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三江奔流归大海是什么意思 > 第135章 南方的行动力(第1页)

第135章 南方的行动力(第1页)

当西北基地通过组织渠道、以相对传统的方式表达着对灾区的牵挂时,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一股由市场催生、更具效率和个人能动性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度和规模行动起来。林向洋,这位在商海中几经沉浮的民营企业家,其反应比体制内的哥哥更为迅疾和直接。

九江大堤决口的新闻画面,同样深深刺痛了林向洋。但与父兄那种沉郁的忧思不同,他几乎是瞬间就从震惊中切换到了行动模式。商人的敏锐让他立刻意识到灾区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遥远的同情和缓慢的流程,而是实实在在、立即可用的救援物资和高效的配送!

他没有等待任何号召或指令。新闻播出后不到一小时,他就已经抓起了办公桌上的电话,第一个拨通了深圳市工商联副主席、也是他生意上往来密切的王会长的号码。

“王会长!新闻看到了吗?九江决堤了!”林向洋的声音急促而有力。

“看到了!惨啊!正在想怎么组织一下……”王会长在电话那头回应。

“别等了!现在就动起来!”林向洋语气果断,“我建议,我们工商联立刻牵头,联合几家有实力的会员企业,成立一个临时救灾物资协调小组!我带头捐一百万现金用于采购急需物资,另外,‘向荣地产’的仓库可以免费作为临时集散点!”

他的提议与王会长的想法不谋而合。在重大灾难面前,新兴的民营企业家群体展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组织效率。工商联这一兼具官方背景与民间活力的组织,成为了快凝聚商业力量的核心平台。

决定一经做出,强大的执行力便显现出来。林向洋一方面让公司财务立刻准备捐款,另一方面,他凭借多年经商积累的人脉和渠道,开始疯狂地打电话。

“李总!我林向洋!对,洪水的事!你那边不是做水上用品贸易的吗?冲锋舟!对,要质量好的,能立刻调集多少?十艘?好!我全要了!钱不是问题,立刻送到我公司仓库!”

“张厂长!救生衣!有多少要多少!对,应急!”

“刘经理,你是做医药代理的,抗生素、消毒水、绷带……列个单子,按最大量给我备货!”

“食品公司的老周吗?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立刻组织货源!”

一个个电话打出去,一道道指令出去。金钱,在这个时候,化作了最直接的购买力;商业网络,变成了最高效的物资调配系统。与西北基地那种依靠个人工资捐款、层层动的模式不同,这里展现的是资本和市场的巨大能量。

“向荣地产”位于市郊的一个大型仓库,平时堆放建筑材料和设备,此刻却灯火通明,变成了一个繁忙的救灾物资中转基地。

林向洋亲自坐镇指挥。他脱掉了西装外套,卷起衬衫袖子,脖子上挂着一条毛巾,不断擦拭着汗水。仓库里,电话声、对讲机的呼叫声、叉车的轰鸣声、员工们清点物资的报数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紧张而有序的交响曲。

公司员工们被临时全部召集过来,没有人抱怨加班。大家看着老板亲自上阵,看着一车车贴着“支援灾区”标语的物资不断运进来,再被迅分拣、打包、装车,都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商业竞争的、更为崇高的使命感。

“林总,冲锋舟到了,正在卸货!”

“药品清点完毕,可以装车!”

“食品和饮用水这边还差半车就满了!”

林向洋穿梭在堆积如山的物资之间,检查着物品的质量和数量,协调着车辆的调度。他的眼神锐利,思路清晰,仿佛又回到了在工地指挥若定的状态,但这次的目标,不是利润,是生命。

深夜,陈静提着夜宵来到仓库。看着丈夫忙碌得胡子拉碴、双眼通红却精神亢奋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骄傲。

“向洋,你先吃点东西吧。这边有王会长和大家盯着呢。”陈静递过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粉。

林向洋接过碗,随便扒拉了两口,目光却依旧扫视着忙碌的仓库。他放下碗,对陈静感慨道:“静静,你看这些物资,这些钱……平时觉得是身外之物,是生意场上的筹码。可到了这种时候,才觉得它们真正有了分量,有了温度。”

他顿了顿,声音有些低沉:“赚钱为什么?以前觉得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过人上人的生活。现在想想,或许就是为了这种时候,能有点力量,能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能派上用场!”

这番话,与他当年在饭桌上高谈阔论“信息差”、“效益”时相比,已然有了天壤之别。财富的意义,在他心中悄然生了转变,从单纯的个人成功标志,开始向社会责任担当延伸。

第一批紧急筹集的物资——包括二十艘冲锋舟、五百件救生衣、大量药品和食品——在不到四十八小时内就集结完毕,整装待。

“王会长,后方协调和后续物资筹集就拜托您和商会了。”林向洋对前来查看进度的王会长说。

“放心吧,向洋,这边我们会安排好。你这批物资送过去,可是解了燃眉之急啊!”王会长握着他的手,用力摇了摇。

就在车队即将出前,林向洋做出了一个让陈静有些担忧的决定。

“我跟着第一批车一起去。”他对陈静说,语气不容置疑。

“你去?那边太危险了!洪水还没退,还有疫情风险……”陈静急忙劝阻。

“我必须去。”林向洋目光坚定,“光把东西送到地方还不够,我要亲眼看看灾区最需要什么,我们的物资有没有用到刀刃上,接下来还能做什么。坐在办公室里指挥,心里不踏实。”

他拍了拍陈静的手:“放心,我会注意安全的。家里和公司,你先照看着。”

他知道,仅仅出钱出力还不够,他需要亲身体验那片土地的伤痛,才能真正理解这场灾难,也才能更有效地履行一个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这个决定,将带给他一场前所未有的、直击灵魂的“震撼教育”。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dududu三江奔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