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秋收的时候有人打玉米主意,祁芸给南煜捎信,想让他派兵看着玉米地,现在洋芋和红薯都已经收回来了,在院子晾晒一天装在袋子和竹筐里放进事先挖好的地窖。
祁芸回来以后就加入了剥玉米皮的队伍里,铭川带着官兵来了之后把祁家几个人替换出来,把五千官兵分成两伙,两千人负责巡视,其他人分到几块玉米地里帮着剥玉米皮。
有了他们的加入,玉米很快就剥出来一半,再干几天赶在正式收割之前能把所有玉米皮剥完。
就在顾敏和祁远东商量着哪天收玉米的时候,新村那边又来了上百号人帮忙,五天后所有的玉米皮都剥完了,现在放眼望去,满地金黄,还站在玉米杆上的玉米棒大部分都有一尺长,今年丰收在望了!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松懈,这两万亩的玉米承载着琅越的希望,可不敢大意,铭川把士兵分成几组,看着玉米地。
祁家父女也不敢大意,祁远东去了玉米最多的那个山庄,祁芸和顾敏留在自家山庄。
就在他们决定收获玉米的前一晚,大批黑衣人闯进山庄,祁芸把顾敏送到暗道里,返回身带人举着火把冲到玉米地边。
那些人已经挥舞长剑和大刀在玉米地里疯狂砍砸,还有人举着火把放火,特别的嚣张。
祁芸找到侍卫首领,让他把人手分散开,把玉米地围起来,再叫人在四周举起火把照亮,山庄和侍卫不要下地,那些在地里的人只要露头一律射杀,出了事她担着。
她拿起弓对准离自己最近的人就是一箭,那个人闷哼一声倒在地上,侍卫学着祁芸的样子朝玉米杆晃动最厉害的地方射箭,还有人放出信号弹,相信援兵很快就会赶到。
那些黑衣人来的时候想的挺简单,放几把火将玉米烧了就完事了,没想到山庄的玉米都是用过尿素的,眼看着就要收庄稼了玉米杆和叶子还是绿的,根本点不着。
那就把这片地毁掉!黑衣人挥舞手里的刀一顿砍,玉米倒了一片又一片,但是他们这样在玉米地乱窜很容易成为箭靶子,无数支箭射向玉米地,吓的那些人不敢乱动了,半个时辰后南煜亲自带着御林军赶过来。
“现在开始收玉米,每两个御林军一组,一个举火把防御,一个割玉米,要把所有黑衣人抓住,不许有一个漏网之鱼。”南煜命令道。
“你在这边先看着,我去把我娘接出来,你自己要当心啊!”祁芸惦记身处暗道里的顾敏,和南煜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把顾敏接回地面母女俩又担心起祁远东来了,祁芸想上另外一个山庄看看,南煜告诉她冷鹰和冷豹带着一万人过去的,一定不会让祁远东受伤的。
男人们干活就是快,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已经割了一大片地了,还从地里找到几十个受箭伤的人,有些已经死了,有的伤在胳膊腿上,并没有生命危险。
南煜点了几个人,铭川卸掉他们的下巴,南煜准备亲自审问:“其余的愿意招供的就留下他们一条命,什么都不说的,带出山庄处理掉。带着十具尸体把他们犯的错写在牌子上挂在城楼上,这次的事不管谁是幕后主使,都必须严惩,哪怕是皇亲国戚也要诛三族!”
这些人居然把主意打到玉米上了,南煜特别气愤,祁芸想跟他一起去审问黑衣人,南煜搂着她轻轻拍了拍:“你回去看看祁婶,这边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
南煜打定主意非要找出幕后主使,别说抓到了活口,哪怕他们都是死的,南煜也要找出线索。这些人也太无法无天了,京城里谁不知道祁家人种的东西是献给国家的,他们也敢搞破坏打主意,真当皇上和自己不敢把他们怎么样呢,这回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后悔两个字怎么写。
天亮了以后祁远东从另一个山庄过来,得知媳妇和闺女安然无恙,转身去找南煜。
揪出幕后之人
经过一天的统计,这次一共损失玉米五千斤左右,有些玉米是被黑衣人用火把熏了,还有一些被砍坏了,有些倒在地上的玉米被碾碎或者踩在地里,因为这些玉米都是扒过皮的,已经很干了,地里随处都可以看到散落的玉米粒。
顾敏看到地里乱糟糟的样子流下眼泪,她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山庄,为了这些玉米能获得丰收,她和长工一起下地干活,手上和脸上不知道割了多少道伤口,眼看着就能收获了却出来这样的事情,她怎么可能不伤心啊!
祁芸坐在她身边把人揽在怀里,她也很难过,想做点事情怎么就这么难呢!
祁远东和南煜默默站在母女俩身后,他们心里也不好受,第二天南煜拿着收集来的证据上朝,并且在大殿上呈给皇上:“皇上这件事性质太恶劣了,玉米眼看这就收割了,并且祁家答应把所有玉米捐献给国家,照这样下去再有三年差不多就能达到全国范围内都可以种上玉米的程度。
这个时候居然出现一群丧心病狂的人搞破坏,祁夫人为了这些粮食在山庄吃住大半年,和长工还有佃户一起下地干活,为了多得到一些玉米顶着雨在地里一干就是好几天,站起来的时候需要人搀扶才能走路。他们一家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让更多的琅越百姓吃上饱饭,结果呢,不但没人领情,还差点和山庄一起被人烧了。
这件事的幕后主使必须严惩,即便对方是皇亲国戚,也要诛杀三族,不然的话不足以平民愤。”
皇上叹气,看完奏折后让人宣长公主驸马还有他的弟弟进宫,面对那些证据一开始长公主驸马拒不承认。