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3040(第24页)

3040(第24页)

苏轼趁势补刀:“不止哦,昨天我去了一趟小郎的住处,他桌上的《礼记》可是摊开了一大半哟,我悄悄地瞟了一眼,应当是背到……《礼运篇》了?”

李观澜倒吸一口凉气。

扶苏:“……”

够了!你们一唱一和是在讲相声吗!

曾巩却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显然,他也留意到了和范纯仁一样的问题。

但他是特招进监的贫寒子弟,没有后台,更难以插手国子监内部的事务,只好半开玩笑地提醒道:“赵小郎年仅三岁就能背完一本《礼记》,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能升到我们治事斋来了。”

扶苏乌黑的眼睛倏然一亮。

升斋……就是跳级吗?

李观澜夸张地叫道:“升斋?赵小郎,好歹给别的神童留下点发挥空间啊!”

其余人立刻笑成一团。

不过他们都看得出来,扶苏听别人夸他的时候,会很不好意思,就体贴地把话题转移到手头的饭菜上面。范纯仁落下筷子,不禁感叹道:“尝过了相国寺的夜市,再见膳堂,亦觉得‘由奢入俭难’啊!”

他多少理解了其他的官家子弟。颜回固然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但孔子门下三千弟子,也只出了一个颜回不是?

李观澜奇道:“范兄,你竟也有去相国寺夜市的一天?”

范纯仁身为一品大员范仲淹之子,作风却清苦得像个苦行僧。不仅不与其他官家子弟同流合污,反与他们贫寒学子交好。这在整个国子监也是出了名的。

范纯仁瞥了装鹌鹑的扶苏苏轼一眼:“只是兴之所至,便去逛了一逛罢了。”

至于这两人在夜市上摆摊大受欢迎的事,他一句也没提。范纯仁倒不在意什么商贾、什么贱役:还是小孩子,何须讲究那么许多?但他难保别人也是这么想。

他想起了什么:“对了,子固、观澜,再过些日子,监中就要成立一个‘膳食改善委员会’,你们若有兴趣的话,可以参加一二。”

苏轼:“我要参加!赵小郎也是。”

扶苏也难得主动开口招揽:“若子布兄、观澜兄也能来的话,膳堂变好吃就能指日可待了!”

“哦?”曾巩心念一动:“既然几位都发话的话,那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那也算我一个。”李观澜说。

曾巩,未来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必定很靠谱。作为他的友人,李观澜自然也不差。虽然说委员会会长强行要求是官家子弟,但贫寒子弟也要占据一部分的名额,不然委员会就缺乏了代表性。既然如此,肯定是靠谱的人塞进去得越多越好。

几人约定好了章程,草草扒完难以下咽的饭菜,就各自四散开了。出了膳堂之后,苏轼却偷偷拉住扶苏,附着耳朵问他道:“诶,你真的要那个么?”

扶苏:“……?”

什么?

“就是那个,升斋啊!”

扶苏小吃了一惊:“你看出来啦?”转念一想,如果是苏轼的话,看出来倒也正常。

“简直不要太明显好么?”

苏轼嘀嘀咕咕:“话说你真的要去吗?要去的话,那我也和你一起好了。经义斋每天都无聊得要死,还不如和范兄、曾兄他们待在一起有意思呢。”

尤其发现师长也是个一肚子坏水的,更让他觉得滤镜破碎,失望至极。

“而且……”

苏轼挤眉弄眼道:“好歹我也是七岁入监,在你前面出过好一阵风头呢。怎么也不能落后对不对?”

扶苏:“你就不怕别人恨你呀?”

就像李观澜说的一样,他们俩太超模,就会让别的神童无路可走。

以前七岁的小孩,会背个《三》《百》《千》就算很了不得,现在标准一下子拉高到了《礼记》,还得会写诗。

真是卷煞人也!

苏轼:“怎么会呢?你才三岁,要恨也是先恨你才对!”

扶苏:“……”

就,无话可说。

大宋的神童们,我对不起你们。

“而且不遭人嫉妒的才是庸才吧……哎哎哎,赵小郎你要去哪儿啊?”

扶苏头也不回地走向另一边:“去找被人嫉妒不被报复的办法。”

“找到了别忘了告诉我啊——”

“……噗。”

扶苏虽然没回头,白糯糯的脸却绷不住,自己先笑了出来。

他虽然不是真的去找方法,但也差不多了。他的目的地,是那位国子监仅剩的人脉,朝他打听一下这位王先生到底是何方神圣-

梅尧臣一见到扶苏,就抱以奇异的目光。刚要开口说点什么,就被扶苏果断打断了施法。

“梅先生,我没背完整本《礼记》,只是背了《大学》一篇而已。《礼记》那么长,我一节课哪里背得完?”

被预判的梅尧臣欲言又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