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的宅子,几十个房间,收拾得很典雅,小桥流水,假山、荷塘、亭台、花圃,样样齐全。
何安介绍,这处宅子,在整个延和坊,找不到第二家,主人家急售。
原来主人名叫严存,洛阳人,在汴京经营丝绸彩缎生意多年,家中银钱囤满,妻妾成群,就是无人生下一男半女。
今年清明节,因和友人在郊区踏青赏花,吃多了酒,回来后心悸而亡,一妻四妾为了争家产,打的头破血流。
正妻一怒之下,悄悄委托了何安,愿意将宅子卖了,换成了银钱回洛阳娘家。
因怕夜长梦多,急着出手,价钱不高,只要四千贯,家中所有家具、陈设全部留下。
云初把春明坊、延和坊两处宅子的房主、左邻右舍全都问了一遍,确定跟燕驰没关系,才放心。
云初和苏叶回去的路上,把马车停在汴河畔,两人边喝紫苏饮边商量着。
云初看中了春明坊的宅子,安静,隐私性强,里面上百种名贵花草,可以移植到空间内种植,也可以回收一些本钱,但是性价比确实没有延和坊严宅高。
苏叶倒是看中了严宅,和春明坊对比,面积更大,景观也不错,更重要的是价格实在是美丽。
几十间厢房,哪怕把宅子的一半租出去,每年也有四百贯的收入,十年本金就回来了,而且家具陈设挺新的,都是好木头打的家具。
云初对北宋末年汴京房价的了解,往后房价只会更高,通货膨胀。
苏辙晚年在徽宗年间,在汴京买了一套住宅九千四百贯,很普通的宅子,远没有今天看的春明坊、延和坊的宅子好。
这个时候的汴京人口大概有百万,汴京饭馆酒肆的杂役,一天的工钱差不多是两百文,街头商贩一天的平均收入也在两百文上下。
一个普通打工人至少需要一百二十八年不吃不喝,才能攒钱买得起苏辙那套房子。
没钱,宰相也不好使,也得租房。大文豪欧阳修润笔费很贵,但他开销大,也租房,他房子还漏雨,还写了一首诗。
云初让苏叶先保密,暂时不要告诉家里其他人,她过几日去买宅子。
忙完人参败毒散大单之后,苏叶继续沉迷她的话本子,回家的路上特意拐去买了几本新出的。
云初驾着马车,苏叶坐在旁边,一边抱着紫苏饮喝,一边细数她最近看过的话本。
“阿姐,前几日,我看一个话本子,嫡庶教,嫡子继承家里一切,庶子庶女没有任何家庭地位,以结婚嫁了高官、生了三个儿子为人生成功典范,连生五个女儿就是女人最大的失败。好像除了结婚生孩子、跟小妾斗争,家长里短,就没有别的事情了。苏辙大人家五个女儿,个个嫁的都是进士呢,可没人说他家夫人失败。”
“还看了一个话本子更有意思,说刚成亲的一对小夫妻,新郎一夜十几次。可怜的新郎,农户家的牛,都不敢这么使的。”
“皇帝爱一个女子,就让她当外室,作者写皇帝多么多么爱她呀。怎么会呢,本朝的皇帝,可是最爱哪个女子,想方设法都要让她当皇后,比如真宗的皇后,二婚,生不出儿子,借别人肚子生一个儿子给她,也要让她当皇后。”
“还有一个更奇葩啊,一个皇子爱上一个异国公主,灭了公主的国家,杀了她父母,公主的复仇竟然是自杀,让他失去她。这简直匪夷所思。”
云初:“”
大火烧铺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就着夕阳,周家人吃完暮食,各忙各的。
苏叶点灯,倒了杯金杏酒在一旁,看新话本,竹沥坐在她对面看他的草药集。百薇去找石榴和芳娘一起学刺绣,青木约了章持、叶开逛州桥夜市。
西浮桥沿街灯笼陆续点亮,一弯银钩挂天边,星子如棋。
云初站在铺子门口,正打算关门回房,忽然瞥见巷尾转角处有一个男子,低着头,光线有些暗,看不大清楚。也没细想,关了门就进入空间干活。
之前由于人参败毒散的大单,导致大面积草药被挖光,今天特意补种。人参种在荔枝等四种御花园果树下,四十亩地,每亩地种了一百棵。
各补种了十亩三七和甘草,谁让这三种草药最值钱。在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当然是捡贵的种植。
三斤以上的桃花鳜和鲈鱼,被捞的只剩下几条,剩下的全是孵化出来没多大的鱼苗。三斤以上的甲鱼也没剩下多少,剩下的都是拳头大小的。
短尾鹦鹉、红翅绿鸠、黑枕黄鹂、白寿带、青冠雀、红尾角雉、白鹇,陆续都下了六七个蛋,孵化出了幼鸟,各自找了鸟屋住下,甚至有的自己搭建了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