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三江奔流九峰全诗原文 > 第33章 家书抵万金(第1页)

第33章 家书抵万金(第1页)

成功吊装基础带来的兴奋与自豪,如同投入寒冷工地上的一盆炭火,温暖了每个人的身心,却也加消耗着本就透支的体力。当肾上腺素的作用褪去,极度的疲惫便如同潮水般汹涌袭来,将每一个人彻底淹没。

深夜,“干打垒”工棚里死寂一片,与白天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寒风依旧不知疲倦地在墙缝间穿梭,出各种诡异的呜咽声。大通铺上,挤得如同沙丁鱼罐头般的工友们早已沉入梦乡,鼾声、磨牙声、含糊的呓语声此起彼伏,汇成一曲疲惫的交响。空气浑浊不堪,混合着汗味、脚臭味、烟草味和潮湿泥土的气息。

林瀚章却迟迟无法入睡。身体像散了架一样,每一块肌肉都在酸痛抗议,尤其是手臂和肩膀,因白天参与辅助性的拉拽而格外酸软。冰冷的被窝仿佛永远也暖不热,双脚冻得麻木。但比身体更难以平静的,是内心。

白天的情景如同电影画面,在他脑海中反复回放:王指挥与阿廖莎的激烈争执、石师傅蹲在地上画出的神秘草图、小山东和工友们喊出的震天号子、手动葫芦那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巨大基础一寸寸移动的惊心动魄、成功那一刻的爆的狂喜、以及阿廖莎那双蓝眼睛里流露出的由衷敬佩……

这一切,太过于震撼,太过于深刻。他迫切地想要与人分享这份激动,这份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依靠智慧和协作取得成功的巨大成就感。而最想分享的人,远在千里之外的武汉。

他想起了周文瑾。算算日子,他出前寄出的报平安的信,她应该早已收到。而她后来的回信,或许正在跨越千山万水,向着这片冰天雪地艰难跋涉。但此刻,他等不及收到她的信了,他有太多话要说。

一种强烈的冲动促使他悄悄地从冰冷的大通铺上坐起身。动作惊动了旁边的小李,后者在睡梦中嘟囔了一句,翻个身又睡着了。林瀚章小心翼翼地跨过横七竖八的身体,摸索着找到自己的行李包,从最里面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几页信纸和那支备用的钢笔。

工棚里唯一的光源,是那盏挂在房梁上、只有瓦的昏黄电灯泡。为了省电,夜里电压不稳,灯光更是昏暗得如同萤火,还将人的影子扭曲放大,投在斑驳的土墙上,如同晃动的鬼魅。

林瀚章蹑手蹑脚地走到灯泡正下方那张唯一的、摇摇晃晃的破木桌旁,这里光线稍好一些。他用嘴哈着热气,温暖了一下冻得几乎僵直的手指,然后拧开钢笔帽,小心翼翼地铺开信纸。

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划过,出沙沙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文瑾爱妻:

见信如晤。

收到你的回信恐怕还要些时日,但我今夜思绪万千,实在按捺不住,必须提笔与你诉说。此地已是严冬,呵气成霜,想必武汉尚且温暖?你与腹中孩儿一切可好?万分惦念。

他停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周围熟睡的工友和这冰冷的工棚,笔尖犹豫了片刻。他本可以描述这里的严寒,“干打垒”的四面透风,大通铺的拥挤不堪,窝窝头的粗糙拉嗓子,以及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但最终,他选择将这些艰辛轻轻带过。他不想让她过分担心。

我这里一切安好,勿念。生活条件虽有些艰苦,但同志们都很照顾,食堂的李大姐也想方设法改善伙食。身体能适应,请放心。

接着,他的笔触变得明亮而激动起来,几乎要穿透纸背:

文瑾,我今天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工人阶级的力量和智慧!我们遇到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他详细地,甚至带着几分绘声绘色,描述了安装那庞大基础时的困境:没有大型吊车,苏联专家的反对,王指挥的焦躁。然后,他重点描述了石师傅如何站出来,如何用粉笔在地上画出方案,如何提出那个看似冒险却充满智慧的“土办法”。

……那位石久宽师傅,就是我在信里跟你提过的上海老工人,他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师’!他没有多少文化,但那双眼睛就像尺子,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仿佛能感知一切力学奥秘。在他的指挥下,我们用人拉肩扛,用最简单的倒链和撬杠,硬是将那几十吨重的大家伙,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分一毫地挪到了准确的位置!

他的字迹因为激动而略显潦草:

当基础最终精准就位的那一刻,整个工地都沸腾了!连一开始坚决反对的苏联专家阿廖莎,都冲过来对着石师傅竖起大拇指,用生硬的中国话连声说‘老师傅,非常好!’。文瑾,那一刻,我真的感到无比自豪!不仅仅是为石师傅,也是为我们所有中国工人!苏联的图纸固然先进,但真正让它在这片土地上变成现实的,是我们中国人的双手和智慧!

他的笔锋流转,情感自然而然地升华:

虽然这里很苦,北风像刀子,窝头硬得像石头,睡觉要戴棉帽子。但每一天,我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的热情在胸中燃烧。我们正在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白手起家’,是把图纸上那些冰冷的线条,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一点点变成真实的厂房、高炉、机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常常站在工地上,看着那一片繁忙的景象,尽管眼前还是荒芜和混乱,但我仿佛已经能看到不久的未来,从这里生产出的优质钢铁,会变成一台台拖拉机奔驰在祖国的田野上,会变成一根根铁轨铺向遥远的边疆,会变成保卫国家的飞机大炮!一想到这些,眼前所有的艰苦,都觉得值了!所有的付出,都有了无比清晰的意义!

写到这里,他对事业的激情与对家庭的思念,如水乳般交融在一起:

文瑾,我们的孩子,将来会出生在一个崭新的国家。我希望他(她)长大的世界,不再有战乱和饥荒,而是充满机器轰鸣和丰收的喜悦。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包括我的远离,都是为了他能拥有那样的未来。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安心待产。无比想念你,想念家乡的阳光。但请放心,我在这里,不仅是为了责任,更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理想。

盼早日收到你的回信。夜已深,工友们都已熟睡,就此搁笔。

勿念,珍重。

夫瀚章

于鞍山基建工地寒夜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满腔的激情与思念都倾注在了这几页信纸上。仔细地将信纸叠好,塞入信封,用工整的字迹写上周文瑾在武汉的地址。他将信封放在唇边,轻轻贴了一下,仿佛这样就能将自己的温度和思念传递过去。

然后,他小心地将信收回行李包最内侧,贴身放好。这封信,要等到明天休息时,才能找机会寄出。

做完这一切,他才感到一阵排山倒海的困意袭来。他搓了搓冻得麻的手脚,重新挤回那冰冷坚硬的大通铺上,在工友们沉重的呼吸声中,闭上了眼睛。

身体依旧寒冷疲惫,但内心却因为这场无声的倾诉而变得温暖而充实。家书,在这遥远的北国寒夜,成为了连接艰苦现实与温柔情感的唯一桥梁,价值何止万金。

窗外,北风依旧,一弯冷月无声地照在这片沸腾后又陷入沉睡的土地上。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dududu三江奔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