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妻妾都给他准备了不少东西,有亲手缝制的保暖御寒衣服,有暖和的皮靴,
还有为他订制的暖手炉等。
十娘说让没怀孕的妾侍都跟着去洛阳,再挑些年轻伶俐的婢女去。
李逸却说他这趟任务重,要快马加鞭赶往洛阳。
他让十娘就挑选两三个侍妾随后去洛,最好是挑没孩子,且自愿去洛阳的。
有孩子的,还是留下来照顾孩子更好,就不必去了。
家中没生养过,且现在还没怀孕的妾侍也还是有七八个的,她们都自愿去。
至于妻妾们房中的通房侍女,以及家里养的家伎,也还很多,也想抓住这机会跟去洛阳,
若得临幸,又运气好怀孕,那地位可就从侍婢、家伎,能提升为侍妾了。
罗三娘也想去洛阳,
不过她不是想趁机争宠什么的,她关注的点在别处。
“阿郎,朝廷会如前朝一样,迁都洛阳吗?”
李逸捧着茶杯,“暂时不会,将来有可能。”
罗三娘眼睛发亮,“将来是什么时候,三年五年?还是十年?”
“也许二十年,也许三十年吧,反正二十年内不太可能的。”
听到这话,罗三娘有些失望,但随即又道:“二三十年后真的会迁都洛阳吗?”
“洛阳天下中心,四通八达。”
罗三娘立马道:“那咱家也得抓紧布局洛阳啊,现在洛阳城里的宅院、坊市商铺肯定便宜吧?”
对于罗三娘这财迷表现,李逸只是笑笑。
事实上,李家产业也早就有往洛阳发展了。
次日一早,
李逸便出发去洛阳。
两京相隔八百里,沿途有驿站。
驿站传递体系有马驿,也有步驿,而州县公文和特效传送有传马。
传马要求是日行四驿,一百二十六。
驿马是日行六驿,一百六十里。
特急文书要求日驰十六驿,四百八十里。
而八百里加急,就是十万火急的军情了。
李逸带着三百禁军急驰洛阳,日行六驿,仅用五天就抵达洛阳城外。
而皇帝车驾,到时一天顶多四十到六十里,从长安到洛阳,起码得半个月。
···
午后的日头悬在洛阳北面的邙山之上,像个蒙着层细纱的盘子,模糊的照在洛阳城上。
风从北吹来,
干燥而冷硬,卷起官道上的浮尘,扑向那高大巍峨的城墙。
城墙在多年的风雨战火中留下了许多深浅不一的痕迹,好几段城墙颜色相差很大,那都是战后修补的,像是刚愈合的伤疤。
城门洞开,
两队士兵持矛佩刀,在寒风中肃立值守,有士兵忍不住悄悄跺着有些冻僵的脚。
今年冬比往年要暖和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