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篱笆好文学 > 第44章 病的不轻(第3页)

第44章 病的不轻(第3页)

一步一步,他没有停歇,没有倦怠,

衙门里别的胥吏,都只想着捞钱谋利,想着喝酒吃肉,他却仍继续用空闲时间读书做文章,

曾经也有三年京漂的迷茫期,但他坚持下来了。

而现在,终于得到天子赏识,一跃为五品绯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孙伏伽鼓励李逸,就算这次放弃了太子正字,也不必灰心,只要坚持,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好的机会。

“回到乡下踏踏实实的先干好实事,也没有错,”孙伏伽拍着他肩膀道。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孙伏伽有抱负,如今也算学有所成,高官,大宅,甚至是天子赏赐的宫人、良马、钱绢。

次日,

李逸写了一封信给太子詹事李纲,他说自己病了,病的还不轻,需要回乡在家养病,没办法担任太子正字这个官职了。

他委托王大郎把自己的官告、敕牒还有官袍,与信一起送到东宫詹事府。

午后,

李纲才有空来到詹事府,他现在既是礼部尚书又还参掌选事,还得参与官员铨选,七十多岁的年纪忙的都有些吃不消。

刚到东宫詹事府,就有吏员来报,说昨日来的那个太子正字李逸称病请辞了,把告身、官袍都送回来了。

“称病请辞?人呢?”李纲眉头紧皱,他昨天见过李逸后,对这个年轻人印象是还不错的。

“人没来,说是人已经回乡下了。”

李纲接过李逸的信,看着上面那瘦劲的字体,很可惜。

李逸的信内容不长,称病辞职归去。

后面附上一首诗,铁划银钩风姿绰约的书法,让这首诗意境更上层楼,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字如其人,字傲,人更傲,满是傲骨,”

王珪听闻李逸辞职也很意外,看到这首诗后摇头道:“终究是才十六岁弱冠少年,这是嫌弃正字仅是从九品的卑微之职,一心想着混迹渔樵、自由自在的生活,”

“李逸本就是道士出身,以前跟着他师傅云游天下,闲云野鹤惯了。”李纲道,“司经局太清闲了,这年轻人哪受的住这等寂寞,还没正式上任,便学着陶渊明赋归去来兮辞了。”

对于李逸这般托疾辞去,李纲和王珪都有点可惜,但也并没有太大反应。倒是对他的这字和诗,越发喜欢。

“字好,诗更好,就把这诗上呈陛下吧。”

皇帝是次日知晓此事的,

一个区区从九品的太子正字称病辞官而已,要不是这个李逸是皇帝钦敕授封,都不可能上达天听。

朝会后,

李渊拉着宰相裴寂同坐榻上,聊着聊着便说到此事。

“那个李逸嫌弃太子正字官太小,辞官回家了。”

裴寂也不由的摇头,太子正字官品虽低但却是清贵官啊,十六岁能得此官,居然还嫌官小。

“这字这诗倒确实不错,就是不免有几分恃才而傲。”裴寂道。

“哈哈哈,年轻,有才,傲点才正常。罢了罢,随他去吧。”

李渊摆了摆手,让裴寂举杯同饮。

饮了一口酒,李渊放下酒杯,想了想又道:“派人给李逸赐御药阿胶、人参、鹿茸一副,让他好好休养。”

裴寂道:“陛下对这小子也太好了。”

“有才华的年轻人值得优待一二。”

“来,裴监,咱们接着弹琵琶。”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