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120125(第11页)

120125(第11页)

官家听完后,捋着胡须感怀不已:“能得一关切他之知己,亦是肃儿人生之一大幸事啊!”

“罢了罢了,反正这次要往云州送的物资也不少,一封信不费什么运力。苏轼想写信,就给他捎上吧。”

范仲淹深深地看了官家一眼:“您居然同意了。”

仁宗疑道:“朕为何要不同意?”

“而且,肃儿一人孤身北去他国之境,远离父母亲朋,心中难免惶恐不安。能让他看看友人的字迹,知晓千里之外有人牵挂自己,也可聊以慰藉——范卿,你敢保证,你递给朕这封信的时候,难道不是这样想的吗?”

范仲淹:“……”

范仲淹:“…………”

居然,心思被官家完全看透了!

仁宗笑眯眯地伸出一只手:“交出来吧——别跟朕说,你没给肃儿写信。”

范仲淹默默地从袖袋掏出一封信。

“这才对,范卿,你可是他师父!”

两封搭顺风车的私人信件,跟随着钱粮无数被运进云州时,扶苏正在忙得团团转。官家等人料想中的“孤身入北”“凄清寂寥”的情形并没有出现。

本来就是嘛,在扶苏两辈子的观点里,云州都是华夏的固有领土。什么“入北”?那叫去北方出了个差!

想念亲朋家人也有一点儿吧,但也有限。因为他现在实在太忙了!酝酿个人情绪只有在睡前才能挤出一点时间,还没酝酿多久呢,就又被困意一脚踹进了黑甜梦乡里。

自从蜂窝煤日产一百零三块之后,扶苏就下令让士兵们敞开了臂膀建厂房。黄泥塘被挖得近乎见底,连片的厂房拔地而起,许多人里外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烟囱喷吐日夜不歇。

蜂窝煤本身,也像流水般产了出来。

但他们刚出现就很快被瓜分掉了。扶苏也是没有办法,因他下令用一筐煤换一筐土豆,于是本村的、隔壁村的、隔壁镇的……凡是听到传闻的都来一探究竟,然后抱着一箩筐的土豆意满而归。

他们收获满满地回去之后,再向自己的乡亲们宣传一遭,于是越来越多人涌向了扶苏所在的村庄。须知在云州,煤炭矿场不是仅仅一个村庄有,石炭更不是稀罕之物,换来的土豆却够全家人十日的温饱。

这买卖简直太合算了!

但这样下去,问题很快出现——扶苏带来的土豆快不够了。

五百人精兵,还都在干夯房子团煤球之类的的力气活,一顿饭消耗的粮草就是个天文数字。扶苏当然不能亏待他们,留下了足数的土豆后,看着库存只好更改现行的规则。

一筐石炭,换半筐蜂窝煤。

按照发热效率来算,蜂窝煤的效率是普通煤炭的三倍。算起来还是村民更赚,但扶苏代表的大宋这边也能结余许多,属于双赢局面。

但听说奖励不是土豆后,许多人就兴致缺缺,不愿意再来了。但也有换过一次蜂窝煤的村民,觉得这玩意儿十分好使,比石炭好用多了。原料和产出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但扶苏却觉得不满足。

吴家村稳定了是好事一桩,但云州又不止一个吴家村有煤炭。他想去别的地方转一转,发掘矿场、盖立新的蜂窝煤的厂房。可惜土豆的数量不够,对外地的百姓没有吸引力,新地图就开发不了。

所以,大宋送来的这一车物资,就成了雪中送炭之物。

当扶苏看到一整车的布料时,乌莹莹的眼睛正在发光,激动得快要哭出来。仿佛无数个蜂窝煤厂房再对他招手。

“这是官家……给我的?”

他一个个地咬着字,向来使确认:“都是给我的,不,应该说是给云州的?”

“没错,殿下,您已经问了三遍了。”

负责押送物资的,也是扶苏的老熟人了。从国子监时代就一直跟在他左右忙前忙后,导致跟他和官家都十分熟悉的内侍怀吉。这一回,负责南北物资押送时,官家立刻就想起了怀吉,觉得让他来押送最合适。

“太好了!”扶苏一边差点跳起来,一边拍了几下怀吉的肩膀:“怀吉,我就知道,你起了个好名字,你一来我就会等到好运的。”

即使是唯物主义者,遇到“久旱逢甘霖”之事也会忍不住迷信一下的。

怀吉抿着嘴,腼腆一笑。

他比扶苏年长三岁,现下实岁十一。寻常男子在这时会遇见所谓“青春期”,长痘、变声、遭遇许许多多的尴尬。但他因身体之故全然没有相关烦恼,唯独身子开始抽条了,整个人清伶伶的,冠玉般的面孔等比例放大,依稀可见未来美男子的轮廓。

扶苏端详了片刻,不太高兴地瘪了下嘴:未来的妙悟因梁怀吉与夫君闹翻,倘若当事人是这张脸,也很有说服力了。

“对了,妙悟近来如何?”

梁怀吉懵然抬头,瞪大了眼睛:“小的近来未曾见过大公主殿下。”

他原本是妙悟的人,但自从充当了国子监信使之后,所属单位就成了官家的福宁殿。后面更经常被官家派着,在他和太子殿下之间传话。和公主之间的交集渐渐少了。

梁怀吉心思玲珑,很快意识到扶苏面上一闪而过的不虞因为什么。他悄悄后退了半步,语气张皇道:“小的近一月来,都未曾见过公主殿下之尊容。不能回答殿下的问题,请殿下恕罪。”

扶苏:“……”

等等——我不是那意思啊——

他苦瓜着一张白乎乎的脸,张了张小嘴,只感觉自己解释不清了:总不能说怀吉你误会了,我支持你和公主搞到一起去吧?那像什么话啊?

场面竟一时被架住了。

还是怀吉善解人意,从怀中郑重地掏出几封信来:“此乃太子殿下之师友来信,请您慢慢看,小的盯着他们清点物资去了。”

扶苏手中捏着信,只能看到怀吉匆匆的背影。他低下头来,信上署着的几个名字让他郁闷的心情稍稍纾解。

官家。范相公。还有苏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