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清河公主 > 第49章 得妇爱初见杨戬 为文书两拜童贯(第1页)

第49章 得妇爱初见杨戬 为文书两拜童贯(第1页)

诗曰:

汴梁城深攀宫树,枢府门高拜权阉。

千金散尽文书落,毒火焚身孽未捐。

上回书说到,西门庆巧设“英雄救美”之局,霸占了黄都监之妻杨夫人,更借其门路,携重金厚礼,浩浩荡荡直趋汴京,欲攀附杨夫人之叔父——宫中权势熏天、深得官家信重,且与枢密使童贯交契甚厚的大宦官杨戬。一路之上,西门庆对杨氏极尽温存,百般奉承,更将自己吹嘘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

“夫人且看,”车驾行至汴梁城外,西门庆遥指那巍峨城阙,意气风,“这东京繁华,甲于天下!然庆在清河,提刑缉盗,保境安民,亦非虚言!府中良田千顷,商铺林立,日进斗金!更兼交游广阔,上至州府,下至江湖,无有不应!此番入京,得夫人引荐杨公,再疏通童枢密,得了那团练敕令,手握兵权,保境安民之余,更可襄助夫人娘家,光耀门楣!他日夫人若愿,便是长住清河,庆亦能筑金屋以贮之!”他言语间豪气干云,又带着几分狎昵,将杨氏揽在怀中,手指轻抚其面颊。

杨氏倚在他怀中,听着这番“上天入地”的本事描绘,又感念其救命之恩与一路体贴,心中早已将西门庆视作可托付终身的良人,远那粗鄙武夫老头黄都监。她眼波流转,含情脉脉:“冤家…妾身只盼你心愿得偿,莫负了妾身这番心意才好…叔父那里,妾身自当尽力周全。”

车驾入城,杨氏先回黄都承旨府邸(其娘家在都承旨府有旁支院落),略作安顿。次日,便遣心腹家人持帖,引西门庆至杨戬在宫外的一处隐秘别院“撷芳园”相见。

这“撷芳园”位于金水河畔,外表不甚起眼,内里却别有洞天,亭台楼阁,曲径通幽,陈设之豪奢,远寻常公侯。西门庆随引路人穿廊过户,心中亦不免忐忑。至一处遍植奇花异草的精舍外,但闻内里丝竹隐隐,异香扑鼻。通报后,西门庆整肃衣冠,躬身趋入。

只见上软榻上,斜倚着一位面皮白净、无须无髯的中年人,身着暗紫云锦常服,正闭目养神,两个清秀小厮跪在榻前轻轻捶腿。此人便是权势赫赫的大太监杨戬!虽闭着眼,一股久居人上的阴鸷与威压却弥漫开来。

“侄女杨氏引荐之人西门庆,叩见杨公公!”西门庆不敢怠慢,趋前几步,行大礼参拜。

杨戬缓缓睁开眼,那双眼睛竟异常锐利,如同鹰隼,在西门庆身上扫了几个来回,才慢悠悠开口,声音尖细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唔…起来吧。听我那侄女说,你在清河,救了她性命?”

“回公公话,”西门庆垂手恭立,小心翼翼,“小可西门庆,忝为清河县提刑都头。前番夫人省亲归京,路经敝县黄泥岗,不幸遭强人劫持。幸得小可率乡勇狩猎路过,奋力击退贼人,方保夫人周全。此乃分内之事,实不敢居功。”

“哦?强人劫持?”杨戬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目光如针般刺向西门庆,“我那侄女婿黄都监,手底下兵强马壮,怎会让夫人遭此不测?那伙强人…又是何等来路?”他话语平淡,却句句如刀,直指要害。

西门庆心头一凛,背上冷汗微沁,面上却愈恭谨:“公公明察秋毫!据擒获贼招供,乃黄都监麾下叛将李从龙,因不满都监大人…呃…处事,心生怨恨,纠集亡命,铤而走险。小可已将此獠严加看管,待夫人平安抵京,再交都监落。”

杨戬深深看了西门庆一眼,未再追问,只淡淡道:“你倒是个机灵的。我那侄女信中,提及你欲在清河筹办团营,保境安民,欲求一纸枢密院允准文书?”

“正是!”西门庆连忙躬身,双手奉上早已备好的礼单,“小可深知此事艰难,非公公通天手段不能周全。些许清河土仪及薄礼,聊表寸心,万望公公笑纳,在童枢密面前美言一二!”那礼单上,黄金二百两、明珠五斛、上等绸缎百匹等物,价值何止千金!

杨戬眼皮微抬,瞥了礼单一眼,旁边自有心腹小太监接过。他脸上这才露出一丝极淡的笑意:“嗯…西门官人倒是有心。童枢密日理万机,军国重事压身,寻常人难得一见。念你救护侄女有功,咱家便替你引荐一回。至于成与不成…”他拖长了音调,“且看你自家造化了。”

西门庆大喜过望,连连叩谢:“谢公公大恩!小可铭感五内,永世不忘!”

三日后,在杨戬安排下,西门庆得以进入戒备森严的枢密院。他被引入一间偏厅等候,足足枯坐了两个时辰,茶水换了几遍,方被一小吏引至童贯处理公务的“玄武节堂”外廊下。

远远望去,只见节堂内气氛凝重。童贯身着紫袍玉带,端坐主位,面沉似水,不怒自威。下几位绯袍、青袍的幕僚、军将垂手侍立,个个屏息凝神。堂中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北境舆图,上面朱笔勾画,箭头纵横,显然局势紧张。

“太原急报!金兵粘罕部前锋已破雁门关,直逼代州!守将王禀告急求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河北转运司奏称,粮草转运艰难,恳请枢府拨民夫!”

“陕西六路制置使言,西夏蠢蠢欲动,边军不可轻调!”

一道道急报如同雪片般传来,幕僚们语急促地禀报着,童贯眉头紧锁,手指在舆图上重重敲击,时而厉声令,时而陷入沉思。整个节堂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息。

西门庆候在廊下,只觉那森严威压几乎令人窒息。好不容易觑得一个幕僚出来的间隙,那小吏才低声通禀:“启禀枢相,杨公公引荐的清河县西门庆,已在廊下候见。”

童贯正为军情焦头烂额,闻言头也不抬,只不耐烦地挥挥手:“杨戬荐的人?所为何事?没见本相正为军国大事烦忧吗?让他改日再来!”

那小吏连忙低声对西门庆道:“西门官人,枢相军务繁忙,您看…”

西门庆心知今日绝非良机,强压下失望,只得对着节堂方向深深一揖,高声道:“小可西门庆,拜见枢相!愿枢相运筹帷幄,克定北疆!小可改日再来聆听教诲!”言罢,在小吏示意下,黯然退了出去。

初次拜见,连童贯正脸都未看清,便遭冷遇。西门庆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满腔热望化作乌有。他只得暂住客栈,一面焦急等待杨戬再次安排,一面命心腹火回清河再取银钱。然童贯位高权重,军国缠身,再见之期遥遥无望。眼见时日迁延,所带盘缠如流水般耗费,客栈、打点、日常用度,加之孝敬杨戬别院上下人等,那带来的丰厚金银竟已耗去大半!西门庆坐困愁城,如热锅上的蚂蚁。

一日,他在客栈闷坐,听得隔壁两个北地口音的客商高谈阔论,说的正是贩马之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