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英语 > 第46章 做彩灯(第1页)

第46章 做彩灯(第1页)

日头把自行车晒的烫,石子路被晒的白。

“开店后,就没有这样大太阳的出来过了,继红姐,你在前面更热吧?”方梅丽坐在二八大杠后座上,一手攥着车座边缘,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俞继红脚下蹬着踏板,声音带着乏,“梅丽,我这段时间干活都要干麻木了。”

“是呀,田里的活我之前在家一直都在做的,想想大热天割稻回来,现在都觉得皮肤痒。”

“嗯,所以还是要找点另外事做,我也不想就种点地有饭吃,这样混着日子。”俞继红的车把稳了稳,语气里藏着不甘。

“你比村里其他女人有想法。”

“我就是想想而已,哪像你,店都开起来了。”

方梅丽侧着头看向路边的田地,如果当时招个上门女婿,可能现在也是在家里种田,嫁出来嫁给袁新康的选择对的。

拐过路口,那头有几间厂房,红砖厂房冒着热气,机器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蝉鸣,热闹得有些吵。

方梅丽从车上一跃而下,俞继红在工厂门口的下了车,她扶着车把,“我们就这样去问吗?”

“对,我们一家一家问过去,开口三分利,不买也够本。”方梅丽拍了拍她的胳膊。

俞继红看了一眼方梅丽,又望向厂大门,继而还是看着方梅丽,“梅丽,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你,这样大热天陪我一起来,还比我都要积极地去找工厂,你怎么这么好呢?”

“我理解一个女人想赚钱的心,把车停了,我们过去问下。”

俞继红不解,为什么方梅丽说理解一个女人想赚钱的心,好像她也曾有过这样急切想赚钱的心一样。

这是一家五金厂,看门的大爷听了他们的来意,“我们主要做做螺丝刀的,那可拿不回家。”大爷指了指车间里,机器轰鸣中,工人们正握着砂轮打磨螺丝刀杆,火星子溅在地上,“又是切割又是抛光,家里哪有这些家伙?再说铁屑子到处飞,你们女同志也做不了。”

俞继红伸长脖子往里面看了看,方梅丽拉了她一下,“没事,我们再去下一家。”

俞继红推着自行车,没走几步就到下一家了,“是棉纺厂?能有什么活可带回家做的?”

“都到了,问问看嘛,我们应该问里面管理的人。”方梅丽往里面走。

“对,我也这样想,刚才我就在想这个螺丝刀组装,包装不用机器呀,那个大爷就一口回绝了。”

“嗯,我们进到里面去问。”

“叔,厂里现在有活做吗?”

“现在是没有在招工的。”

“我们能不能进去问负责人问问看?”

“哦,这大中午的你们赶过来了就进去问问看吧。”看门大叔看了看她们俩,摇着蒲扇带她们进去。

纺织厂的红砖墙上爬满了爬山虎,车间里传来织布机“哐当哐当”的声响。

负责后勤的刘大姐探出头,看她俩模样都挺周正的,“你们俩人都想来做吗?”

“哦,不,大姐,我是想问下有没有可以拿过来带回家做的活。”

“我们这倒是有剪线头、缝布边的活,可厂里有规定,得在车间里做。”她指了指车间角落的长桌,“布片、线轴堆得满当当,你们拿回家,万一混了批号,整批布都得返工,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走出纺织厂,俞继红有点泄气,“梅丽,可能真的难找,能拿回家做的活他们上门都会来问,像上次我在家里做的绣花,他们还会送上门来给大家做。”

“那边还有一家,我们再去问下,也不能做再想其他办法。”

自行车轱辘碾过滚烫的路面,她们在门口停下自行车。

这里没有人看门,他们径直走了进去,彩色灯珠堆在水泥地上,像撒了满地碎星星。

方梅丽和俞继红扒着门框往里望,几张木桌排得整整齐齐,妇人们低着头,手指翻飞间,彩色灯珠串成线。

“这些活不用机器,也不像纺织厂,拿回家做应该可以吧?”方梅丽和俞继红嘀咕着。

“你们找谁?”出来一个穿蓝工装的师傅。

“师傅,我们想问问,这些彩灯的活能拿回家做不?”

师傅摇了摇手,“不行,组装、串线都得在车间做,不外放。零件怕丢,做坏了也难返工。”

俞继红又往里面看了看。

“你们想做来这里做可以,计件的。”

“大哥,我老公因为腿受伤了,在家出不来,我也要在家照顾着,想找点活做,你看能不能通融下。”

“你跟我说这些没用,我不能做主啊!”

“那谁能做主?我们跟他说。”

“老板,老板娘能做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