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扶苏穿成宋仁宗太子喃喃果笔趣阁 > 130135(第1页)

130135(第1页)

第131章第131章以一己之力,拉高录取……

上一次苏轼瞒着自家爹,偷偷追随太子一路追随到云州,狠狠挨了一顿父亲的打,直到现在他的屁股还隐隐作痛着。有了这个前车之鉴,苏轼学了乖,下定决心后,乖乖地跑到苏洵面前,和他说了一声。

“不行。”

苏洵冷酷无情地拒绝了。

“为什么?”苏轼立刻表示不满:“可我想去,这比在朝中当官好玩多了!自由多了!”

“难道你入仕就是为了好玩的?”苏洵先怼了一句:“而且云州乃是三国边界,辽军夏军随时挥师南下。你说的好玩、自由,难道是被兵临城下之时,才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好玩?自由?”

苏轼不说话了。

但是做父亲的怎会不了解自己儿子?苏洵一看到苏轼的大眼睛骨碌碌转,就知道这小子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估计又故态复萌了,想着先斩后奏呢。

到时候,朝廷的调令一下,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也奈何不了他。

苏洵冷笑了一声:“你趁早打消了这个念头。若是执意要去,你爹我也去报名。朝廷不会容许父子同官。”

苏轼愣愣地张开嘴:怎么还有这招?

他突然又想到另一种可能性:“万一,万一朝廷没录用我,反录了阿爹你怎么办?”

“那便听从朝廷的安排,收拾收拾行囊去云州吧。”苏洵凉凉道。

这怎么行!

刚才说一百遍都过耳不入的话,什么云州苦寒,什么辽军南下……一股脑全涌到了苏轼的嘴边。他张口正欲劝说,忽然晃过神来,劝了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

苏轼尴尬地挠了挠脸,他不知该怎么阻止苏洵,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突破阻挠。就在这时,一道轻揉拉扯的力道从身侧传来。原来是阿姊苏轸在扯他的袖子。

姐弟俩对视上的瞬间,苏轸对苏轼轻轻摇了摇头,做了个口型:“让我来。”

自家阿姊肯定是站在自己这边儿的。苏轼十分痛快地让出位置来。他的心中十分好奇,阿姊准备了什么话术,让他有信心说服寸步不让、冷酷无情的阿爹呢?

苏轸盈盈地开口,第一句话就是石破天惊:“以女儿之浅见,云州虽然现在是宋辽边界,战线最前锋,但很快就不是了。”

苏轼和苏洵先是一愣,再细细一想她话中的意思,都沉默了:还真是!云州收复得那么轻松,朝廷肯定会一鼓作气地往下打。周边的朔州、应州、武州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到了那时,云州就不是战线最前,危险系数大大降低。

苏洵阻止苏轼的最大前提就是云州危险,没了它,其他的都是毛茸茸的小问题:“若说云州苦寒,可阿弟他亲自前去,活蹦乱跳了一圈,也未见得有什么不适。”

还能结结实实挨一顿打呢!

若他真生病了,阿爹怎舍得下手?

“其实,我还是吃了点小苦头的。”苏轼插嘴道:“不过幸好云州的蜂窝煤用不完,我感觉比汴京的冬天还暖和。”

“难怪,那就再好不过了。”

姐弟俩一唱一和,苏洵的脸色渐渐铁青。可他们苏家家风如此,谁辩论赢了,谁才有资格说话。苏洵清晰地知道,自己不慎被女儿抓住了马脚,彻底落入下风。

他头疼地摆了摆手:“勿要让人觉得你是借了太子殿下的东风。”

苏轼欢呼一声:这就是同意的意思:“阿爹您放心吧,就考试这一件事上,我苏子瞻从小到大还没怕过谁!”

他欢天喜地走出了书房,一路上连声对苏轸道谢:“还得是阿姊你呀,连阿爹都能说服。嘿嘿我终于可以再去云州啦!”

苏轸眉眼弯弯:“恭喜阿弟得偿所愿,考试可要好生加油。”

“不过,云州……有那么好看吗?让你回了汴京还念念不忘?”

“当然了。”苏轼即答道。不过他猛地意识,到苏轸的这个问题,并非真的在意云州的风土人情:“待我考试通过后,一在云州站稳脚跟,就立刻写信回京把阿姊你接来。到时候,你一定要亲自看看!”

——

相似的对话,还发生在濮王府。

濮王看着行礼的赵宗实,一脸严肃:“十三郎,你果真要去么?”

赵宗实维持弯腰的姿势,中气十足:“是,儿子心意已决。”

王妃则一脸纠结之色:“可是十三郎,你身为宗室子,身上本来就有官衔啊。”

“太子殿下业已说了,凡是相符合的品级以内,有官无职之人皆可报名参加考试。并未说宗室子就不能去。”

这相当于钻了规则的空子。但是赵宗实钻的角度又十分刁钻。好比家里有荫蔽做官的名额你不进,非要说自己要科举入仕,硬着头皮考一样,不是一般人的脑回路。

“我不是那个意思。”王妃提高了声音。她正是在为赵宗实的脑回路着急:“你是你阿爹的孩子,又和太子殿下做过同窗,未来谁也不会短了你什么。何苦去云州喝西北风呢?”

可是五年前,他还是个在资善堂中无名无分地借读,官家不问,亲生父母只当他死了,影子似的人物。

赵宗实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他在资善堂的藏书阁中借阅,不慎冲撞了太子殿下。他一眼就猜出太子殿下的身份,唯恐自己这假皇子被他怪罪,正惶然不可终日。

但太子殿下明明也猜出他的身份了,还是什么都没说,笑着问他叫什么名字。后来,不仅求了官家让他名正言顺成为太子伴读,还亲自送他回到濮王府。

就是从那一天开始,赵宗实在这偌大的王府之中才有了名姓。

濮王赵允让看着儿子坚毅的半边脸,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虚虚地拦了一拦王妃:“那宗实,你且先回答你阿爹,你先在资善堂、后在国子监中读书,唯一算得上和朝廷打交道的事,就是给禁军读《求知报》。”

“你如何保证你去了云州,是报答太子殿下的恩情,而不是去给他添乱呢?”

赵宗实面色一苦。这也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