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收集完大家对膳堂的意见。”
苏轼捡着几样能说的,同赵元俨聊了起来:“有的人说想吃羊肉,但我也不知道国子监的膳堂会不会烹?万一很难吃可怎么办?”
他实在对膳堂的水平没信心。
他忧愁地看向自己碗里:“也不知道今日的清炖羊肉,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吃了。”
“这又有何难?”赵元俨立刻说:“让王府的厨子去一趟国子监的膳堂不就好了。日后你就不愁吃不到。”
“诶?!”苏轼讶异出声。
赵元俨沉声道:“就当做是老夫答谢你二人上门的一番心意吧。”
要知道,现在远远不及后世互联开放。美食菜谱是私藏、是财产、是贵族的底蕴象征。譬如濮王妃家的糖渍山楂,是看在扶苏的面子上才肯送的方子。清炖羊肉是大菜、硬菜,一个白身的国子监学子随口感叹一句,八王爷也能说送出菜谱?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苏轼寻思着自己画的、扶苏送出的那幅“松鹤延年”也不至于那么大魅力吧?忽见赵元俨十分和气地对着他的好朋友赵小郎笑了笑。
哦,原来如此。
苏轼福至心灵般明白了许多。
怪不得,怪不得赵小郎对于去八王府这件事比他还积极呢。也怪不得八王爷明明气势威重,却对赵小郎态度和蔼得不像话。
小萝卜头一哭,小郎立刻就能哄好,除却他本身的因素之外,还有血脉亲情在作祟吧?
他们还都姓赵。
那方才,赵小郎对他欲言又止是在……?
一定是为了坦白身份,对吧?
苏轼觉得自己明白了一切——
作者有话说:快住脑——前方是深渊啊——
话说回来这是扶苏的第几个爹了来着……
对了,改了个下本的文名文案《皇位是不可以变成妻子的》,求求大家看一看收一收助力主播下本能顺V吧[爆哭][爆哭][爆哭]
谢遂宁生得皓质呈露,自幼被钦点为太子妃。
十六岁那年进宫请安,她匆匆瞥见一抹明黄色身影。次日宫中就传出圣旨,宣她入宫……做皇帝的妃子。
谢遂宁:“……”也不是不行。
太子妃要等皇上嘎了,还不一定能当皇后呢,她现在是皇帝直聘,努努力说不定能直接当皇后。
于是人人皆知,兴庆帝逢花解语,视谢贵妃如袖中明月、如冠上宝珠。一年后,又亲手为她戴上凤冠。
皇后宝册在手,身边的人似乎嘴上都沾了蜜糖,说话一个比一个好听。
“愿以此身托与娘娘,虽九死亦未悔。”
“孤一生得一知己,足矣。”
“你知道的,陛下那种人,愿授权柄于你,便是爱极了你。”
——但那又怎样?
当个皇后就有这么多人巧言令色,谢遂宁不敢想象,枕边人的日子该有多爽。
她下定了一个决心。
在体内熊熊业火未燃尽之前、在足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之前,在登临万人之上之前,谢遂宁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至死方休-
沈濯见到谢遂宁的第一眼,冥冥之中就有一个预感:或迟或早,此女将会倾覆大昭王朝。
她会是蛊惑人心的妖妃,还是弄权作乱的太后?
于无声处,沈濯百般提防。
但预感仍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成真。
因为他,成为了跪倒在女帝的巍巍冠冕之下,站在满朝文武之首,带头山呼万岁的那个人。
——
1。女帝文,女主身上插满箭头。
2。有古早玛丽苏,有恨海情天,有官制大杂烩下的权谋,有种田基建强国,主打一个啥都有。
第44章第44章“姐姐”喊成“结界”,……
一顿便饭吃到了最后,苏轼有一种强烈的饱腹感,也不知道是被美味的请炖羊肉,还是他刚吃到的瓜撑的。
苏轼自认为是后者。
尤其是在他一双慧眼“看破真相”之后,八王爷和赵小郎越来越少的眼神交流,都佐证了他的猜想。
那一刻,苏轼的脑海里想了很多,什么血缘疑案恨海情天的泼天狗血剧情都出来了。连后世广为流传的“狸猫换太子”的剧本都要甘拜下风。
他甚至油然而生出一种使命感:一定要帮他的友人保守好秘密!
扶苏发现,午膳进行到后半段,苏轼的脸上开始挂上了谜之微笑。酒足饭饱之后,八王爷提出送他们出府,并每人送上一笔谢礼,苏轼却不见得十分开心,反而意味深长,偶尔又显得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