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数万石粮食,和许多钱帛。
就连寺里放贷出去的钱粮欠账,现在也转到朝廷管的无尽藏之下。
鉴于白马寺这么配合,
李逸也是很大方的给颁了五百张僧牒,留了一万亩田地,外加五千石粮,还留了一些绢帛铜钱香油等。
一座寺庙,五百僧人,
李逸其实觉得这个数量还是太多了,一百都够多了,可对方能这么识趣,李逸也就大方些。
这毕竟也是祖庭,
这一炮打响,接下来河南其余各寺,也会轻松许多。
“司徒,没想到这些人这么怂呢。”
李存义觉得这趟有些太顺利了,调了许多兵来,一点没用上。
“长安化度寺三阶教僧,还敢拉出二百武僧持刀兵抵抗朝廷呢,这白马寺也有许多武僧、护院,却是一声不敢吭啊。”
李逸看着马车外的飞雪,
这雪太小了,
稀稀疏疏,一落地就化了。
都说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瑞雪兆丰年,这冬天不来上几场大雪,对来年的收成影响太大了。
到了如今,
大家也都知道,明年的麦子没了啥收成,明年必起饥荒。
百姓对来年收成的预期,已经没了,剩下的只有对饥荒的担忧和恐惧。
就算现在朝廷能打压住那些奸商们囤积居奇,
可明年夏粮歉收甚至绝收,地里收不上来粮食时,危机还是会爆发。
风暴正在成型,
他也只能赶在风暴到来前,尽量多掌握点粮食在手上。
若非如此,他也不愿意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对付白马寺。
时间不等人。
皇帝就要来了,
饥荒也很快就要到来。
从贵族豪强地主大户,甚至是寺庙中把一些粮食拿到朝廷手中,最主要的目的,
还是想在明年的饥荒中,能够为最没有风险抵抗能力的平民百姓们,兜上一点底。
贵族豪强地主,甚至是寺院,他们在灾年只会象征性的施粥救济,更多的是趁着灾荒放贷发财,趁机兼并田地、买卖人口。
朝廷想要赈灾救灾,必须手里有粮才行。
灾荒之时,贵族豪强,中产大户们,可以自救。
底层的平民百姓,却往往是无人顾及,贱卖田地、典妻卖女,最终甚至只能是背井离乡逃荒,大多数人死在逃荒路上。
对于国家来说,
一场大灾,会让国家损失许多赋役人口,损失许多纳税田地,会让土地兼并情况更加严重。
大唐想要复兴,就不能坐视不管,必须积极介入,努力的多保住一些元气。
“明日,去嵩山少林!”李逸看着那阴沉的天,也顾不得下雪天寒了。
少林也是名刹古寺,拥有着大量田产钱粮。
隋文帝曾赏赐少林寺柏谷坞百顷良田,隋末被王世充侄子王仁则强行夺占。后来唐军围攻王仁则轘州不下,早对王世充郑国深怀怨愤的少林,便决定出手相助,
住持志操先派人说服了王仁则部将赵孝宰为内应,然后派出昙宗等十三名武僧夜袭城池,他们翻墙潜入,生擒王仁则,开城献给唐军。
事后,李世民把王世充等抢夺少林寺的田产,都还给了他们,还上奏朝廷,又赏赐他们四千亩良田。
当年少林为了田地,果断支持唐军打王世充。
就是不知道,这次李逸代表朝廷,要来收他们的田地、钱粮,他们又会是何等反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