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之清河公主太彪悍 > 第79章 雁门关暗藏刀斧手 黄沙渡巧遇旧情人(第1页)

第79章 雁门关暗藏刀斧手 黄沙渡巧遇旧情人(第1页)

诗曰:

虎符半面藏杀机,红氅一袭护归程。

边城夜雨重逢处,却是当年枕边人。

上回说到西门庆奉诏归宋,天祚帝虽赐虎符相赠,眼底却暗涌杀机。看官且道,这帝王心思最是难测,明里放虎归山,暗里早伏下三路追兵——一路是萧党余孽,恨他揭露萧奉先通金秘事;二路是金国死士,怨他搅黄蛇盘岭火药交易;三路更狠,竟是大宋枢密院安插在辽的细作,要借辽国之手除他这"知情人"。三路人马如毒蛇窥伺,只待雁门关外那道窄隘,便要将西门庆连人带马嚼碎吞下。

雁门关外的官道上,朔风卷着砂石打得车帘啪啪作响,倒像是无数只手在外面拍门。西门庆摩挲着怀中虎符,那青铜冰凉刺骨,上头錾的"天辅"二字被体温焐得亮。他指尖划过虎符边缘的锯齿,忽觉这物件与其说是信物,不如说是催命符——天祚帝赐他此物时,龙袍袖口微抬,露出腕上串的蜜蜡佛珠,颗颗都磨得亮,偏有一颗裂了缝,像极了此刻的局面。

"主翁!前方三里亭有埋伏!"王前在车外低喝,声音里裹着风,颤却不慌。这汉子原是清河县的铁匠,跟着西门庆走南闯北,早已练出一双能在黑夜里辨铁的眼。

西门庆掀帘望去,日头已偏西,昏黄的光把驿亭的影子拉得老长。枯柳的枝桠像鬼爪抓着亭顶,亭柱后隐约闪着刀光,不是常见的辽刀弧度,倒像是金国铁浮屠惯用的窄刃短刀。谢希大已抽出腰间软剑,那剑是西域镔铁打造,剑身在风里抖出个银花,映得他眼角的疤痕都亮了亮:"定是萧党余孽!那日药铺没杀干净,这是追来报仇了!"

"未必。"西门庆按住他手腕,指尖压在他虎口的老茧上,"你细看亭角挂的铜铃——寻常驿亭的铃舌是铜的,这个系着红绳,绳头还打了个卍字结,是辽国边军示警的暗记。他们要防的,怕是另有其人。"

话音未落,山坡上忽然滚下七八个火球,拖着黑烟砸向车队!那火球是浸透了火油的麻布裹着硫磺,落地时"轰"地炸开,火星溅起三尺高,把官道旁的衰草都点燃了。拉车的四匹河西骏马原是萧奉先的坐骑,最是神骏,此刻惊得人立而起,前蹄刨得泥土飞溅,车辕"咯吱"作响,差点翻进路边的深沟里。

烟尘中窜出二十余黑衣箭手,个个戴着铁面罩,只露两只眼睛。狼牙箭带着哨音破空而来,箭杆上刻着三道血槽——这是金国铁浮屠的破甲箭,专穿铁甲缝隙,中者血止不住。王前舞银叉,那叉是他自己打的,叉头裹着厚银,"叮叮当当"拨开箭雨,叉尖扫过箭杆,竟把三支箭都劈成了两半:"主翁退后!这些狗娘养的箭上淬了毒!"

西门庆刚跃下车辕,脚下的砂石还没踩实,忽觉脑后生风——他打了个旋身,就见一支三棱透甲锥擦着耳根飞过,箭头带着倒钩,深深钉进车板,箭尾还在嗡嗡震颤。这锥子是辽国皮室军的制式,怎么会在金兵手里?

三十步外的土坡上,个疤面大汉正往弩机里压第二支箭。那汉子左脸有道从眉骨到下颌的疤,像是被狼啃过,腰间挂着块乌木牌,刻着个"希"字——西门庆认得他,是蛇盘岭逃脱的金兵头目,完颜希尹的亲卫。这厮那日被谢希大削掉半只耳朵,此刻眼里的怨毒比箭还利。

西门庆反手摸出腰间短刀,那刀是他从清河县带出来的,刀鞘磨得亮。他手腕一甩,刀光如电,正扎进疤面大汉的咽喉!那汉子喉咙里出"嗬嗬"的声响,弩机从手里滑落,滚下土坡时还在"咔嗒"作响。

"护住车马!往东边矮林退!"西门庆刚吼完,忽听驿亭里传来辽语呼喝,冲出一队辽兵,个个穿着玄甲,领头的竟是耶律秃朵!这厮今日没佩惯常的双鱼佩,反在铁盔上插了根白翎,那是辽国公主府的标记。

"西门副使别慌!"耶律秃朵弯弓连射三箭,箭尖都蘸了朱砂,箭箭穿透金兵咽喉,箭头从后颈穿出时,朱砂混着血珠溅在地上,像开了三朵小红花,"奉公主令,特来护送!"

混战中,西门庆瞥见矮林里闪过红氅一角——耶律云水隐在老榆树后,青灰色的树皮衬得她红氅像团火。她手中的雕弓还没放下,弓弦犹自颤动,指节因用力而白。她身侧站着个戴青铜面具的将军,面具上铸着只展翅的海东青,正用契丹语急促下令,声音低沉如闷雷。

金兵见势不妙,吹响骨哨就要撤退。那骨哨声尖锐刺耳,像是小孩儿哭。青铜面具将军突然策马冲出,马鞍旁挂着对瓮金锤,锤头足有碗口大,锤柄缠着防滑的黑布。他马快如电,锤头掠过处,金兵脑袋如西瓜般爆裂,红的白的溅了一地!有个金兵举盾格挡,盾牌竟被锤砸得向内凹陷,连人带盾飞出去三丈远,撞在驿亭柱上,柱子都震得掉了块漆。

"是南京道都统耶律大石!"谢希大倒吸凉气,剑都差点脱手,"听说他十岁时就能徒手搏狼,左手拧断过三个西夏武士的脖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待尘埃落定,耶律秃朵从金兵尸上搜出块腰牌,铜质的,边缘磨得光滑,牌面阴刻着大宋枢密院的火漆印。西门庆接过细看,火漆是赭红色,印纹边缘有处月牙形的缺损——他记得清楚,去年枢密院新换的印模,就因为工匠失手磕了个缺口,当时还闹得沸沸扬扬,说是什么不祥之兆。

"好个借刀杀人。"他冷笑一声,把腰牌揣进怀里,"天祚帝既要全放归的体面,又要我性命,便故意泄露行踪引金兵截杀。若事成,既可嫁祸金国,又能卖大宋个人情;若事败,便让耶律公主的人出来收场,倒显得他宅心仁厚。"

耶律云水这时才悄然走近,红氅下露出半截缠着纱布的手腕,纱布是粗麻布,隐隐渗出血迹。她塞来个羊皮皮囊,皮囊上绣着只小狐狸:"过了雁门关,还有黄沙、黑水两处险隘。黄沙关守将是萧挞不野,黑水关是萧忽古,都是难缠角色。"她声音压得低,带着点喘,"里面有解毒丹和辽金边境的密道图,丹是雪山雪莲做的,遇毒会变紫。"

西门庆刚要道谢,忽闻号角声自北而来,呜呜咽咽,像哭丧。耶律大石面具后的眸子一凛,海东青的眼珠仿佛活了过来:"是陛下的皮室军!公主退!"

红氅隐入林间时,西门庆注意到她靴底沾着些黄褐粉末——那粉末他认得,是蛇盘岭火药的残渣,带着硝石的腥气。原来那日火药库爆炸,她也在场。

当夜宿在雁门驿馆,馆驿是土坯墙,墙角结着蛛网。西门庆借烛火细看密道图,羊皮被摩挲得亮,边缘用茜草汁画着极细的纹路,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污渍。他取过桌上的茶碗,倒了点水蘸湿纹路,字迹便显了出来,是契丹小字:"黄沙关守将萧挞不野,乃萧奉先妻弟,左臂有刺青,形如毒蛇。"

"果然如此。"王前凑过来,手里还攥着白日捡的箭杆,"白日那些金兵,箭囊里装的都是辽箭,箭杆上刻着山字,是萧挞不野部下的标记。"

忽听屋顶瓦片轻响,先是"嗒"的一声,像落了片叶子,接着是"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人在上面爬行。谢希大反应最快,"呼"地吹灭蜡烛,屋里顿时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就在这时,"嗖嗖嗖"三支毒镖钉在床柱上,镖头泛着蓝汪汪的光,是淬了见血封喉的鹤顶红。

西门庆抄起矮凳砸向房梁,"咚"的一声闷响,梁上传来痛哼,有个黑影破窗而出,带起的风卷着窗外的黄沙,迷了人眼。

"追!"西门庆刚跃上窗台,却见院墙上站着那青铜面具将军。月色从他身后照过来,面具的影子投在地上,像只巨大的鸟。耶律大石抛来具尸体,"啪"地摔在地上,正是方才的刺客,胸前还插着半截白翎箭,箭杆上刻着朵小小的莲花——是耶律云水的箭。

"萧挞不野派来的。"耶律大石声音像砂纸摩擦木头,"他养了三十个死士,都是当年萧奉先府上的家奴,个个练过缩骨功,能从狗洞钻进宅子。"他顿了顿,面具上的海东青在月光下闪着冷光,"明日过关时,莫饮守军递来的酒。那厮最喜在酒里下牵机引,中毒者手足抽搐如牵线木偶,七日后才断气。"说完纵身一跃,像只大鸟般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院墙上几片晃动的瓦。

西门庆翻检刺客衣物,从鞋垫里找出张当票,糙纸,边缘卷了角,上面盖着"黄沙渡杨记质库"的朱印,印泥是朱砂混了桐油,格外鲜红。更奇的是,刺客左臂内侧纹着个"杨"字,针脚细密,是用朱砂混着人血纹的——正是当年杨戬死士的标记!杨戬倒台后,他的死士死的死,逃的逃,没想到竟有混到辽国当差的。

次日过雁门关时,萧挞不野果然在箭楼设宴。这辽将生得豹头环眼,下巴上的胡茬像钢针,捧酒碗的手背青筋暴起,像爬着几条小蛇。他身后站着四个亲兵,个个腰悬短刀,刀鞘上镶着铜钉。"西门大人立下大功,末将敬你一碗!"他嗓门洪亮,震得箭楼的木梁都嗡嗡响。

酒液浑浊,碗底沉着几粒黑籽,像是罂粟籽。西门庆假意仰头,左手袖口悄悄掀起,袖中缝着个暗囊,囊口用细麻绳系着。他饮到一半,手腕微转,酒液便顺着袖口流进暗囊,打湿了里面的解毒丹,丹丸果然微微泛紫。萧挞不野见他饮尽,眼底闪过喜色,嘴角的胡茬都翘了起来,却不知谢希大早用障眼法调换了酒碗——方才萧挞不野转身敬酒时,谢希大袖口一甩,桌上两只一模一样的酒碗已换了位置,他这手功夫是跟汴京天桥的戏法艺人学的,快得让人看不清。

"将军可知黄沙渡杨记质库?"西门庆突然问,指尖轻轻敲着桌面,节奏正是当年杨戬府中死士的暗号。

萧挞不野手中酒碗"当啷"落地,摔得粉碎。他脸色瞬间煞白,豹眼瞪得滚圆:"你你怎知"

话音未落,这辽将突然七窍流血,血是黑紫色的,顺着眼角、鼻孔往下淌。他抽搐着栽倒,手指抠着地板,留下几道血痕,喉咙里出"嗬嗬"的声响——他喝了自己准备的毒酒!西门庆冷笑,昨夜那刺客臂上的"杨"字纹身,与当年杨戬府上死士如出一辙。萧挞不野定是杨戬旧部,借萧奉先案混入辽军,此番是替旧主报仇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过了雁门关,地势渐低,黄沙混着雪粒子打得人脸生疼,像是被无数小刀子割。西门庆正查看密道图,忽闻前方传来女子哭喊声,声音凄厉,像寒风刮过破锣。

黄沙渡口的木桥上,三个辽兵正拽着个素衣妇人往马上捆。那妇人髻散乱,插着根银簪,簪头已断了半只,却掩不住通身气度——即便衣衫褴褛,站着的姿势也如青松。她挣扎间露出腕上金镶玉的镯子,玉是暖白色的,镶着的金边上刻着缠枝莲,莲心还嵌着颗小红珠——竟是当年西门庆在汴京晋见杨戬时赠予杨夫人的定情物!那年杨夫人刚嫁黄都监为二妻,西门庆从李从龙手中救得其命,护送进京攀附童贯,只为获得团营文书。在京都逗留,贩马被骗,杨夫人千金资助,西门庆感念恩情,解下自己祖传的镯子相赠,还笑说"玉能养人,金能镇邪"。

"住手!"西门庆马鞭一甩,鞭梢如灵蛇,卷住为辽兵手腕。那兵吃痛松手,"哎哟"一声,手腕上立刻起了道红痕。妇人跌跌撞撞扑到马前,仰起脸时,虽多了风霜痕迹,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黄沙,分明就是杨夫人!

"庆郎"她喉头滚动,泪水冲开脸上尘土,露出两道白痕,"自杨府抄没,我被卖为奴,辗转流落至此"

原来杨戬倒台后,杨夫人丈夫黄都监被杀,三族人尽数牵连,配边关。她因貌美被辽将看中,卖到辽国,先在萧奉先府中做浣衣妇,后又被转卖,一路受尽屈辱。今日她趁着看守不备,跑到黄沙渡想投河自尽,却被巡边辽兵现。

西门庆见她衣领下伤痕交错,新伤是青紫色的,旧伤是淡白色的,层层叠叠,显是吃尽苦头。忽想起当年在杨府后园,她执红牙板唱"雨打梨花深闭门"的光景——那时她穿着月白襦裙,袖口绣着梨花,唱到"忘了青春,误了青春"时,眼波流转,扫过他时带着点羞赧。如今红牙板怕是早没了,只剩满身伤痕。心头一酸,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带上车。"他脱下大氅裹住杨夫人,大氅上还留着他的体温,带着淡淡的松烟香。转头对辽兵道,"这妇人本是我大宋子民,本官要带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