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顿时明白了:“棉花?”
扶苏:“对!”
他一开始就是因为棉花,才生出科举进取之心的。现在能自己选官,当然不能错过机会!
富弼和欧阳修不知这对天家父子在打什么哑谜,面面相觑。仁宗也不吝于为他们解惑:“是肃儿发现的一种新作物。其轻便、保暖远胜于芦花、麦秸,使人冬日尤胜春朝。”
芦花、麦秸正是当下的宋人往冬衣里塞的填充物。其保暖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大宋每年的冻毙人数居高不下,更遑论北边的辽国。
富弼、欧阳修震惊不已。自他们认识扶苏以来,数不清多少次露出类似的表情了。原以为自己该有抗体的。但成王殿下依旧一次又一次刷新他们的认知下限。
富弼紧紧捏着袖口,喉咙滚动了两下:“原来,殿下所言之策,并非空穴来风。”
他有心再说点什么,但那对天家父子根本不给他机会,三言两语就商量好了去处。
旋即,一丝期待又不怀好意的笑容蔓延上了仁宗的脸:“方才富卿说,人尽其用,不能算私心,那么这个呢?”
他打了个响指,几个内侍便推出了一顶硕大的木质轿子。这顶轿子和普通的轿子不同,它是四面露天的。周遭之人,可以轻易窥见内里乘坐者的真容。
“……”
一丝不妙的预感,攀上了扶苏的心房。他问道:“这是干什么的。”
“当然是为了给状元游街用的。”仁宗说道:“朕因知状元郎年幼,身量尚小,恐怕骑不得高头大马。又不忍心他错过一生一次的风光时刻,特令有司赶制出这顶轿子。赵小状元,你是要人抬?还是要马拉?朕都能帮你安排。”
扶苏:“……”
扶苏:“…………”
“官家!你别以为我听不出你在憋笑!你就是为了整我吧!对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早知道不当这个状元了。”扶苏有气无力地说道。
却被范纯仁无情指出:“赵小郎,你春闱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
“我是真心的。”
“快别说了,你这话太惹人嫉妒了。当心你后面的士子看你不顺眼。”
“……后面吗?我只听见苏轼在狂笑。”
范纯仁“呃”了一声:“我好像,也听见了。”
扶苏和范纯仁齐齐回头,果然没听错。苏轼正混在二甲进士的队伍里,指着他那顶可笑的轿子,发出不客气的狂笑声。见两人齐齐看过来,他顿时笑得更猖狂了。
扶苏忿然不已:“切!才区区十三名,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范纯仁没敢说的是:……因为那顶特制的轿子真的很好笑啊。配上赵小郎生无可恋,心如死灰的表情就更好笑了。
但换个方向一想,赵小郎如此惹得官家厚待,就连在殿中御前奏对的时间都是最久的。奏对之时,也不知小郎是如何表现的,官家的朗笑之声甚至传到殿外极远处,让他们等待的学子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真的不会有人因此嫉妒上他吗?
范纯仁有心提醒扶苏行事低调,却被身边的一人掩面叹气声打断。
“犬子无状,让二位见笑了。”
犬子?范仲淹肯定不会在这。
所以是……
扶苏不可置信地问道:“你,你是苏轼的阿爹?你就是苏洵?”
苏洵不好意思地承认了:“是。”
范纯仁:“他们是友人玩闹呢,您不必有心。”
曾巩也说:“是啊是啊,我们时常看到苏小郎、赵小郎一起打闹的。早就习惯了。”
他们同为一甲前五,进士游街时被分配到了第一批。除去扶苏以外,第二三四名分别为苏洵、曾巩、路人甲、范纯仁。
扶苏不禁咋舌:真是卧虎藏龙啊……
他心中不由得祈祷了起来:希望等会儿夸街的时候大家能少看他,多看自己身后的那几位。都是唐宋八大家级别的大佬啊,真正的文曲星下凡,拜他们总没错,别拜我,别拜我……
奈何总是事与愿违。
当内侍提醒他们可以上马迎接百姓欢呼的时候,扶苏不情不愿地走上了轿子。轿子过一个街头,人浪的欢呼声如海啸般瞬间向他们铺天盖地地涌来。而他们欢呼的对象,都是同一个名字。
“神童!”
“小状元!”
“赵小状元!”
“状元!我要生个你一样的儿子!”
“滚!状元是我儿子!”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87章第87章不是状元,是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