过来友好打招呼,卷发女子虽有些疑惑还是先和对方握了手:“您好,请问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