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从这边痕迹上动手,用镊子小心掀开一角看看。”
经验老到的研究员仅凭一点痕迹就能判断出棺椁内的东西。
有些甚至只需要简单的特殊手电一照,根据灯光映射出的痕迹,便能分辨出是何种材质。
队伍里就有这麽一位师傅。
他尤其精通各种文物玉器。
不管是名贵玉石还是普通的材质,只要经他看一看,便能精准判断出年代和年份。
甚至推算出某些类似的替代品。
这可不得不称赞厉害手艺。
赵师傅今年五十多,这年月差不多也到了退休的年纪。
但他早年做过些其他事情,手艺特别到被国家部门盯上,早早便被招安,如今在研究所工作二十几年,早就习惯了。
这次借调过来,一看杨主任招呼他。
忙蹲下来凑到跟前,几个手电一照。
立刻明了,“这不是玉啊。”
“什麽,不是玉?”
“对,这确实很容易迷惑,但看着透光度和材质,像是某种特别木材,看样式和规制,应该是专门设计的。”
说到这他沉默思考,周围的大家都看向他。
老杨面色沉重,同样凑过去看。
“来,掌灯拿上盒子,我拿出来看看。”
大部分能够完成拿出来的文物几乎都被他们妥善编号记录取了出来。
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服饰和其他意外情况拿不出来。
这块黑黑薄薄像是碎掉的凸起物就是如此。
经过简单用毛刷清理,表层东西没了。
但积年累月残存的油脂和肌理显然弄不了。
且这个地方经过他们判断,在千年变化中肯定经受过不少气候和环境变化。
所以一件材质不那麽经放的东西,显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尽管夏老第一看到尸体面容时欢喜大过震惊。
但随後看到的更多则是後悔和遗憾。
有得就有失去。
他们却耗不起!
“小心,小心,这一块也掉了。”
老杨和赵师傅两人联手,一人捡一小块才将那黑漆漆疑似玉的东西捡到盒子里。
赵师傅示意杨主任看。
杨主任低头仔细打量,检查发现这确实不是玉。
看材质偏向于骨制性的树木。
“这就奇怪了!”
“先登记上,编号751登记好。”
这就是说这是石棺出土的第751件出土物品;後期进行情况汇报时会轻松很多。
毕竟还有许多後期工作,需要研究员一一对这些文物进行来源考究和研究。
“接下来,大家小心。”
随着夏老一行人的到来,极大的改变了原有项目的进程。
使得再次熬夜加班的衆人,对于工作热情都积极了不少。
或许是看到了希望,大家的劲头尤其的高。
而是不是被小夏惦记的霍森,确是如他所想再出任务。
霍森带着一小队人,正快速行军赶路。
他们穿过一片戈壁沙漠,向着不知名地带前进。
饿了就吃点干粮果腹,水很少喝。
休息也是等行军十几个小时之後,在夜里挑时间休息。
没有人知道他们要去哪,没有人见过他们,只知道领头人拿着一份地图,向着某个位置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