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开元大衍历经 > 第15章 绝情帝王家被放弃的赵玮(第3页)

第15章 绝情帝王家被放弃的赵玮(第3页)

雍王脸色一白,急忙躬身辩解:“父皇,沈砚抗旨不遵,私藏罪臣,实乃藐视皇权……”

“藐视皇权?”赵珩冷笑一声,打断他的话,“他刚帮朕稳住靖安郡,免除了一场兵祸,这就是你们说的藐视皇权?朕看你们是怕沈砚势力壮大,影响你们争储吧!”

他目光扫过众皇子,眼神冰冷:“沈砚手握靖安郡军政,李奎的步军骁勇善战,真把他逼急了,他倒向任何一位皇子,或者干脆自立,都是麻烦!赵玮现在就是条没人要的狗,沈砚愿意养,就让他养着,总比逼得沈砚反了,或者让他把赵玮送回来,给你们添个‘诛杀兄弟’的罪名强!”

贤王赵玥忍不住抬头:“父皇,可沈砚抗旨……”

“抗旨又如何?”赵珩抬手呵斥,“朕要的是靖安郡安稳,是皇权稳固,不是纠结于一道放不放废子的圣旨!你们要是有本事,就去北疆立军功,去朝堂理政务,别天天盯着一个没用的兄弟和一个刚站稳脚跟的靖安王死缠烂打!”

众皇子被训得面红耳赤,纷纷低下头,没人敢再说话——他们没想到,父皇竟觉得赵玮的事如此无关紧要,更没想到自己的算计,在父皇眼里不过是可笑的内斗。

“都给朕滚回去!”赵珩怒喝一声,“再敢为这事联名上书,休怪朕不客气!”

众皇子如蒙大赦,躬身退出养心殿,殿外的阳光照在他们脸上,却个个神色难堪。雍王攥紧了拳头,眼底满是不甘——他精心策划的弹劾,竟被父皇如此轻易地驳回,还落了个“心胸狭隘”的评价。

养心殿内,赵珩重新拿起北疆的军报,嘴角勾起一抹冷漠的笑。沈砚留着赵玮也好,正好能牵制他,让他不敢轻易异动;而那群皇子,经此一训,也该安分些了。至于赵玮,死在靖安郡还是活在靖安郡,于他而言,不过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靖安郡的秋风卷着枯叶掠过步军营,正规士兵的营帐里飘出阵阵香气——今日是炖肉,肥瘦相间的肉块在锅里咕嘟作响,混着姜片的鲜气,飘得老远。赵玮缩在新兵营的角落,手里攥着一个硬邦邦的白面馒头,另一只碗里是清得能照见人影的杂粮粥,几粒糙米沉浮着,连点油花也没有。

这是他在新兵营的第三个月。沈砚给正规士兵的伙食确实周周不重样:周一有酱肘子,周二炖鸡汤,周三炒腊肉,周四焖排骨,周五蒸鱼,周六烧羊肉,周日还能喝上鲜美的骨汤,顿顿有荤有素,管够管饱。可新兵营不一样,每日三餐不是馒头配杂粮粥,就是杂粮粥配馒头,只有每月初一,才会每人分一小块带肥的肉,瘦得嚼不动,肥的腻得慌,却还是被新兵们抢着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刚开始,赵玮看着正规士兵碗里的肉,喉结忍不住滚动,想起宫里精致的御膳,难以下咽手里的馒头,常常吃两口就扔,结果被李奎现,罚他饿了两顿。饿到头晕眼花时,他才明白,在这里,能填饱肚子就已是幸事。后来,他渐渐学会了狼吞虎咽,硬馒头就着冷粥,三两口就能下肚,甚至会悄悄把省下来的馒头藏起来,夜里饿了偷偷啃。

蜕变是从双手开始的。昔日抚琴研墨的手,如今布满了厚茧,指关节处还有磨破后结的疤——搬粮草磨的,喂马蹭的,练长枪硌的。他不再像刚来时那样笨拙,扛着半人高的粮草能走得稳稳当当,马厩里的烈马被他喂熟了,见了他会主动凑过来蹭脸,再也不会喷他一脸马尿。操练时,他能跟着队列跑完十圈营地,长枪也能耍得有模有样,虽然比起老兵还差得远,却再也没人敢嘲笑他“皇子废物”。

心态也悄悄变了。他不再整日活在对京城的恐惧里,每日的心思只剩下“今天能多吃一个馒头”“操练别落后”“别被李奎罚”。有时看到正规士兵训练归来,说说笑笑地捧着肉碗,他也不再羡慕,只觉得自己现在这样挺好——至少能安稳活着,不用担惊受怕被人算计。

一次,营里来了一批新的粮草,需要连夜搬到仓库。老兵们偷懒耍滑,把最沉的几袋推给了新兵。赵玮二话不说,弯腰扛起衣袋,大步走向仓库,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军装,却没喊一声累。李奎恰好路过,看了他一眼,没说话,却在第二天的肉票放时,多给了他一小块瘦肉。

赵玮捏着那块温热的肉,心里五味杂陈。他没有立刻吃掉,而是找了个没人的地方,一点点撕着吃,肉香在嘴里散开,竟比宫里的御膳还要美味。他低头看着自己布满老茧的手,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六皇子了。在这里,他只是一个想活下去的小兵,靠自己的双手挣一口饭吃,靠咬牙坚持换一个安稳的明天。

秋风里,他站直身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朝着操练场走去。远处,正规士兵的欢笑声传来,而他的脚步,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定。

靖安王府的议事厅里,李奎一身黑甲,风尘仆仆地站在案前,手里捧着新兵训练的花名册,语气比往日多了几分可观:“世子,这三个月新兵训练已结束,整体成果不错,其中进步最明显的,是赵玮。”

沈砚正擦拭着腰间的长刀,闻言动作一顿,抬眼看向李奎:“哦?他倒是让你刮目相看了?”

“确实。”李奎点头,翻开花名册,指着其中一页,“刚来时他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还总偷偷抹泪,现在扛粮草、喂马、操练,样样不落下,十圈营地能跑下来不喘,长枪也能耍得有模有样。最难得的是,他肯吃苦,老兵欺负他也不抱怨,还主动帮着搬重物,上次连夜运粮草,他扛的是最沉的,没喊过一声累。”

李奎顿了顿,补充道:“虽还是比不上老兵,但比起同批新兵,已是佼佼者。而且他心态变了,不再提京城的事,每日就想着好好训练,混口饭吃。”

沈砚放下长刀,指尖摩挲着刀鞘上的纹路,眼底闪过一丝玩味:“倒是有趣。带我去新兵营看看。”

新兵营的操练场上,士兵们正两两对练,呐喊声此起彼伏。沈砚一眼就看到了赵玮——他穿着洗得白的军装,额头上满是汗水,正握着长枪和另一名新兵对打,动作虽不算精湛,却沉稳有力,眼神专注,完全没了刚来时的怯懦。

“赵玮。”沈砚开口,声音不大,却让赵玮浑身一僵,立刻收了枪,转身看向他,神色有些拘谨,双手下意识地背在身后,藏起了布满老茧的手掌。

“世子。”他低头喊道,语气恭敬,再没了半分皇子的架子。

沈砚走到他面前,上下打量着他,目光从他磨破的袖口扫到沾着泥土的靴子,最后落在他布满厚茧的手上:“李奎说你进步很大。”

赵玮脸颊微红,讷讷道:“都是李校尉教得好,弟兄们也多有包涵。”

“不用谦虚。”沈砚笑了笑,语气平和,“从皇子到小兵,能放下身段咬牙坚持,不容易。”他顿了顿,问道,“在这里待了三个月,觉得怎么样?比回京城强?”

提到京城,赵玮眼神暗了暗,随即用力点头:“强太多了。这里虽然苦,却安稳,不用怕被人算计,靠自己双手挣饭吃,踏实。”

沈砚看着他眼中的坚定,心里了然。他抬手拍了拍赵玮的肩膀:“好好干。李奎说你有潜力,以后跟着他多学些本事,在我这靖安郡,只要你安分守己,肯出力,就不会让你受委屈。”

赵玮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重重点头:“谢世子!我一定好好干,绝不给世子添麻烦!”

沈砚看着他挺直的脊梁,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秋风掠过操练场,卷起地上的尘土,赵玮站在原地,看着沈砚离去的背影,握紧了手中的长枪——他知道,这是他靠自己挣来的机会,他绝不会错过。

喜欢大衍启元请大家收藏:dududu大衍启元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