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华山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15章 春市偶遇三美妇(第3页)

第15章 春市偶遇三美妇(第3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里八乡来镇上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人群开始向东涌动,一打听才知道,那里进山的大道旁要摆戏台演出了。

耐不住凑热闹的心思,我们也随着人群跟了过去。

华山脚下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石台废庙,弃之不用就成了天然的演出场地,镇上凡是有什么大的活动,或者是庙会都会选在此地举行。

戏台前已经人山人海围满了人,这是周至秦腔班子在风雷镇进行的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演出。

秦腔是陕西的第一大剧种,各地的秦腔戏班遂当之无愧地成为陕西文化艺术建设重要的生力军,不遗余力地推动秦腔发展,是秦腔戏班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秦腔团所创演剧目中的音乐唱腔,阳刚壮美,写意抒情。

既有慷慨激昂、粗犷豪放的气魄,又有轻松明快、缠绵悱恻的特点,具有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令观众津津乐道,百听不厌。

其中许多唱段已成经典,被戏迷群众广为传唱。

周至秦腔班子在陕南的名气很大,几乎家喻户晓,人群中有说他们是教堂里的外国人请来的,说是为了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他们教会甘愿为本地百姓做一些贡献,所以出了不少钱请到了名角。

这山上有教堂,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因为印象中,大城市里比较常见,基督教在中国是伴随中华殖民地化进来的,通常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像北平和天津就有不少比较大的教堂。

林悦悦对华山的了解至是比我多,看我带着疑惑的笑容,她确实说山上有一座教堂,而且主教的大牧师是个荷兰人。

因为华山接待的不只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所以外国游客都喜欢去那里,而且教堂也会给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们提供场地,用以举办比较隆重的婚礼,并从中收取丰厚的费用,所以教堂得以维持运营了有好几年了。

在林悦悦的指点下,原来教堂就在上山的主干道上,一个山脚下百米高的地方,确实有一座富丽堂皇的教堂。

那一群房子都是典型的西式建筑,处在正中的一栋房子比较高大,顶部有一块显眼的十字架……

秦腔戏班子只在镇上停留一天,明天就会转到汉中去演出,所以过来观看的人群很多。

他们今天表演的是穆桂英,只听锣鼓响起,台上穆桂英和杨宗保已经激战正酣,人们看得如醉如痴。

杨家将的事迹已经传唱了近千年,台上唱的正是杨宗保认识并迎娶穆桂英的故事。

只见那穆桂英的戏装在阳光下流光溢彩,头上的两根雉鸡翎使她那张粉脸俊秀英气,魅力无比。

名角是秦城县的朱玲儿,虽然唱戏的原因化妆遮住了真实的脸,但人群中都在说她长得漂亮,可能真实的一面确实也出彩。

所以引得那些前来看戏的人,汉子们要比女人多,即使不懂戏的大老粗,也要往前挤,只为一睹美人的风采。

我的目光却被另一道美景吸引了过去。

人们纷纷向前往戏台上看,而我却忍不住转头往后面看。

只见后面的高台上有一座凉亭,凉亭下摆了石台和石凳,石凳上并排坐着几位面容姣好的俏妇人。

只是不经意的往后一撇便发现了不对劲,首先闯入眼帘的那位是妈妈!?

不对,坐在她左边的那位才是我妈妈?

好像也不对。

怎么这两位妇人长的那么像,而且年纪、面容和气质看起来无一不像,她们活灵活现的就像是同一个人。

难道妈妈还有一个姐姐或者妹妹?

我想到了双胞胎,但以仅有的那点可怜记忆,实在想不起来我是不是还有个姨妈。

只有右边那位妇人我能分的清,张美玉,上次进县城我才睡过她。

还有那个叫做雨芳的丫鬟也在一旁,但是我却没有见到高小姐。

“别看了,那几位可都是有夫之妇,你再看也没机会了。”林悦悦发现了我的举动,不是正面在认真看戏,而是吊儿郎当的不时扭头打量着身后不远处的美妇人,嘴里还讥讽道,“人家孩子都快和你一般大了,真不知道三四十岁的老女人还有什么好看的。”

她说话的声音有点不客气,就像是气愤不过一样,而且字里行间尖酸刻薄,好像在挖苦那几位美妇人很老了。

从年龄上来说,她们确实都是三十多岁的女人了,可要说她们老就有点冤枉了,瞧她们哪一个不是依然水灵灵的,而且各个都有着如花似玉的脸蛋,是不可多得的拥有成熟气质的美人。

林悦悦的反常引起了我的好奇,我想到了李晓露曾说过的话,说林悦悦对我有意思,我起初还不大相信,但现在想一想,好像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为她刚才的话明显酸味很浓,还充满了嫉妒。

联想到她会跟着我一同下山,以及之前的种种,我开始越来越觉得这姑娘,说不定就是看上我了。

毕竟不论是手段,还是样貌,我自信都不差。

“这你就不懂了,女人四十,风情万种。岁月的红尘锁不住她们的魅力,虽然美貌会随着年华淡去,然而那举手投足间的风华却是令人弥久不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