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出生在80年代的我们是谁 > 第71章 今年不出门(第1页)

第71章 今年不出门(第1页)

时间不会因为人的犹豫而停滞不前,还是向前流淌着,又迎来了一个农历新年。

这一年的正月初二,方梅丽没有回娘家,她在医院生孩子。

“生在初二好,以后生日都回娘家过。”方梅香妈抱着方梅丽刚出生的女儿。

房间里只有方梅丽和她妈两人的时候,方梅丽悄悄地问她妈,“娘,你说新康和他娘会不会有什么想法?我现在能理解你和爸当时的心情了,我很喜欢婷婷和小囡,可没有儿子心里确实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梅丽,”方梅香妈摸摸方梅丽的脸,“你看,娘和爸现在不是很好吗?你比其他人家的儿子还要好呢,村东头的胜利家,三个儿子,三个媳妇吵架吵成一堆,过年他老娘想吃点好的东西都没有。我们家,姐妹三个关系这么好,你和梅好拿过来的东西,我们家吃的比旁边人家都要好。别多想,日子过得舒心比什么都强。”

“嗯!”方梅丽点点头,心里踏实了不少。

方梅丽批部的生意越来越忙,又有刚出生的小女儿,这一年,方大苗没有去外地,来县城在方梅丽这里帮忙上下货送货打杂。

趁着能经常回家,他家的老房子也拆了重新造一下。

方梅丽也跟他说好,每个月工资给家里,方梅香爸妈在家帮他造房子。

过了正月十五,村里又有很多人背起行囊外出打工。却不知,这一年的情况和前几年不一样了。

年下半年起,为应对经济过热,国家实施“治理整顿”政策,压缩基本建设规模、控制乡镇企业扩张,导致部分沿海地区和城市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减产或停工,对农民工的需求暂时下降。

另一方面,农民工外出务工规模快增长,而政策调整后岗位供给减少,同时部分地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有所加强,双重因素导致在短期内面临岗位竞争加剧、再次外出打工难度上升。

方树根和一个同村人一起坐上绿皮火车。

车站的人比往年更多了,灰蒙蒙的天空下,站前广场挤满了人,背着鼓鼓囊囊蛇皮袋的,男女老少,像潮水似的涌在各个角落,连台阶缝里都挤着人。

空气中飘着一股复杂的味道,有附近小吃摊飘来的油腥味,有汗味。还有人把凉席铺在地上,带着点尘土的潮气。广播里反复播报着“请旅客尽快出站,不要在广场滞留”。

“今年怎么多了这么多人。”

方树根到原来上班过的地方,却被告知今年人员够了,不再招了。

“厂子多,我们去另外地方再看看。”

他们跟着人流往招工启事栏挤,栏前早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有人踮着脚念上面的字,念到“暂不招工”“名额已满”时,人群里就会出一阵叹气。

有个穿蓝工装的男人挤出来,把手里的招工信息揉成一团扔在地上,骂了句,“他妈的,去年来还到处招人,今年咋就变了天?”

旁边有人接话,“听说上面在治理整顿,好多厂都停了产,哪还需要人?”

蹲在角落里,一群人在着牢骚,“我昨天跑了三个工业区,要么大门关着,要么保安说‘不招农民工’,再找不到活,身上的钱就都快花光了。”

另一个人接话,“我昨晚在桥洞睡的,冻得直哆嗦,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在家种田。”

和方树根一起出来的年轻人头一年出来,在一旁怯怯地问道,“树根哥,我们怎么办?”

“再找不到工作,今年就先回去吧!”

他们又试着往附近的工业区跑,沿着尘土飞扬的马路走了大半天,看到不少工厂的铁门紧闭,墙上的“招工”红漆字被雨水冲得模糊不清。偶尔遇到开着门的厂,门口也围着一群找活的,轮不到他们。

眼看带来的钱快花光,方树根决定趁着口袋还有买回去的车票钱,今年先回家里去。家里还有地,好歹也饿不着。

方树根又回了家,说今年不出去了,在家种地,花妹看她回来,眉眼松开带着点藏不住的欣喜。

方树根妈白了她一眼,“赚不了钱还开心,天天和你待一起就有的吃了吗?你说今年怎么就变天了呢?这个方大苗,他就怎么运气这么好,听说到县城给梅丽帮忙了,外面就出了这样的事。”方树根妈紧着眉头咬着牙说。

村里没有外出的人倒有点幸灾乐祸,“农民就应该老老实实种地,外面钱没那么好赚的。”

当然,还是有人在外地找到工作的,或是不甘心回家种田的人在外找点小生意做。

喜欢出生在o年代的我们请大家收藏:dududu出生在o年代的我们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