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礼,翻开要讲的书,云清寒头回给人当起老师来。
“奴婢今天先讲两个佛家典故。”
一是韦陀与昙花仙,二是目连尊者救母。
相传昙花是花神,每天开花,四季灿烂。后来爱上了为她锄草的小伙,事情败露之后罚其一年只能开一瞬,并将小伙抹去记忆后改名驱离。
昙花神旧情难忘,打听到每年暮春时节,曾经的恋人会上山为采茶为佛祖煎茶,就选在那个时节开花,希望能够让恋人记起他们之间的一切。
可惜,无数年头过去,花开了无数次,人也经过了无数次,那个人始终没有想起来。
后来,有叫聿明氏的人出现,不忍心见花神如此哀伤,出手相助。
聿明氏圆寂后灵魂出窍带着花神去了佛国,也让韦陀终于想起前尘往事来,求得佛祖准允了结这段因果。
花神得偿所愿,因果了结后开启新的生活,韦陀最后也回归佛前继续修行。
而聿明氏因为此事违反天条,被罚永生灵魂漂泊,不能入佛国亦不得成仙,终受天罚永无轮回。
所以:缘起缘灭缘终尽,花开花落花归尘。
“那花仙最后和韦陀在一起了吗?”沈文娟听得如醉如痴。
谁知道呢,故事里的人而已,哪有什么最终结局,不过都是看编故事的人怎么写了。
“奴婢不知,也许在一起,也许不在。不过在与不在,都是他们的缘分。”云清寒咽了口口水,她也不是编这个故事的人啊,“下面是‘目连救母’。”
青提夫人家中巨富却吝啬贪婪,趁其子外出修行时天天宰杀牲畜,从不修善。由此,夫人死后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
其子目连以神通到达饿鬼道见到母亲身受苦楚,寻来食物供奉母亲却见食物入口尽皆化为木炭,方知原来是要其母受饿鬼之苦。
目连不忍,向佛陀求救,得指引在七月十五以百味饮食供养僧众,借僧众之力度其母,目连依言而行,后其母脱离饿鬼道转生为畜生道,转生后以犬身听目连说法七天而亡,再次转生三十三天为天神。
“这个是教世人向善了。”二太太听得些感慨,她平日没事也拜佛,也有儿子,听了这个倒是生了几分同情心来。
“四妹,回头等太太去庙里的时候,你我多捐点香油吧,当是给孩子积福。”二太太坐久了腰酸,她问云清寒还有别的没,没有她就走了,她最近不太愿意待在自己院子里。
云清寒:“今天是没有了。”
什么叫今天没有了?
“意思明天还有?”沈四小姐来了兴致,她还处在爱听故事的年纪,“明天讲什么?”
云清寒揣摩不出主子的意思,“奴婢也不知道啊,等下回去请了老爷或太太的示下,要是明天还要讲,奴婢让人过来和三位太太说。”
行,这样也行,让她现在走就行。
“那我们先走了。”二太太示意贴身的妈妈去做些什么,自己拉着四太太就走,连带着四小姐也跟后头走了。
三太太有些魂不守舍的样子,见人走了她也站起来往屋里走,伺候的人连忙上去扶着,被她拒绝了。
“你送她们出去吧。”三太太有气无力的,“我回去躺躺。”
仔细看看,三太太是精神不济的模样,应该这两天没睡好,但是下脚稳当,应该是没什么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