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沧溟深深看他一眼,不再纠缠身份“老夫观公子登岛以来,对岛上粗陋机关颇多留意。公子可是觉得,此等微末之技,于齐国或有些许助益?”
姜青麟放下茶杯,迎视周沧溟,坦然道“岛主明察秋毫。晚辈确有此念。青云机关术巧夺天工,化腐朽为神奇。若能与齐国军器监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必铸更强军械,护我疆土,卫我黎民。利国利民。岛主一身绝学,若能出山相助,军器监必如虎添翼,功在社稷!”
周沧溟嘴角勾起一丝极淡难捉摸的弧度“功在社稷?老夫闲云野鹤惯了,受不得庙堂约束。青云之术,源于天地自然之理,用于守护一方安宁足矣。杀伐征战,非其本愿。”端起茶杯,轻吹浮沫,“不过…公子既是勉勉的‘恩人’,又言利国利民…‘璇玑阁’外厅藏书,公子若有兴趣,可自行翻阅抄录。能带走多少,带走什么,全凭公子眼力造化。至于出山…恕难从命。”
这已是极大的让步。姜青麟心中明了,郑重抱拳“谢岛主成全!晚辈定当善用。”
接下来的日子,青云岛成了世外桃源。
姜青麟履行承诺。
花大量时间沉浸于“璇玑阁”外厅浩瀚的书海。
泛着墨香与岁月痕迹的卷轴、图谱、札记,记录着青云岛数代人对天地至理、机关玄机的探索。
他如饥似渴地抄录,笔尖在特制纸张上沙沙作响。
他也未冷落周勉。
陪她在“千机坪”练暗器,看她灵巧身影在移动靶阵中穿梭,银针如星雨精准钉中目标。
随她潜入“百草园”,在云姨慈祥注视下,辨识奇花异草。
笨手笨脚帮她侍弄药草,常惹得她咯咯直笑。
更多时候,是在夜晚的“听潮小筑”。
海风轻拂,月色如银。
周勉拿出那只曾被捏坏的小银鸟机关,姜青麟用岛上精密的工具和材料,耐心细致地修复。
指尖稳定,神情专注。
周勉托着腮,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在月光下俊美沉静的侧脸。
情愫在朝夕相处耳鬓厮磨间无声滋长。
在开满“醉梦草”的崖边小亭相拥,看金乌西坠;在无人的洁白沙滩追逐,任浪花打湿衣角。
周勉靠在他肩头,轻声哼唱带着江南水乡韵味的婉转歌谣。
有时,姜青麟取出翠玉短笛。
笛声起,音色清越悠扬,旋律带着穿越时空的浩渺深邃。
时而如孤鸿展翅,悲鸣掠过苍茫云海;时而如潜龙低吟,在幽深渊薮积蓄力量;时而又激越澎湃,似金戈铁马踏破万里冰河;转瞬,化作绕指柔肠,缠绵悱恻如情人呢喃低语。
笛声在海天间回荡,与涛声应和。
周勉听得痴了,依偎在他怀中。远处“璇玑阁”高台上负手而立的周沧溟,也不由得微侧。
这日,姜青麟修复小银鸟时,变戏法般从怀中取出一个精巧锦囊,递到周勉面前。
“给你的。”眼底漾着温软笑意。
周勉好奇地打开锦囊,呼吸骤然一窒。
红绳系着的,非玉非石,竟是一枚暗银色的“机关同心结”。
由非金非玉的奇异金属丝绞缠而成,流转着星辰微芒,精密无比。
核心是两枚严丝合扣的镂空圆环,环身细密镌刻着青云岛的微缩图景——海浪礁岸、听潮小筑、璇玑阁顶,历历在目。
最妙在其互动一面,精雕着常德镇初遇——满脸煤灰只余灵动大眼的小乞儿,正将储物匣“还”给戴着平凡面具的白衣公子,画面诙谐。
非平面雕刻,细如丝的金属丝立体构架。
另一面,是两人如今的容颜——姜青麟剑眉星目俊朗非凡,周勉娇美灵动笑靥如花。
相依相偎,眉目传情。
色彩温润,在暗银底色衬托下格外鲜明。
核心机关的妙处轻旋核心圆环,两面的场景如走马灯般流转切换交融。
更妙的是,当圆环旋至特定角度对齐时,会出细微如海风轻吟般的悦耳机簧声。
这声音只有凑近才能闻见。
“岛上寻的边角料,夜里赶的。”姜青麟看着她爱不释手、恨不得立时拆解的模样,唇角弧度更深。“可喜欢?”
“喜欢极了!独一份的!”周勉用力点头,将红绳飞快绕过脖颈。冰凉的金属结贴上心口肌肤,一头扎进他怀里,“麟哥哥最好了!”
然而桃源时光终如沙漏流逝。
姜青麟心中的弦始终紧绷。
默算离藩地时日,离皇祖父“岁末前进京”旨意的期限已近。
岛上的安逸,怀中人的温暖,成了甜蜜的负担。
他知道不能久留。
这日黄昏,夕阳熔金。姜青麟立在听潮小筑露台,望着沉入海平线的红日,背影挺直。
周勉端着点心走来,笑靥如花。触及姜青麟凝重的侧影和沉滞的空气,笑容冻结在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