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重生之清河公主太彪悍 > 第172章 禅师夜袭施妙策 青萝登州抗倭寇(第1页)

第172章 禅师夜袭施妙策 青萝登州抗倭寇(第1页)

诗曰:

昨朝芦荡挫金兵,今夕烽烟又起程。

粮道欲断施巧计,登州惊变待援兵。

且说潍州帅府之内,西门庆送走诸将,刚要在案前歇口气,那联络官又匆匆进来,手里攥着封染了墨痕的信纸,喘着粗气道:“大帅!登州急报!青萝夫人亲笔信,说倭人和黑莲教的贼子已经围了城,日夜攻打,城里兵少,快撑不住了!”

西门庆接过信纸,就着烛火一看,只见上面字迹潦草,还沾着几点暗红的痕迹,想来是李青萝在城头匆忙写就。信里说倭人约莫有两千余众,个个手持长刀,悍不畏死;黑莲教的贼子更邪性,不仅会放迷烟,还带着些穿黑袍的法师,在城下念咒跳神,搅得人心惶惶。登州原本只有两千余人守军,连日厮杀下来,已折损了一半;朱天雄水师也损失大半,船只尽失,已退入城中;所有兵力不足一千五百人,如今只能靠百姓帮忙守城,再无援兵,城破只在旦夕。

西门庆看罢,眉头拧成个疙瘩,连忙唤人通知白仁兴来,把信纸往案上一拍,道:“这厮们倒会趁火打劫!完颜烈还没搞定,又来倭人和黑莲教的杂碎!”一旁的白仁兴忙道:“大帅,登州乃海防要地,若被倭人占了,他们便能从海上源源不断地袭扰咱们山东各地,后果不堪设想!只是眼下潍州这边,完颜烈还在城外扎营,咱们若分兵去救登州,怕这边兵力不足啊!”

白仁兴踱了几步,手指叩着案角,沉声道:“登州不能丢!那里是咱们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万不得已,还可入海登岛。岂能眼睁睁看着落入倭人手里?断了我们后路!”

西门庆冷静片刻思索道:“这样,芦里漂、水生子刚打完芦苇荡,士气正盛,让他率一千精锐,与董小平漕帮兄弟三百多人一道,由董小平领头,芦里漂为副手,水生子为前锋,明日天不亮就动身,走海路去登州——蓬莱港离登州近,坐船比陆路快,还能避开金兵的眼线。潍州这边,有我们顶着,完颜烈一时半会儿攻不进来。”

白仁兴点头道:“大帅想得周全!只是海路需借渔民的船,俺这就去联络潍州港的船老大,让他们准备好船只,明日一早便能出。”西门庆道:“快去!顺便传俺的令,让他们今夜好生歇息,明日带足干粮和箭矢,务必星夜赶到登州!”白仁兴应声而去,帅府内又恢复了片刻的宁静,只是这宁静之下,却藏着两线烽火的焦灼。

却说另一边,法明禅师领了五百义军,趁着夜色,往落马坡金兵粮草营而去。这夜月色昏暗,只有几颗疏星挂在天上,风里带着些凉意,吹得路边的茅草沙沙作响。法明禅师穿着一身灰布僧袍,手里提着禅杖,脚步轻快,丝毫不见老态。他身边的义军士兵,个个都把兵器藏在衣下,脚步放得极轻,生怕惊动了沿途的金兵哨探。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远便望见金兵粮草营的灯火,像鬼火似的散在落马坡后。那粮草营四周扎着木栅栏,上面挂着灯笼,每隔几步就有一个金兵站岗,手里拿着长矛,时不时咳嗽几声,或是低声交谈几句。法明禅师示意众人停下,躲在路边的土坡后,仔细观察着营内的动静。

“禅师,你看那营门,守得倒严实,还有两队巡逻兵在营外绕圈呢!”一个贴身徒弟凑过来,低声道。法明禅师点点头,道:“嗯,完颜烈倒也不算糊涂,知道粮草是命脉,守得紧。只是他忘了,越是紧守,越容易慌神。咱们不用硬闯,用个疑兵计便是。”

说着,法明禅师叫过两个机灵的士兵,吩咐道:“你二人带二十人,往粮草营东边二里地去,点起三堆篝火,再用树枝敲打锣鼓,装作要劫营的样子,把金兵的注意力引过去。”又转头对徒弟道:“你带三十人,往西边去,放些烟花炮仗,再喊口号,就说‘义军劫粮来了’,让他们以为咱们是主力。”

两人领命而去,不多时,东边便亮起三堆火光,锣鼓声“咚咚”地响起来,还夹杂着士兵的呐喊声;西边也传来“砰砰”的炮仗声,喊杀声此起彼伏。粮草营里的金兵果然慌了,营门大开,一队队金兵涌出来,往东西两边跑去,营内只剩下少数看守粮草的士兵。

法明禅师见状,低喝一声:“随俺来!”五百义军如猛虎下山,直冲粮草营。营门口的几个金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禅杖打翻在地。义军士兵们冲进营内,见了粮草堆就扔火把,“呼”的一声,干燥的粮草顿时燃起大火,浓烟滚滚,直冲云霄。

“不好!有敌袭!”营内的金兵大喊起来,纷纷拿起兵器反抗。法明禅师禅杖一挥,“铛”的一声,打飞一个金兵的弯刀,又一脚把那金兵踹倒在地。徒弟和那二十个士兵也杀了回来,与营内的金兵厮杀起来。火光之下,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却说耶律达正在自己的右寨歇息,忽闻粮草营方向起火,还传来喊杀声,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连忙披甲提刀,率一千契丹兵往粮草营赶去。刚到营门口,就见几个义军士兵正扛着一袋粮食往外跑,耶律达大喝一声:“留下粮食!”挥刀就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个义军士兵转身迎战,却不是耶律达的对手,没几招就被砍中肩膀,粮食袋掉在地上。耶律达正要上前,忽听身后有人喊道:“耶律将军,休得伤我弟兄!”正是法明禅师。法明禅师禅杖一挑,挡住耶律达的刀,沉声道:“耶律达,你本是契丹人,金人灭了你的国,还助纣为虐,帮金兵欺压汉人?若你肯降,俺们义军定不亏待你!”

耶律达冷笑一声:“休得胡言!俺既已归顺大金,便不会再叛!今日定要拿了你,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说着挥刀又砍。法明禅师无奈,只得举杖相迎。两人你来我往,战了二十余合,耶律达渐渐力不从心——他本就不愿为金兵卖命,刚才又跑了一路,力气已耗了大半。

法明禅师看出他的心思,道:“耶律将军,你看粮草已烧,金兵失了补给,必败无疑!你若再执迷不悟,只会白白送命!”耶律达心里一动,却还是咬牙道:“休得蛊惑俺!”正说着,忽听远处传来马蹄声,原来是完颜烈听闻粮草营被袭,亲自率人赶来了。

法明禅师暗道不好,道:“耶律将军,你好自为之!俺们走!”说着招呼义军士兵,扛起几袋没烧着的粮食,转身急走。耶律达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赶来的完颜烈,手里的刀垂了下来,心里五味杂陈。

完颜烈赶到粮草营,见粮草烧了大半,只剩下几堆灰烬,气得哇哇大叫,指着耶律达骂道:“你这厮!为何不早点赶来?若不是你磨蹭,粮草怎会被烧?”耶律达低着头,不敢反驳——他知道,完颜烈正在气头上,此时辩解只会更糟。

完颜烈骂了半晌,才喘着粗气下令:“传俺的令,明日一早,全力攻打潍州城!就算拼了这五千金兵,也要拿下潍州,活捉西门庆!”金兵们个个面带惧色,却不敢违抗,只得齐声应道:“遵令!”

且说张虎、张彪兄弟俩,领了西门庆的令,率三百义军,往济南方向而去,准备拦截金兵的运粮队。这一路皆是官道,两旁的麦子刚冒芽,绿油油的一片,只是偶尔能看到几间被金兵烧过的茅草屋,断壁残垣,触目惊心。

“哥,你说这运粮队啥时候能到?咱们都走了大半天了,连个金兵的影子都没见着。”张彪骑在马上,有些不耐烦地问道。张虎勒住马,看了看天色,道:“别急,西门将军说金兵每三天运一次粮,昨天刚运过,今日应该会有一队补运的。前面有个叫落马桥的地方,桥面窄,只能过一辆马车,是运粮队的必经之路,咱们就在那里埋伏。”

张彪点头道:“好!听哥的!”兄弟俩率三百义军,绕到落马桥附近的山林里埋伏起来。这落马桥是座木桥,桥面只有丈许宽,下面是湍急的河水。义军士兵们藏在树林里,手里拿着弓箭和大刀,眼睛紧紧盯着桥的另一头。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远处传来“轱辘轱辘”的马车声,还夹杂着金兵的吆喝声。张虎精神一振,道:“来了!都准备好!等他们过了桥,就断他们的后路!”义军士兵们纷纷拉满弓箭,屏住呼吸。

只见一队金兵押着十辆马车,慢慢走了过来。为的是个金兵校尉,身材魁梧,手里拿着一把大刀,嘴里骂骂咧咧的,似乎对这趟差事很不满。马车里装满了粮食,用粗布盖着,沉甸甸的。金兵们簇拥着马车,慢慢走上落马桥。

等最后一辆马车刚过桥面,张虎大喝一声:“放箭!”三百支弓箭如雨点般射向金兵。金兵们毫无防备,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此起彼伏。那校尉反应快,挥刀挡开几支箭,大喊道:“有埋伏!快反击!”

张虎和张彪跳下马,挥刀冲了上去。张虎一刀砍向校尉,校尉举刀相迎,“铛”的一声,火花四溅。张彪则率着士兵们冲向其他金兵,刀光剑影之下,金兵们节节败退。

就在这时,忽听身后传来一阵怪笑:“哈哈哈!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张虎回头一看,只见一群穿着黑袍的人从树林里钻了出来,手里拿着弯刀,脸上带着诡异的笑容。为的是个瘦高个,脸上画着黑莲图案,正是黑莲教的头目,人称“黑莲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