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富士小说>开元大衍历经 > 第114章 兵临应天阙暴君赵瑜闭城死守(第3页)

第114章 兵临应天阙暴君赵瑜闭城死守(第3页)

太监连忙停下脚步,躬身听令。

“告诉他们!”赵瑜死死盯着他,语气冰冷刺骨,“沈砚反贼已破外城,马上就要攻内城了!谁要是敢推诿搪塞,谁要是敢私通叛军,朕不仅要杀他,还要抄他全家,扒他祖坟!让他们都给朕记好了,今日议事,谁也别想逃!”

“是……是!奴才这就去!”太监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冲出大殿,调集所有内侍分头去传旨。皇宫内外,急促的脚步声、传旨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往日的肃穆,只剩下浓重的恐慌。

赵瑜瘫在龙椅上,还在大口喘着气,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滴在龙袍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他抬手抹了把脸,试图平复心绪,可一想到沈砚那身玄麟黑铁甲、那匹赤焰火龙驹,还有震天雷炸开城墙的巨响,就忍不住浑身抖。

他知道,外城已破,三道内城是他最后的屏障,可沈砚的靖安军战力强悍,还有震天雷那样的“妖法利器”,仅凭内城禁军,未必能守住。可他不能输,更不能死——他是皇帝,是大衍的天子,哪怕拼到最后一兵一卒,哪怕让应天府血流成河,他也要守住这江山。

“柳国师要是还在就好了……”赵瑜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悔意。柳寂虽阴险毒辣,却总能为他出谋划策,可如今柳寂已死,朝堂上尽是他提拔的庸才,真正能办实事的肱骨大臣,早就被他诛杀殆尽。

半个时辰的时间转瞬即逝,紫宸殿内渐渐挤满了文武百官。他们大多衣衫不整,有的甚至连朝靴都没穿好,脸上满是惊慌失措的神色。显然,他们都已得知外城失守的消息,也清楚赵瑜此刻的残暴,没人敢迟到,更没人敢不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官分列两侧,低着头,大气不敢喘,连呼吸都压得极轻。殿内一片死寂,只有赵瑜粗重的喘息声,还有他无意识摩挲龙椅的声音,透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赵瑜缓缓站起身,虽然依旧脸色惨白,但眼中的恐慌已被疯狂的狠厉取代。他扫视着下方的百官,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沈砚反贼已破外城,兵临内城下,你们说,该怎么办?”

百官闻言,纷纷跪地磕头:“陛下英明,臣等愿听陛下调遣,誓死保卫内城,保卫皇宫!”可语气里的惶恐,谁都听得出来。

赵瑜冷笑一声,目光扫过他们:“誓死保卫?外城三万禁军,半个时辰就破了!你们现在跟朕说誓死保卫?朕要的不是空话,是办法!谁能为朕挡住沈砚?谁能为朕杀了那反贼?”

百官面面相觑,没人敢应声。沈砚的靖安军势如破竹,震天雷威力无穷,他们哪里有办法抵挡?

赵瑜见没人说话,怒火更盛,一脚踹翻身前的御案:“废物!都是废物!朕养你们这群饭桶,关键时刻一点用都没有!”

就在这时,一名老臣战战兢兢地出列:“陛下息怒,臣有一计……”

赵瑜眼中一亮,连忙道:“快说!有什么计?”

老臣躬身道:“内城三道城墙坚固,还有护城河环绕,沈砚虽破外城,但粮草补给未必能跟上。陛下可下令,加固三道内城的城防,多备滚石、热油、箭矢,同时封锁所有水道、街巷,让沈砚无粮可掠、无援可借。另外,可再派使者去联络周边藩王,许以重利,让他们派兵驰援……”

“藩王?”赵瑜打断他,眼中满是不屑,“那些藩王个个心怀鬼胎,巴不得朕早点死!他们怎么可能来驰援?”

老臣脸色一白,连忙磕头:“臣……臣愚钝……”

赵瑜一脚将他踹倒:“愚钝?朕看你是想找死!”

殿内百官吓得瑟瑟抖,再也没人敢说话。

赵瑜看着他们懦弱的模样,心中愈绝望,却也愈疯狂:“传朕旨意!第一道内城,由御林军统领率军死守,再调一万禁军增援,城墙上多架连弩、投石机,沈砚敢攻城,就往死里打!”

“第二道内城,由兵部尚书坐镇,封闭所有城门,只留一处水道供补给,严查出入人员,防止有奸细混入!”

“第三道内城,由锦衣卫指挥使统领,守住皇宫外围,凡有靠近者,格杀勿论!”

“另外,再派五千禁军,去外城街巷搜捕所有百姓,不管老弱妇孺,尽数押到第一道内城门外,继续堵路!沈砚敢攻,就踩着百姓的尸体攻!朕倒要看看,他这‘为民除害’的叛军,敢不敢手上沾满鲜血!”

“遵……遵令!”百官齐声应道,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

赵瑜看着他们,眼中满是狠厉:“都给朕记好了!守住内城,朕重重有赏;若是丢了内城,朕让你们所有人,都给朕陪葬!”

百官再次跪地磕头:“臣等遵旨!誓死保卫内城!”

赵瑜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各自领命。百官如蒙大赦,纷纷起身,低着头快步退出大殿,脚步匆匆,生怕晚走一步就会遭殃。

殿内再次恢复死寂,赵瑜瘫坐回龙椅上,眼中的狠厉渐渐褪去,只剩下深深的恐慌。他知道,这些命令未必能挡住沈砚,但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他只能赌,赌沈砚真的不敢伤害百姓,赌内城的城墙足够坚固,赌自己能等到一丝生机。

可他不知道,外城的沈砚,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不仅在探查内城布防,还在悄悄解救百姓,更在为攻破三道内城做着万全准备。一场围绕着内城、百姓与江山的终极对决,已箭在弦上。

夜色如墨,应天外城的街巷里,除了靖安军巡逻的脚步声,只剩下零星的呜咽与蝉鸣。楚昭雪带着十名斥候小队成员,身着夜行衣,借着房屋阴影的掩护,如鬼魅般穿梭在街巷深处——他们的目标,是悄悄解救被禁军逼在第一道内城门外的百姓。

“队长,前面就是禁军看守的西角缺口,只有两名禁军值守。”一名斥候压低声音禀报,手指向百姓人墙西侧的一处盲区。那里因靠近废弃的宅院,光线昏暗,两名禁军正靠在墙角打盹,手中的刀枪随意斜倚,警惕性极低。

楚昭雪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她示意两名斥候绕到禁军身后,自己则握紧腰间匕,借着一阵夜风的掩护,悄然靠近。两名斥候默契地同时出手,用浸了迷药的帕子捂住禁军口鼻,不过片刻,两人便软倒在地,被拖进废弃宅院隐藏起来。

“动作快,小声点!”楚昭雪低声下令,斥候们立刻上前,对着人墙边缘的百姓打了个约定好的暗号——三短一长的口哨声。

人墙边缘,一名抱着孩子的妇人听到暗号,浑身一震,正是白日里悄悄与斥候接过头的百姓。她小心翼翼地推了推身旁的老人,低声道:“是靖安军的恩人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名百姓立刻会意,趁着夜色和其他禁军的疏忽,悄悄挪动脚步,往西角缺口靠近。孩子们被母亲捂住嘴,不敢出一丝声音,只有眼睛里闪烁着求生的光芒。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便有三十余名老弱妇孺被成功解救出来。

“跟我们走,别出声!”楚昭雪压低声音,带着百姓们沿着阴影处往外城大营方向移动。沿途遇到靖安军巡逻队,只需出示暗号,便被顺利放行。

外城大营内,早已搭建好数十顶临时庇护所,篝火熊熊燃烧,驱散了夜色的寒凉。苏凝雪正指挥着辅兵们分物资,一辆辆后勤马车打开,里面装满了包装整齐的“仙家吃食”,看得百姓们目瞪口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