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
罗墩子丶春芽和石头几个娃娃因为个头太矮便坐在第一排,别瞧他们个头不高,但娃娃们不管是声音还是成绩可都比在座的各位师兄弟要高。
学生们的双眸熠熠生辉,杨继宗感到无比欣慰。
今日他便要开始教孩子们如何在纸上书写各自心中的抱负。
杨继宗下晌给学生们上完课,布置完作业,就拎着篮子往村尾去。
他一走,就有学生忍不住小声嘀咕。
“老师肯定是去帮助赵老师去了。”
“也不知道赵老师能不能考上童生?”
罗墩子作为学堂里的第一名,又是几位老师公认的好学生,好班长,听到有人说小话影响旁人学习,当即拿起藤条朝着桌子啪啪啪打两下。
“安静!”小孩气势颇足。
一瞬间,教室内鸦雀无声。
这厢,杨继宗敲开了茅草屋的门,许氏冲着屋里喊儿子。
“婶子,我自个进去便成,这是阿瑶让我带给小福的鸡蛋,您明日煮了让他带进考场吃,还有这些糕点,放三日不会坏,别推辞,咱们都是为了小福好。”
杨继宗将篮子递到许氏手里,许氏眼眶一红,点头接下了。
赵小福在屋里背书,茅草屋不隔音,他早就听到了杨继宗的说话声,见他挑了帘子进来,当下站起身冲他道谢。
杨继宗看着两张木板床只用一帘相隔,赵小福盘腿坐在床上,床尾放着两口木箱,那木箱便是赵小福读书写字的书桌。
“别紧张,明日的府试一过你便是童生,今日来不是为了考你的功课,而是要再同你说说考场的规矩。”杨继宗坐在一旁细细为他解说。
进了考场不光是比才智,还有考生的心态,考生自身的状态等。
而杨继宗则是将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一一告诉赵小福,包括吃喝拉撒夜间如何保暖防火等。
赵小福受益匪浅,这天晚上显见的没有再点灯熬油至天明。
天还没亮,许氏便叫醒了儿子,为他准备好包袱,“儿啊,娘真的不能陪你一起去吗?”
赵小福看着亲娘满头白发将她抱在怀中安慰:“娘在家等我的好消息便是,我一定会取得童生回来的。”
许氏在儿子的怀里抹掉眼泪,“好,那娘就听儿的,娘送你去村口,看你过了石桥。”
等到了村口,母子二人望着那黑压压的人群以及沈家的骡车,皆忍不住红了眼眶。
“小福哥,我们用骡车送你进城考试,到时候再载着你娘回村。”黄冬生热情的上前接过赵小福的包裹,又扶着许氏坐上车。
乡亲们一手举着火把一手牵着自家的娃,大夥脸上都带着祝福。
“小福哥哥好好考,我们等你回来。”沈瑶冲着骡车上的赵小福挥挥手。
赵小福抹掉眼角的泪水,使劲儿摆动着自个的胳膊冲大夥回应,他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回来。
乡亲们喊得也愈发起劲儿,直接将上河村的乡亲们都给叫醒了。
杨继宗趁着岳父岳母没有察觉时,揽住沈瑶的细腰将她带离人群回到家中,很是吃味儿的将人抵在门後。
“咋丶咋啦?”沈瑶心肝怦怦跳。
杨继宗与她头抵着头,眼中有些不甘:“你叫他小福哥哥,叫我子安。”
“不是你让我叫你——”
杨继宗俯首以唇封唇,堵住了她的辩驳,直将人吻得软倒在怀里,听到沈瑶喊自个子安哥哥才心满意足的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