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开元大衍历经 > 第70章 整备点将全军出击(第2页)

第70章 整备点将全军出击(第2页)

李嵩按腰间马刀跨步,铁甲乌骓黑甲泛光,张恒牵乌云踏雪紧随。“末将在!”

“命你二人率三千重骑兵,随先锋之后推进,抵达望海城下后列阵城北炮台。待张清鸢探明薄弱处,便起冲锋,撕开城门缺口!”

李嵩沉声道:“末将领命!重骑兵定能破阵!”铁甲乌骓蹄踏地面,闷响如鼓,透着冲锋的底气。

“张清鸢!”

张清鸢提双手剑上前,月影雪骐银毛映着晨光。“我在。”

“命你带三十随从,随骑兵营潜入望海周边,确认城西水门与城北炮台的守军换岗时间、器械数量。重骑兵冲锋时,以哨声为号,指引他们攻向薄弱处!”

张清鸢点头:“放心,定精准传信!”月影雪骐轻甩鬃毛,似已做好隐蔽潜行的准备。

“楚昭雪!”

楚昭雪握凤鸣鎏金枪出列,凤鸣赤兔红鬃如焰,枪尖与马鬃红光交织。“我在!”

“命你率三千长枪兵,随重骑兵之后推进。待重骑兵撕开缺口,即刻率部冲入,以‘枪阵合围’守住缺口,不让守军反扑关门!”

楚昭雪挺枪行礼:“砚哥哥放心!长枪阵定守好通路!”凤鸣赤兔马轻扬,出细碎鸣声,与枪名相和。

沈砚提镋扫过全场,六万二千大军(六万五千总兵力减三千守城)皆昂挺胸,甲胄映着晨光如金色洪流。他声量再提:“诸将听令——先锋开路,重骑破阵,步兵护粮,各司其职!今日出征,不破望海,誓不回师!”

“不破望海,誓不回师!”

呐喊声震得战旗猎猎作响,周凯率先翻上银电青骢,赵玮也提亮银虎头枪跃上追风白马,骑兵营紧随其后,马蹄声如雷滚向远方;李嵩、楚昭雪、张清鸢相继上马,重骑兵、长枪兵、随从列阵跟进;周霆骑着踏雪老骥,与沈砚的赤焰火龙驹并行,周豹、周虎父子也率粮草队、护卫步兵跟上。点将场上,只剩周雄带着三千守城士兵肃立,望着大军远去的方向——靖安军的铁蹄,正朝着望海的方向疾驰而去,晨光里,满是破城的决心。

望海城的海风裹着咸腥气,吹得城楼“严”字战旗猎猎作响。城楼下的水军战船列成排,船舷的铜钉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严沧拄着柄长杆水军偃月刀立在城楼正中——刀身刻着细密的海水纹,刃口虽磨得亮,却仍能看出七十余场水战留下的浅痕。不多时,探马浑身是汗奔到城下:“将军!靖安军至十里外,骑兵开道,重骑压后,尘土都遮了半边天!”

严沧眯眼望向远方尘烟,指腹蹭过刀身海水纹,语气稳得没半点波澜。身后脚步声陆续响起:长子严启山握着柄长杆钩镰枪,枪尖带倒钩,一看便知是惯于港防的兵器;次子严启河腰间悬着环刀,刀鞘磨得光滑,手指还在鞘上无意识摩挲;三子严启海提着柄短柄斧,斧刃虽不宽,却透着能应急劈砍的利落。两个侄子也快步赶来,严峰攥着对分水刺,铁刺泛着水淬的冷光;严岳则持着把铁尺,尺身刻着刻度,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最后是刚及冠的孙子严望,双手捧着杆亮银长枪,枪尖刚开刃,少年人握枪的手紧得指节白,却仍努力挺直脊背。

“启山,去北港。”严沧先开口,目光扫过严启山的钩镰枪,“把港边的拦船桩再扎深些,战船列好阵,别让靖安军从水路绕后。”严启山提枪躬身,钩镰枪在石阶上轻点:“爹放心,北港绝不会出岔子。”说罢便往城下北港方向去,枪杆映着海风里的波光。

“启河,带巡逻队绕城走一圈。”严沧转向次子,视线落在他的环刀上,“看看城根下的暗渠、城垛的弩箭口,有松动的立刻补,别留了防御漏洞。”严启河按了按腰间环刀,应声:“儿子这就去,每处都查仔细。”转身时刀鞘轻撞甲片,脆响混着海风飘远。

“启海,去粮仓和军械库。”严沧看向三子的短柄斧,“清点粮草和守城器械,滚木、擂石按城门分好,缺的立刻补,别等战时手忙脚乱。”严启海掂了掂短柄斧,点头:“爹,我这就去盘库,保证补给跟得上。”提着斧便往城内补给区走,脚步轻快却不慌乱。

他又转向两个侄子:“严峰,去水军码头,把战船的锚链再紧一紧,水手都叫到岗位上,防备靖安军袭扰水门。”严峰攥紧分水刺,应声:“叔父放心,水军都在船上候着,一有动静就能应战。”“严岳,你去器械坊,检查水军的弩箭、炮药,有损坏的立刻修,别让器械掉了链子。”严岳持着铁尺点头:“侄儿这就去,每样器械都查三遍。”两人相继离去,分水刺的冷光、铁尺的刻度都消失在城楼拐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严沧看向身边的严望,目光落在他的亮银长枪上,语气软了些:“望儿,你刚及冠,今日便跟着我在城楼,看看怎么守城。握紧枪,真要是有敌兵爬城,就用枪尖挑他们下去。”严望用力点头,亮银长枪握得更紧,少年眼里虽有紧张,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爷爷放心,我不会给您丢脸!”

严沧抬手拍了拍他的肩,重新望向远方——尘烟已近得能看见靖安军的旗帜。他提了提长杆偃月刀,声音传遍城楼:“所有人听着!望海是咱们守了三十年的家,城在人在!今日死守,谁也不许退!”

城楼上的士兵齐声应和,声音盖过海风。严启山在北港扎紧了拦船桩,严启河在城根下补好了弩箭口,严峰在水军战船上整好了水手,严望握着亮银长枪站在爷爷身边——严家一家的身影,散落在望海城的各个角落,像一道道钉子,把死守的信念,牢牢钉在了这座守了三十年的城池上。而十里外的靖安军铁蹄,正步步逼近,一场硬仗,眼看就要打响。

靖安军阵列前的尘烟刚歇,周霆便提了湛金虎头枪,驱着踏雪老骥缓步出阵。老骥的白毛沾了些沿途的尘土,却仍步步沉稳,蹄子踏在旷野上,闷响一声比一声清晰,渐渐传到望海城下。城楼上的守军顿时屏息,连搬擂石的手都顿了——那杆虎头枪、那匹白毛马,还有马背上披旧甲的老将,看着竟有些眼熟。

严沧在城楼上眯起眼,握着长杆偃月刀的手猛地一紧,刀身海水纹在阳光下晃了晃。待看清来人,他喉结动了动,声音比刚才沉了几分:“是周老哥?”

周霆勒住马缰,踏雪老骥打了个响鼻,前蹄轻轻刨了刨地。他抬手按了按虎头枪的枪,枪上的铜铃没响,语气却裹着三十年的岁月:“严老弟,三十年没见,你倒还守着这望海。”风掀动他的旧甲,甲片接缝处的磨痕露出来,那是当年两人在大衍军营里,一起扛过刀光剑影的印记。

城楼上的严峰、严望等人都愣了——素来冷硬的叔父爷爷,竟叫对方“周老哥”,还提了“三十年”,显然是旧识。严望攥紧亮银长枪,悄悄抬眼打量城下的老将,只觉得那杆虎头枪透着股压人的劲,比自己的新枪沉了不知多少。

严沧扶着城楼栏杆,身子往前倾了倾,长杆偃月刀斜靠在砖上:“周老哥当年辞了军职,我还以为再难见着。怎么今日,倒跟着沈砚的兵来了?”他没提“敌”,只说“沈砚的兵”,语气里还留着几分旧情。

“我如今跟着沈世子,护的是云州百姓。”周霆提了提虎头枪,枪尖指向城楼,却没半分敌意,“严老弟,望海守了三十年,你也累了。沈世子说了,只要你开城,绝不伤城里百姓,也绝不亏待你严家上下。你若退,咱们还能像当年在军营里那样,喝一壶老酒吧?”

严沧沉默了片刻,指尖划过偃月刀上的旧痕——那是当年跟周霆并肩打蛮族时,被敌人的弯刀划的。可他转眼看向城内,隐约能听见百姓家的炊烟声,语气又硬了回来:“周老哥,我谢你念旧情。但望海是我守了三十年的城,城里数万百姓,我退了,他们怎么办?沈砚要破城,便先过我这把刀!”

周霆看着他眼底的坚定,知道劝不动了。他勒了勒马缰,踏雪老骥往后退了两步,虎头枪拄在地上:“好!那今日,咱们就按战场上的规矩来。只是严老弟,刀剑无眼,你我都护好自己,别让当年的情分,埋在这望海城下。”

严沧点头,声音里多了几分肃杀:“周老哥,战场上见真章,我不会让你。”说罢便抬手,对城楼下喊道:“弓箭手准备!再往前一步,便放箭!”

周霆不再多言,调转马头,踏雪老骥缓步回阵。靖安军阵列里的沈砚看他回来,微微颔——旧情已提,接下来,便只能凭实力破城了。城楼上的严沧握着偃月刀,目光重新变得冷硬,望向靖安军的阵列:“所有人戒备!靖安军若攻城,便死守到底!”

风又起,吹得两军的战旗都猎猎作响。一边是念旧情却守军令的老将,一边是守城池更守百姓的旧友,当年的并肩战友,如今隔着一道城墙对峙,望海的战事,终究还是要以刀枪相见的方式,拉开真正的序幕。

城楼上的严沧还在盯着城外靖安军阵列,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偃月刀的海水纹,没察觉城内的阴影里,已多了三十一道轻如鬼魅的身影。

张清鸢提着暗银双手剑,从城西一处废弃民宅的暗渠口钻出来——夜行衣沾了些潮湿的泥土,却丝毫不影响她的动作。身后的侍从们依次现身,每个人都握着柄短匕或无声弩,脚步轻得踩在青石板上没半点声响。方才严启河带着巡逻队走过这条巷口时,他们正贴在民宅的屋檐下,瓦片连晃动都没有,环刀的寒光擦着巷口掠过,竟没一人察觉头顶的异样。

“分三组。”张清鸢压低声音,指尖在掌心画了个简易地图,“一组跟我去城北炮台,看守军火药库的位置;二组去城西水门,查木桩的密度和守军换岗时间;三组留在巷口望风,遇巡逻队就用哨声示警,别硬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侍从们点头,没有半句多余的话。二组率先消失在巷尾,身影快得像融入夜色(虽仍是白昼,却在阴影里藏得严实);三组则贴着墙根蹲下,手里的无声弩已搭好箭,目光警惕地扫向巷口;张清鸢带着一组,踩着民宅的矮墙往前挪——瓦片在脚下没出半点脆响,她的暗银双手剑斜背在身后,剑鞘贴着脊背,连反光都被夜行衣的暗纹遮住。

城北炮台方向,严岳正拿着铁尺检查器械,守军们扛着炮弹往来,脚步声在炮台上回荡。张清鸢和侍从们趴在不远处的屋顶上,借着烟囱的遮挡,把炮台上的动静看得真切:火药库在炮台西侧,由两名士兵看守,每半个时辰换一次岗;青铜炮的炮口都对准城外,炮身下的木轮却有些松动——那是之前水战留下的旧伤,此刻倒成了城防的破绽。

一名侍从掏出炭笔,在油纸上游刃有余地画着炮台布局,连火药库的窗户位置都标得精准。张清鸢则盯着守军换岗的间隙,在心里默数:“换岗间隔三十分钟,交接时会有半柱香的空当……”

与此同时,城西水门的二组也传来回音——哨声轻得像鸟叫,张清鸢立刻会意:水门的木桩虽密,却在最北侧留了个供小船通行的缺口,守军换岗时会暂时撤去缺口的铁栏。

她抬手示意一组撤退,众人又贴着屋顶往回挪,路过一条主街时,正好遇上严启海带着人搬运擂石——短柄斧在阳光下晃了晃,严启海的脚步匆匆,竟没注意到头顶屋檐下,三十道身影正像影子般掠过。

回到巷口,三组侍从递来水囊,张清鸢喝了口,指尖在地图上圈出两个点:“城北炮台火药库旁的炮身有旧伤,城西水门北侧有缺口,这两处就是突破口。”她抬头望向城楼上的严沧——老将军还在盯着城外,根本想不到,他守了三十年的望海,已被三十个“影子”摸透了底细。

不多时,张清鸢便带着侍从们隐入更深的巷弄,只留下一张画满标记的油纸,正等着通过隐蔽渠道,送到城外沈砚的手中。而城楼上的严沧,仍握着那柄经历过七十余场水战的偃月刀,对城内的暗流涌动,一无所知。

沈砚在阵前勒住赤焰火龙驹,玄麟黑铁甲被日光镀上一层冷金,他抬手握住凤翅镏金镋的长柄,镋刃劈开风的瞬间,声线裹着战场的凛冽传遍全军:“攻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