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110120(第1页)

110120(第1页)

第111章第111章范仲淹:该配合你掉马……

吃席,尤其是吃官家的席,对朝廷的很多人来说并不是件好的差事。纵使宫宴珍馐盛满桌面又如何?谁都知道吃吃喝喝并非重点。

……真的是这样吗?

有得了前辈提点,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小官们看到上的菜都惊呆了。怎么和你们提点的内容不一样啊?官家他真想让我吃好喝好啊?再偷瞧提点他们的前辈们,一个个眼珠子恨不能也粘在桌上,顿时释然了不好啊。

但其实,官家也没料到。

宴席的内容和膳房的权限,他是全部放给了扶苏,任他折腾的。但作为主食,土豆又能美味到哪里去呢?充其量也就和大白米一样吧。结果他到场时,被迫不及待冲入鼻腔的香气吓得顿住了脚步,愣了一下才入场。

坐定后,他往扶苏的方向遥望了一眼。见后者正捧着下巴、会心微笑。知晓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心下顿时安定了不少,开始打量起自己桌上的几道菜色。

打量着打量着,他不由露出讶色:“宗肃,这些莫非都是由土豆做成的?是你在城外所说的做法么?”

“都是由……土豆做成?”

“怎么可能呢?”

宴下有人发出惊呼声。定睛一瞧,竟是那位张尧佐——张贵人的伯父、阻挠庆历新政的主力之一,也是当初试图挑拨赵小三元和成王殿下的狠人。

自那时候起,张尧佐便以为和赵小三元明牌撕破脸了,言语之间从不吝针对。前几天的出巡他也一同去了,还和左右蛐蛐了一番官家优宠过度。可惜官家那天没给他开口的机会。这次好容易逮着了,他第一个跳出来质疑,与此同时还扬了扬下巴。

哼,倒要看你如何接招。

但实际上……扶苏连他是谁都不记得。倘若讨厌你的是乌泱泱低饱和度的一片,你会记住每个人的脸吗?

更何况,以扶苏的做事风格,他说出的话哪一句是被打脸过的?有时候真不明白,为什么有时候这些人一次又一次吃了亏,还要前赴后继地找他麻烦。

不过,这句户倒给了扶苏台阶。他站起身来落落大方地说:“既然大家心中有疑虑,不若我来介绍一番?”

官家立刻拍了拍桌案,发出声响:“站上来讲解,好让大家看得清楚些。”

群臣立刻交头接耳,说起了小话。

唯独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三人垂手端坐在桌案前,一语不发,只互相交换了个眼神,带着点看透一切的优越意味:看我们料中了吧。官家果然有那个想法。

君王身边的位置有谁能坐?

即使最宠爱的臣子也不够格。那是象征天家的地盘。除了皇后,唯有储君能坐。

官家暗示的意思很明显了。范仲淹扫视了一圈周遭的官员们,站在智商高地上无比心累地叹了口气:唉,怎么没一个看出来的呢?

眼红蛐蛐成王殿下到底多受宠,到底有什么意义?再不久,你们都得给他行礼。

官家却表示无辜:我真的只是担心肃儿的小身子太矮,众卿们看不到他的表演,给他个好发挥的舞台而已。

待到扶苏走到了上首,无比自然地站在官家身边,官家甚至还让了让给他腾了个位置:“现在诸卿都能看到,赵小三元,你可以讲了。”

“那我就开始啦。”

他先指了指摆放在桌子最中间的硬菜:“东坡肉炖土豆。”

“炖土豆朕知晓,这东坡肉……是什么?”

扶苏一本正经地解释:“是我梦中见到的老饕指点我做出来的菜。那老饕他自号东坡,我便借用了他的名号命名了这道菜。”

说着,他还不着痕迹地往下首一瞥。

正对着满桌子好菜默默咽口水的苏轼疑惑地抬起头来:是错觉吗?赵小郎好端端的介绍菜品,突然看他一眼是什么意思?

不会是为了记住我的窘态,事后过来嘲笑我的吧?苏轼思及于此,立刻正襟危坐了起来。只眼神还沾在菜肴上久久不能离开。

不过因这一出意外,他到底把扶苏胡诌的话听了进去,也把老饕“东坡”的名号记在心中。以后每至一地,他都要寻访本地的老饕中有没有一位名叫“东坡”的先生。

至于苏他慕“东坡”其人却难以觅其踪迹,故而自号为“东坡居士”以示纪念,就是后话中的后话了。

此刻,苏轼只在心里念叨:别惦记你梦里的老神仙了,快点开饭啊,我好想尝尝味道。

和他一般心思之人不在少数。

官家惯常就十分善解人意,边接过扶苏给他夹了一大筷东坡肉的玉碗,大手一挥:“众卿也不妨尝尝味道如何。”

当即就有人不客气地挥筷而下。夹了一块入口后,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苏轼更是直抒胸臆:“好吃!”

土豆炖得粉糯无比,又吸饱了东坡肉浓油赤酱的底汤。一送进口中就立刻化开,在唇齿间留下肉味的回甘。所有对主食有偏见、觉得土豆寡淡而平平无奇的人,都被这一口打了脸。

至于东坡肉本身,更是浓红透亮、肥而不腻,卤香扑鼻。脂肪的软嫩和瘦肉的嚼劲中和,与粉沙的土豆是截然不同的口感。

作为宫宴上的硬菜,含金量十足,一点儿也不跌份。

就连吃惯珍馐的仁宗,也眼前一亮,把扶苏给他夹的菜全吃掉了。扶苏露出甜甜的笑容——这是他出的食谱,官家爱吃,就好像他也被认可了一样,怎能不开心呢?

“官家,你多吃点。”

他又舀了一大勺,放进官家的碗里。

官家哭笑不得,无意识中说漏了嘴:“肃儿你莫要管朕,众卿都在等你介绍下一道呢。”

叫赵小三元为“肃儿”啊……百官的心情又微妙了。但吃人的嘴短,他们吃了赵小三元的好东西,不再好说什么,于是默契地装作没听到。

唯有范仲淹等三人再次交换眼神:肃儿都叫上了,演都不演了。看来官家是真的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