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三江奔流归大海是什么意思 > 第65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页)

第65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第1页)

石师傅的生命,如同风中残烛,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终究未能抵挡住多年积劳带来的全面衰竭。在那个寒冷的凌晨,窗外天色依旧墨黑,病房里的心电监护仪上,那条代表生命律动的曲线,最终还是拉成了一条无情而冰冷的直线。

所有的努力、不舍与祈祷,在这一刻,归于沉寂。

周文瑾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病房,对上走廊里彻夜未眠、布满血丝的数双眼睛,她甚至无需开口,那悲伤而无奈的神情,已经宣告了一切。

小山东第一个读懂了这个信号,他猛地靠墙蹲了下去,双手死死抱住头,喉咙里出野兽受伤般的、压抑不住的呜咽声,肩膀剧烈地抽动起来。其他工友也瞬间红了眼眶,默默垂下了头。林瀚章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闭上眼睛,感到一阵眩晕般的无力与悲痛,泪水无声地滑落。

消息像沉重的铅块,迅沉入厂区,随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和震动。从厂部办公室到各个车间,从科室到班组,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石久宽的人,都被一股沉重的悲伤和难以置信的情绪所笼罩。

“石师傅…走了?”

“昨天还好好的在车间指导呢…”

“唉…累死的啊…真是活活累死的…”

“厂里又少了一根顶梁柱…”

叹息声、惋惜声、低泣声,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低沉地回荡。许多老工人放下手中的工具,默默点起一支烟,望着石师傅常待的工位出神;年轻徒工们则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慌与失落,仿佛失去了最可靠的依靠。

当天上午,厂部会议室门窗紧闭,气氛庄重而肃穆。厂党委紧急会议正在召开。王厂长、党委书记、各位副厂长、工会主席等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到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沉痛的表情。

王厂长先通报了石久宽同志不幸病逝的噩耗,他的声音沙哑而沉重:“…石久宽同志的离去,是我们厂的巨大损失!他是我们厂,乃至我们整个工业战线上,真正的宝贝疙瘩!没有他,多少技术难题过不去?没有他,哪来这么多能独当一面的好徒弟?他是活活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

党委书记接着言,他的语气同样悲痛,但更侧重于定性与评价:“石久宽同志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从旧社会的苦难中走来,对新社会、对我们的党、对国家,怀着最朴素的、也是最深厚的感情。他把毕生的精力和才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国家的工业建设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事迹,生动体现了我们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他是新中国工业战线当之无愧的忠诚战士!”

会议经过讨论,很快形成了几项决议:

第一,正式认定石久宽同志为“因公殉职”。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组织对其贡献和牺牲精神的最高肯定,也关系到其家属后续的抚恤待遇。

第二,成立治丧委员会,由王厂长和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全力以赴,筹备一场隆重、庄严、简朴的追悼会,送别这位可敬的老工人。追悼会要突出其工人阶级本色和奉献精神,成为一次对全厂职工的教育活动。

第三,追授石久宽同志“厂特等劳动模范”、“终身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并向上级部门申报更高层次的表彰。

第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是关于安葬事宜。党委书记拿出一份文件,语气郑重地说:“市委和市政府不久前刚刚批复,在市郊西山南麓,划出一片土地,新建一处‘革命公墓’。那里,将安息从解放战争时期至今,所有为这座城市解放、建设和展的伟大事业而英勇牺牲、光荣殉职的烈士和模范人物。”

他环视在场众人,沉声道:“我们认为,石久宽同志完全符合入葬革命公墓的条件。他虽然不是牺牲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但他同样牺牲在了工业建设的战场上,并且贡献卓着、精神感人。让他安息在那里,与那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烈们比邻而居,是对他一生奉献的最好告慰,也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所有建设者的崇高敬意。”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王厂长声音低沉地接了一句古诗,“战争年代,战士们走到哪里,牺牲在哪里,就埋在哪里,是为了革命事业四海为家。建设时期,像石师傅这样的同志,从五湖四海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扎根奋斗,最后把生命也留在这里,他们同样是英雄!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让他们安葬在这片奋斗过的热土上,受到后世永久的瞻仰和纪念,理所应当!”

这项提议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通过。这意味着,石师傅将不再是被简单地送回山东或者河北老家安葬,而是将以“因公殉职”的工业战线英模的身份,永久安葬在这座他奉献了毕生心血的城市,成为这座城市集体记忆和崇高荣誉的一部分。

厂里的公告很快贴了出来。白纸黑字,写着对石久宽同志的高度评价和沉痛悼念,公布了追悼会的时间地点,以及组织上对其“因公殉职”的定性和安葬革命公墓的决定。

工友们围在公告栏前,默默看着,没有人说话,但一种复杂的情感在空气中流动。有悲痛,有不舍,有对石师傅身后获得如此荣誉的欣慰,更有一种强烈的、被认同的感受。石师傅的待遇,让他们觉得,自己这些人的付出和牺牲,国家看到了,记住了,并且给予了至高无上的肯定。

这种肯定,越了死亡本身,赋予了一种沉甸甸的国家意义和历史价值。

小山东穿着孝服,作为徒弟和家属代表(石师傅的家人还在赶来的路上),在厂工会干事的陪同下,开始处理各种后事。当他听到组织上对师傅的安排时,这个硬汉再次泣不成声。他知道,这对于一生要强、把工厂看得比家还重的师傅来说,是最好的归宿。

消息也传到了林瀚章那里。他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窗外依旧轰鸣的厂区,心中百感交集。悲伤依旧,但更多的是感动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庄严感。石师傅走了,但他化作了这座工业城精神谱系的一部分,化作了一座无形的丰碑。

如何办好这场追悼会,如何让老师傅走得风光体面,如何将他的精神真正传承下去,成了接下来最紧要的事情。全厂上下,都开始为这场特殊的告别,忙碌起来。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dududu三江奔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