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120125(第7页)

120125(第7页)

扶苏振臂一挥:“快多加盖几间厂房啊!”

无论北面南面,都下起了鹅毛大雪,无数人都在等着取暖呢!-

大宋,皇宫。

官家近来最爱待的地方有两处:一个是室外的高处,一个则是坤宁宫。

许多人暗中观察官家动向之人疑惑不已:怎么回事啊?官家和娘娘的看不对眼已有快二十年。即使生下嫡子兼太子两人,也从无修复关系的志向。太子也对父母之间的冷淡不置一词。

怎么人到中年,官家又对娘娘热乎起来了。

曹皇后本人对此的评价是:“官家,你就别特地来看我了。肃儿倘若给我寄信,也必然经历你之手啊!”

她甚至双手一摊,表示自己一无所有。

仁宗讪讪一笑:“朕这不是关心则乱么?”

他上一回和儿子分别日久,还是肃儿铁了心思去国子监读书的时候。但那次是国子监,这次可是境外的云州!两次的性质能一样嘛?

奈何云州路远,信件只能随着军报一起寄回来。但官家拆了好几封狄青的捷报,都没看到自己儿子报平安的信件,难免有些着急。

他日盼夜盼,终于收到了儿子的来信。迫不及待将之打开,看到儿子熟悉的笔记,连日的忧心才终于如落地的大石般卸了下来。

仁宗长舒一口气,专心看起了内容——

官家,阿爹,我这次去云州有大收获!竟然发现了一整个露天的石炭矿。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种精制石炭的法门,可以让它三倍放热于木炭!您信不信?整个大宋的生火取暖都可以靠它啦!

仁宗倏然一惊:三倍?什么概念?一支军队只用带三分之一的燃料,行军速度会比原来快多少?一口锅用三倍的燃料,又能烹熟多少人吃的饭?

仁宗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倘若肃儿所言为真,此物于军于民都是一大利器!

他拍了拍起伏的胸口,聊作平复,又继续往下看了下去:可惜啊可惜,为了激励当地村民收集煤炭,我发了好多土豆差点破产,只能寄回来一部分蜂窝煤往大宋卖,贴补一下军费了,官家您一定要帮我啊!

我寄回的这一批蜂窝煤,可是崭新的“云州制造”,也是大宋收复十六州的首批战利品、纪念品。其脊背上还雕刻了各种精美花纹,纪念意义非常!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官家,你帮着给宣传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强调我上面写的那些重点啊!——

作者有话说:日六DAY4[撒花]

第123章第123章谁问你名字了?

仁宗读了这信,简直满头雾水。

什么石炭?什么蜂窝煤?什么“云州制造”?什么纪念品先到先得?

他伸手招来身边的内侍:“你去把太子殿下捎回来的东西带到福宁殿来。不,不用了,放在哪儿?朕亲自过去看一趟。”

内侍应道:“回官家的话,殿下捎来之物全都在外面放着呢。”

“那正好,朕这就去一探究竟。对了,你去一趟坤宁宫,把皇后也唤来。”

曹皇后她到底是肃儿的母亲,也是日夜里牵挂惦记着儿子的。仁宗还有个没说出口的想法:肃儿写的东西他实在不懂,多个人就多个出主意的,万一皇后能领会一二呢?

曹皇后原本还在疑惑呢?好端端的,官家缘何召见她?一听“太子殿下”几个字,立刻提起裙摆转身就走。

待她匆匆赶到福宁殿时,只见一堵黑漆漆的墙壁,高大巍峨,立在福宁殿的正门口。在那堵极富有压迫性的墙壁之间,连站在前面的官家都显得格外渺小。他唇角绷紧,紧紧地盯着那堵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官家,这是?”

“肃儿捎回的云州特产,名叫蜂窝煤。”

官家从墙壁的边缘取下一块黑漆漆的圆柱,放在手中上下掂量、仔细端详之时,曹皇后才意识到,原来那黑黢黢的墙壁是由这圆柱垒成的。也对,如果不是占了“肃儿”俩字,天子又怎会让这毫无美感可言之物横刀立马、影响宫容?

曹皇后也取下一块,手中掂了掂,才发现其切面是大小和间距都相若的孔洞:“难怪叫蜂窝煤呢,倒是贴切。”

官家猛地一个抬头:“皇后,你……”

曹皇后:“官家何事?”

官家嘴巴抿紧,不肯说话了。他总不能说自己没见过蜂窝,曹皇后点破前根本没参透“蜂窝”两个字何意。原来就是单纯的像啊。手往怀中一掏,扶苏的信纸递到了他母亲的手里。

曹皇后从善如流地接过,端详了良久后,倏然扑哧一笑:“原来肃儿是缺钱花了,想以此物从达官贵人的手中赚钱呢……”

这一套话术她很熟啊。作为富得流油的武勋后代、后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曹皇后的闺阁时代也是跟其他淑女们攀比着过来的。虽然并非她自愿。身为半个参与者、半个旁观者,曹皇后最清楚“绝版花纹”“限量”几个词的吸引力。

而况,冬天是人人都要取暖的,十六州是大宋上下立志要收复的。这巴掌大的蜂窝煤,远比闺阁女子之物市场更大。就算攀比,也不至于落下个坏名声,说不得还能向朝廷表忠心呢。

肃儿这一招太狠了。

官家:“……”

原来是这么个意思啊。

不好意思,他自幼生于宫中,衣食住行都是给什么就用什么。一说起“攀比”、“斗富”只能想到史书上的王恺、石崇身上。他压根没想到,短短几行字藏着那么多门道。

仁宗和曹皇后做了近二十载夫妻,早没什么死要脸皮的包袱,当下不耻下问地请教:“以皇后之见,朕当如何处置这些蜂窝煤呢?”

“还是先看看,它到底有没有肃儿所说的神异之处吧。”-

膳房今日有大人物驾临。不是一位,而是整整两位!

吓得膳房总管腿都软了,险些当场跪下:他犯了什么弥天大错,惹得这两位亲至啊?一位官家,一位娘娘?到底哪道菜惹了他俩的舌头?

主管把平生做过的菜都想了一遍,还是想不出答案。但很快他就不用想了,官家和娘娘依次走进他烟熏火燎、各种菜味儿弥漫的膳房,就不客气地把他赶了出去,只留一两个内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